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汗远交近攻,强大的和硕特部,是如何在罗卜藏丹津手里沉沦的

明朝后期其实已经失去了对青藏高原的管辖权,包括蒙古地区也已经蠢蠢欲动。固始汗便是在这期间逐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汗国和硕特汗国。

固始汗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世子孙,所以世代都是卫拉特盟主,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瓦剌人,当年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的,就是瓦剌人。

所以说固始汗的政治基础是很不错的,一出生就是领袖人物。可是他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固始汗远交近攻,强大的和硕特部,是如何在罗卜藏丹津手里沉沦的


01固始汗的创业历程。

  • 在准噶尔部的帮助下,固始汗在青海地区站稳脚跟。

1630年左右,准噶尔部和和硕特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事情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为了避其锋芒,和硕特部被分为了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跟着土尔扈特部向西到达了伏尔加河流域,也就是沙俄的地盘,后来到了乾隆年间,土尔扈特汗渥巴锡带领部族东归到达伊犁,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还有一个部分则跟随固始汗东进,到达了青藏高原地区,形成了青海蒙古的主体部分,也就是说固始汗原先是在青海地区混的。

在青海地区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一边是要跟沙俄打交道,一边是要跟准噶尔部落打交道,固始汗任重道远,他努力与准噶尔部处理好关系,利用准噶尔的力量,帮助自己在青海地区站稳了脚跟。

  • 攻入西藏,建立了和硕特汗国。

崇祯10年,也就是1637年,固始汗在青海立足以后,开始了自己宏图大业的计划。他将喀尔喀蒙古部却图汗杀害,收拢了他手下的4万多人马,彻底拥有了青海地区。

  1. 这还不是固始汗的最终目的,他的目的是占领整个青藏高原地区。为此他以黄教作为自己的信仰,开启了征伐西藏的历程。
  2. 公元1640年,也就是两年多以后,固始汗灭亡了康巴藏区的白利土司顿月多吉,占领了西康地区。
  3. 1641年,固始汗厉兵秣马,带兵进入西藏,于1642年攻入拉萨击败了藏巴汗,掌握了西藏地区的统治权。

此时的和硕特汗国所包括的势力范围,大概有青海、西藏、康区等地,是一个地盘非常广大的汗国。

固始汗远交近攻,强大的和硕特部,是如何在罗卜藏丹津手里沉沦的


  • 远交近攻,投靠后金。

固始汗不仅仅会打仗,他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在建立属于自己的帝国以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因为他明白,身边的对手始终都很强大,比如说屯军在北方新疆的准噶尔部,还有沙俄的力量虎视眈眈。而且西藏青海两地跨度太大,固始汗有顾此失彼的可能。

清初,有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之裔,号顾实汗,自西北侵有其地,遣使通贡。自分部众为左右二境。左境东自西宁边外栋科尔庙,西至嘉峪关边外洮赉河,南自西宁边外博罗充克克河北岸,北至凉州边外西喇塔拉。右境东自栋科尔庙,西至噶斯池,南自松潘边外漳腊岭,北至博罗充克克河南岸。---《清史稿》

为此固始汗为了巩固自己在汗国的统治地位,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早在1635年,他就已经向清廷示好,与之结成联盟关系。

当时清军尚未入关,在蒙古地区得到支持,他们自然也比较高兴。为此固始汗这才有了底气统一青海、西藏地区。

此后固始汗始终臣服于清廷的管辖之下,在公元1646年,也就是顺治三年,固始汗与清朝确立了主从关系,和硕特汗国正式成为了清朝的一部分,但是是由固始汗管辖。

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固始汗,真切地明白和硕特汗国能够存在下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此他只有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固始汗远交近攻,强大的和硕特部,是如何在罗卜藏丹津手里沉沦的


02和硕特汗国的灭亡。

清朝统治和硕特汗国,基本上已经是顺治康熙年间的惯例了。这个充满宗教意味的帝国,其实清廷也是不愿多加掺和。

不过新疆地区的准噶尔蒙古部落,却再次蠢蠢欲动。尤其是占领南疆以后,准噶尔部落的首领噶尔丹继承了哥哥僧格的汗位以后,公然与清朝决裂。

是岁,策妄阿喇布坦遣其将策凌敦多卜袭西藏,戕拉藏汗。---《清史稿》

但是僧格是有儿子的,他的长子策妄阿拉布坦见汗位被叔叔夺取了,心里自然不高兴。等到康熙皇帝西征的时候,策妄阿拉布坦索性就背叛了噶尔丹,与康熙联手,灭掉了噶尔丹。

为此策妄阿拉布坦正式成为了准噶尔大汗,这是得到康熙皇帝认可的汗王。但是他也是非常有野心的一位汗王,公元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带领大军翻过了昆仑山脉,攻入拉萨,斩杀了拉藏汗,灭亡了和硕特汗国。

