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在行动】塔林花来了个“老师书记”

毕科新


【驻村第一书记在行动】塔林花来了个“老师书记”

  曾经他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现在他在基层一线做扶贫工作。告别讲台,走进草原,成为一名牧区基层干部,他守一颗初心坚持着、奋斗着,他就是阿旗巴彦温都尔苏木塔林花嘎查第一书记布仁都愣。

【驻村第一书记在行动】塔林花来了个“老师书记”

  提起塔林花嘎查,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它的路途遥远,冬天里透骨的寒冷。青年教师布仁都愣自荐到塔林花这个阿旗最北边嘎查工作的时候,家人们满是担忧,但他的坚持最终获得了家人的支持。“我来塔林花不是一时冲动下的决定,而是要实实在在为当地群众做点事。所以我一来就下定决心要把自己当成嘎查里的人,把牧民当成自家人。”布仁都愣坚定地说。


从教师到第一书记


【驻村第一书记在行动】塔林花来了个“老师书记”

  2018年7月,布仁都愣被派驻塔林花嘎查担任第一书记。作为一名有着19年教龄的老教师,走下讲台,走进草原,成为一名牧区基层干部,面对的是角色转变,不变的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他说:“虽然我现在不站在讲台讲课了,但作为第一书记,教育引导党员、宣传方针政策是我的职责所在,这也是‘教育工作’。”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布仁都愣坚信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和发展,必须从人的思想改起。他到嘎查后,首先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采取多种方式虚心向优秀支部学习、看齐,把党员权利和义务、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各项制度、版面上墙,让全体党员随时“照镜子、正衣冠”;他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以制度规范政治生活,党员干部精神面貌大有改观;他发挥教学特长,把教学与党课相结合,力求用更生动的方式讲好党课。他积极开展“学习讲堂”宣讲,着重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增强了党员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逐步培树良好民风村风。


从做学生工作到做群众工作


【驻村第一书记在行动】塔林花来了个“老师书记”

  布仁都愣原本以为,第一书记换的是工作环境、工作对象,该怎么工作还怎么工作;如何对待学生,一样对待牧民就行了。然而,上任伊始,布仁都愣就被一个问题难住了,由于交通不便利,地处偏僻,嘎查里一直没有通电,生活条件非常落后。布仁都愣说:“咱们这远,通电有难度。”牧民们问道:“远,我们就不用电了?”一句话,惊醒了布仁都愣,他才明白基层工作要比学校教学工作复杂得多,他真正意识到了群众工作的不易。他下决心从解决村民用电问题做起,他多次积极和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到80万元资金,建设“风光互补”发电设施,为嘎查所有牧户解决了用电难题。“我们在第一时间看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盛况、看到了国家的强大,全嘎查的牧民感到无比激动。我们也从此告别了没有生活用电的历史。”塔林花嘎查书记乌力吉巴特尔说。


从破题解题到谋划发展


【驻村第一书记在行动】塔林花来了个“老师书记”

  布仁都愣说,嘎查发展就跟解题答卷一样,要有思路、有步骤。从一开始的一团乱麻到今天的思路清晰,他做了大量的调查了解等功课和工作。寻找让嘎查发展的路子,从什么地方入手呢?


  塔林花嘎查位于巴彦温都尔苏木北35公里处,交通不便,地处偏僻。全嘎查共有常住户43户139人,都是蒙古族。随着走访的深入,布仁都愣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依托塔林花丰美而富饶、纯净而无污染的原生态天然草原这一优势,发展肉牛养殖业,逐步壮大嘎查集体经济。经过一番考察后,布仁都愣和嘎查两委决定利用50万元村集体发展资金,引进33头肉牛,采用“零投入”养殖模式,以“牧民代养+嘎查收益”的方法发展集体经济,2019年为嘎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6万元。同时他还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北疆游牧文化多产业公司”捐款2万元,建设了爱心超市,实行所有牧户积分奖励机制,激发广大牧民的生产动力。

【驻村第一书记在行动】塔林花来了个“老师书记”

  “驻村工作快两年了,看着塔林花一天比一天好,我心里无比欣慰。扶贫就是一场考试,带领塔林花牧民过上好日子,我才能交卷。”对未来,布仁都愣眼神笃定、充满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