有些“眩暈”,醫生是治不了的

第十六章

有些“眩暈”,醫生是治不了的

這個“眩暈”,我治不了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釋義】

儘量使得自己達到虛寂的狀態,守持住清淨。萬物紛繁變化,我能夠看到它們的循環往復。萬物紛紜變化,都會回到自己原初的狀態。回到自己原初的狀態就是靜,就是迴歸原初的本性,迴歸本性是一種常態,熟知這種常態就是所謂的"明"。不知道這種常態,肆意妄為,就會面臨危險。知道常態就能包容,包容就能公平,公平就能無所不周普,無所不周普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通達"道"的狀態,只有"道"是長久的,終身不陷入兇險。

【延伸】

所有的事、物,無論變化多麼複雜、紛亂,甚至多麼漫長和隱微,終究有一天會靜下來。這種靜,有時意味著徹底的消亡,有時則孕育著新生的萌芽。

人、事、物紛亂複雜,如何處理?老子認為就是努力回到它們最原初、最本真的狀態,虛靜是這種狀態的特點。結合其他的章節來看,這種狀態應該是最和諧的,它裡面含有萬事萬物變化的苗頭和基因(生、死、發展等等各種未知情況的苗頭和基因),同時各種因素也處於自然而然的狀態,各得其宜,毫無人為的矯揉造作,隱忍未發。或許這就是"道"的狀態。

所以,無論現狀是何種狀態,無論成功與失敗,這種回到本源的心態和思維還是要有的。這是不斷的審視自己,反省自己,發現問題和出路。正如坐車時一直追逐並想看清每一個一閃而過的眼前景物會令人頭暈眼花一樣,深陷紛亂的事中、物中,目光短,只顧眼前,同樣也會令人眩暈。

有些“眩暈”,醫生是治不了的

一味看眼前的景物是模糊的,放眼望去,靜下來或許會發現不一樣的景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