作为固始汗的孙子,罗卜藏丹津心中百感交集,他当然是想要恢复汗国的,可是这一切来得并不那么容易。

固始汗远交近攻,强大的和硕特部,是如何在罗卜藏丹津手里沉沦的


03罗卜藏丹津妄图复国,却三次吃瘪,最终却未能如愿。

  • 第一次吃瘪:

罗卜藏丹津属于落魄的贵族,他本来就没有继承权,所以只能在青海地区成为蒙古部落的领袖,就算是称霸青海的梦想,康熙皇帝都没有让他实现。

早在公元1716年,为了分化青海蒙古内部力量,康熙皇帝先后将察罕丹津、达颜等人扶植了起来,与罗卜藏丹津共同管理青海蒙古部落。这等于就是瓜分了罗卜藏丹津在青海蒙古的股份。

  • 第二次吃瘪:

这件事罗卜藏丹津还没有报复,准噶尔汗国就带兵灭了和硕特汗国,为此康熙皇帝不得不收拾残局。1720年,已经是康熙59年了,这个时候他不可能亲征,只能在儿子中挑了一个能征善战的,代替他出征,平定准噶尔部落。

这个人选落在了康熙的第十四个儿子胤禵身上,当他带兵到达青海境内的时候,罗卜藏丹津向胤禵提出了一个要求,他希望等到平定西藏以后,以他的名义恢复和硕特汗国。

胤禵果断拒绝了罗卜藏丹津的要求,这是重整西藏最好的机会,康熙皇帝在胤禵临行前,肯定是有所交代的,所以胤禵才能做出这一决定。这又让罗卜藏丹津吃了一回瘪。

  • 第三次吃瘪:

不得不说,康熙的十四子胤禵的确是能征惯战的大将之材,若不是康熙皇帝去世了,胤禵的大军基本可以彻底击败策妄阿拉布坦的准噶尔大军。

等到平息了准噶尔部落策妄阿拉布坦在西藏的统治后,雍正皇帝并没有将西藏交给和硕特部,而且还扶植起了和硕特部的另外一位领袖察罕丹津,让他与罗卜藏丹津一起管理青海。这是第三次吃瘪,罗卜藏丹津再也无法忍受。

固始汗远交近攻,强大的和硕特部,是如何在罗卜藏丹津手里沉沦的


04起兵叛乱,罗卜藏丹津得到了策妄阿拉布坦的支持。

三次吃瘪之后,罗卜藏丹津终于忍无可忍,他认为自己好歹也是固始汗的后裔,没有理由混到这么惨的地步。

恰好被清军痛击过后的准噶尔部也向他提出了支援,最终在策妄阿拉布坦的帮助下,罗卜藏丹津选择公然叛乱。

罗卜藏丹津叛乱所选的时间非常好,刚好是康熙皇帝去世的时候,胤禵已经带大军回到了北京,雍正刚刚登基,还没工夫搭理他。

青海台吉罗卜藏丹津为顾实汗孙,纠诸台吉吹拉克诺木齐、阿尔布坦温布、藏巴札布等,劫亲王察罕丹津叛,掠青海诸部。上命羹尧进讨,谕抚远大将军延信及防边理饷诸大臣,四川、陕西、云南督、抚、提、镇,军事皆告羹尧。---《清史稿》

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罗卜藏丹津想要先团结所有蒙古部落,先建立一个强大的蒙古集团,再向清朝发起进攻。

但是其他蒙古部落好日子刚开始过起来,也都得到了清朝的册封,谁愿意跟着罗卜藏丹津混呢?所以没人买他的帐,不过也不敢惹他。

罗卜藏丹津一怒之下,开始先后狙击这些不肯屈服的人,尤其是左翼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和右翼亲王察罕丹津。

