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李林:一家3院士,父亲是院士,老公是院士,自己也是院士

物理学家李林:一家3院士,父亲是院士,老公是院士,自己也是院士

李林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竹子在还没有从土里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节一节的了,即使长到了凌云的高度也仍然保持着虚心谦卑的态度。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沉浸于学问里的人总是低调而又谦虚,每一个从他们口中说出的故事是那样的不过寻常,但是旁人看来却是非同一般、令人生畏。

诞生一个中科院院士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一个家庭里,父子同为中科院院士的是少之又少,更别提夫妇同为中科院院士了。在这样一个小概率事件里,有一个家庭,唯一的一个家庭,竟然有三个中科院院士,那就是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李林院士的一家。李林的父亲就是著名的地质学泰斗李四光,而她的丈夫则是我国生物化学界的权威科学家邹承鲁。

我是李林

李林于1923年出生于北京,当时父亲李四光正在北京大学担任教师,而她的母亲则是学习钢琴的北师大附中的老师

。在这个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家庭里,李林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四岁时就能够读书写字,五岁就开始学习了弹钢琴。

物理学家李林:一家3院士,父亲是院士,老公是院士,自己也是院士

李四光

除了文化方面的教育,李四光更是经常带着李林去爬山和野游,因此李四光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忠诚朴实的思想作风早早地就深深扎根在了李林的心中,她从小便立志要成为像爸爸一样的科学家,要为祖国的强盛贡献力量

1934年,十一岁的李林跟随去英国讲学的李四光一起在英国学习,和伦敦的小朋友们同堂上课,早早便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在英国学习了两年后的李林一回国便遇到抗战,无奈的一家人落脚在了广西桂林,在桂林生活的李林用超乎常人的毅力考入了广西大学机械系,毕业后便直接去了成都航空研究院工作,担任机械族的助理人员。

在成都航空研究院工作了两年之后,李林决定去更高一层次的地方深造,于是在李约瑟夫妇的介绍和帮助之下,李林争取到了英国文化协会的奖学金,再一次漂洋过海去了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金属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借此李林为自己开辟了以科学帮助祖国的阳光大道。

但是由于李林在国内学习的是机械工程,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基础都远远不及当时李林当时的导师考垂尔的要求,但是李林并没有放弃,还以《高纯铝的蠕变》这一篇论文通过了答辩,获得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冶金硕士学位。


物理学家李林:一家3院士,父亲是院士,老公是院士,自己也是院士

李四光

硕士学位的顺利完成之后,李林再一次获得了英国的金属协会奖学金,去了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电子显微镜和金相学。1950年,两年的时间,李林就顺利到了论文答辩的阶段,答辩第二天她便踏上了回国之路。同年的十月,李林就来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当时她才27岁。

开始为中国科学事业奔走的李林加入了我党,加入了中国的核事业,成为了坚持奔赴在前线的核事业工作者。为了自己的事业和满腔的爱国之前,李林甚至到了三十岁才和丈夫邹承鲁生了一个女儿,不继续生孩子的原因则是为了继续核事业,而有关核事业的工作都有很强的辐射,会对后代有影响,才杜绝了再生孩子的念头。

谦逊朴实的科学家作风下,是一个家庭的低调,是一个家庭的支持。

我的老公是邹承鲁

李林和邹承鲁是在英国留学时认识的,在物理和数学方面共同话题为他们之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直接在英国喜结连理,相爱一生。

对于他们二人来说,为国效力是自己将要一生奉献的事情,因此邹承鲁才会无条件的支持自己的夫人去做核事业工作。

物理学家李林:一家3院士,父亲是院士,老公是院士,自己也是院士

晚年的李林夫妇虽然早已从前线退下,但是还是在校园内带着博士生和研究生,两人常常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各忙各的互不打扰。

只有在休息时,李林才会和邹承鲁一起

打打太极、种种花、听听莫扎特。老夫妇二人都不喜欢休息,还喜欢埋怨对方只要一休息就生病。

致力于科学事业的邹承鲁在晚年时经常公开揭露学术造假的时间,因此得罪了不少的学校和教授,但是李林一直都坚定的站在邹承鲁的身边,陪他一起承受压力,因为两人都是爱说真话的朴实的科学家。突出的科学贡献,邹承鲁和李林同时获得了科学院院士的荣誉,和父亲李四光拥有同样等级的名号。

我的爸爸是院士

李四光在1948年时代表中国的地质学会去到英国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之后便留在了用过做地质考察的工作,还得以与同在英国留学的女儿团聚。对于当时李林因爱相遇的邹承鲁,李四光非常满意,亲自主持了1949年李林和邹承鲁的婚礼,亲眼见证了自己孩子的幸福婚姻的开始。

物理学家李林:一家3院士,父亲是院士,老公是院士,自己也是院士

邹承鲁

其实最开始李四光在李林要出国留学时建议女儿是学习弹性力学,但是由于秘书打字错误,李林阴差阳错的学习了塑性力学,也就开始涉足金属物理。即使是在遥远的英国,李四光也会从国内不间断地给女儿写信,鼓励着在异国他乡学习的李林,叫她“不要着急”。

物理学家李林:一家3院士,父亲是院士,老公是院士,自己也是院士

邹承鲁

如果要归因李林的科学院院士养成之路,那么必定要说李四光就是李林成长之路的铺路人,而邹承鲁则是李林一路上的扶持着,不断支持着李林。是一家人的相互扶持,才得以在现代世界的学术界里成为闻名又低调的学术家族,为现代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林一辈子的科学事业为了国家的需求曾三次更改方向,从钢铁事业转到原子能事业,又从原子能事业转到了超导材料事业,科学报国的精神和端正的科研态度,在这个浓厚的科学家庭里尽显无余,更是在李林这一届女科学家身上更加鲜活地表现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