其余那些不肯反叛的首领们,也都遭到了罗卜藏丹津的袭击,不得不逃到了甘肃地区,等到清朝的支援。此时的罗卜藏丹津手握20万大军,声势浩大,已经有了独霸青海的实力。

固始汗远交近攻,强大的和硕特部,是如何在罗卜藏丹津手里沉沦的


05雍正先礼后兵,年羹尧成为抚远大将军。

雍正真的不想打仗,他本人也不懂怎么打仗。所以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派使臣前去青海,希望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一方面他命令陕甘总督年羹尧,开始总领前线军务,应对罗卜藏丹津。

三月,锺琪师复进次布尔哈屯。罗卜藏丹津所居地曰额母讷布隆吉,锺琪督兵直入,分兵北防柴旦木,断往噶斯道。罗卜藏丹津走乌兰穆和儿,复走柴旦木,师从之,获其母阿尔太哈屯及其戚属等,并男妇、牛羊、驼马无算。---《清史稿》

很显然谈判是没什么效果的,罗卜藏丹津的胃口太大,不仅要青海,还要西藏,甚至连西川北部也在他的攻击范围之内。所以他当然不会答应和谈,雍正也不会允许他如此放肆。

为此雍正将年羹尧提拔为抚远大将军,调集各路精兵强将前往西北平叛。年羹尧一到,那些原本受胁迫支持罗卜藏丹津的蒙古王公们,纷纷转而投靠到了年羹尧旗下。

针对这次平叛,清廷做出了三方面准备。

  1. 第一,防止罗卜藏丹津进入内地。年羹尧提前分兵驻扎在永昌隆吉河旁,这里是甘肃腹地,也是进入内地的必由之路。
  2. 第二,切断罗卜藏丹津入藏的通道。年羹尧分兵驻扎在巴塘、里塘、黄胜关等重要关隘,防止罗卜藏丹津跑进西藏地区,那就麻烦了。
  3. 第三,阻挡罗卜藏丹津与准噶尔部的联络。当时富宁安真驻守在吐鲁番地区,年羹尧奏请朝廷,让富宁安带兵守住吐鲁番和嘎斯泊地区,以防策妄阿拉布坦的人马南下支援。

这么一来,罗卜藏丹津一不能去内地,二不能去西藏,三不能与北方的准噶尔部合作,由此可见,年羹尧对罗卜藏丹津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

固始汗远交近攻,强大的和硕特部,是如何在罗卜藏丹津手里沉沦的


06战败逃亡,罗卜藏丹津自食恶果。

罗卜藏丹津看似实力雄厚,可是并没有多少底气和满清王朝相抗衡,毕竟人家的资源那么多,兵马又是源源不断向西北供应。而他本人这里却逃了差不多一半人马,只剩下了10万人左右。

  1. 为此在年羹尧的打击之下,罗卜藏丹津终于意识到了败局,索性就上书希望雍正皇帝原谅。这个时候再求饶已经晚了,雍正严词拒绝了罗卜藏丹津,他希望一战彻底平定该地区的麻烦。
  2. 在西宁战败以后,罗卜藏丹津逃到了柴达木河地区。这个时候清廷出现分歧,年羹尧认为,应该在四月份青草长出来以后,再分四路大军一起进攻的方案。而岳钟琪这边认为兵贵神速,出奇制胜,应该趁着春草还没长出来,打他个出其不意。
  3. 最终雍正采纳了岳钟琪的方案,清军分为三路,在雍正2年2月猛攻柴达木河地区。
    岳钟琪带领5000人马杀来的时候,罗卜藏丹津还没起床,结果被杀了个大败。

罗卜藏丹津本人也只能带着妻儿老小远遁准噶尔,投靠了策妄阿拉布坦。应该也是带了点人马逃过去了,否则准噶尔也不会给他任何容身之地。

此后他长期住在了新疆伊犁,直到准噶尔部在乾隆20年的时候,被清军平定以后,罗卜藏丹津这才选择了投降清廷。

总结: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导致和硕特部彻底沉沦。

顺治初年,和硕特部在固始汗的领导下,以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渐走向了强大,成为了称霸青海、西藏地区的庞大汗国,这是和硕特部的巅峰。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和硕特部先遭受了策妄阿拉布坦灭国的厄运,后又被康熙分化为多个领袖的统治。

到了雍正年间,罗卜藏丹津的反叛,彻底使得和硕特部失去了对青海地区的统治权。清廷将这里划分为青海蒙古29旗,直接由清廷负责管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