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諸子百家的典故

第一節 《論語》 中的典故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創 “語錄體”。《論語》的內容博大精深,語言經典,留下了大量的事典和語典。

1.“不亦樂乎”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學而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 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不亦樂乎”後來表示事態發展已到極度,兼有淋漓盡致之意。

2.“犯上作亂”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學而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級,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級,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犯上作亂”後指冒犯或違抗尊長、君上,悖逆後叛亂的行為。

3.“三省吾身“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學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 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三省吾身”後泛指認真反省自己的過失,常常用於表示自警自律。

4.“知命”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知命”後代稱50歲,知命之年也是指50歲。

5.“見義勇為”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為政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見義勇為”後指看到正義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又有見義必為、見義敢為。

6.“敏行”的典故

典故出於 《論語·里仁篇》:子曰: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敏行”後指勉力修身。

7.“朽木不可雕”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公冶長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壘的牆壁無法粉刷。對於宰予這個人,責備還有什麼用呢?”孔子說:“起初我對於人,是聽了他說的話便相信了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講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在宰予這裡我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

“朽木不可雕”後指無用之才,不堪造就。

8.“聞一知十”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公冶長篇》: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 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兩個相比,誰更好一些呢?”子貢回答說:“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是不如他呀,我和你一樣,都不如他。”

“聞一知十”後指聰明而善於類推。又有 “聞一知二”的表述。

9.“騂角”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雍也篇》: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不想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會捨棄它嗎?”

“騂角”後表示後輩峻拔遠勝於前輩。

10.“敏求”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述而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求得知識的人。”

“敏求”後指勉力以求。

11.“舉一反三”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述而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舉一反三”表示觸類旁通的意思,還有 “舉隅”“一舉三反”“一隅三反”“隅反”的表述。

12.“聞韶忘味”的典故

典故出於 《論語·述而篇》:子在齊聞 《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他說:“想不到《韶》樂的美達到了這樣迷人的地步。”

“聞韶忘味”形容音樂高妙,令人忘情。又有 “三月不知肉味”“三月忘味”“適齊忘味”“聽鹹韶”“忘味”“忘味三月”“聞韶忘肉“等表述。

13.“求仁得仁”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述而篇》: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為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求仁得仁”後指如願以償。

14.“坦蕩”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述而篇》: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坦蕩”後指胸襟開闊,心地純潔。

15.“三讓”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泰伯篇》: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讚他。”

“三讓”後指盛德。

16.“六尺之孤”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泰伯篇》: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說:“可以把年幼的孤兒託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政權託付給他,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而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是君子啊!”

“六尺之孤”後指未成年的孤兒,多指年幼的皇位繼承人。又有“六尺之託”的表述。

17.“秀而不實”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子罕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孔子說:“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揚花的情況是有的;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的情況也有。”

“秀而不實”的典故原來是孔子借來比喻顏回早死,後來指資質聰明而不幸早死,或才能出眾而功業不就。

18.“近悅遠來”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子路篇》: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葉公問孔子怎樣管理政事。孔子說:“使近處的人高興,使遠處的人來歸附。”

“近悅遠來”後指政治清明,遠近歸附,又有 “悅遠”“悅來”等表述。

19.“行果”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子路篇》:曰:“言必信,行必果,脛脛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行果”原指行事果斷,後用以指事功已就。

20.“攘羊”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子路篇》: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的家鄉有個正直的人,他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他告發了父親。”孔子說:“我家鄉的正直的人和你講的不一樣: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正直就在其中了。”

“攘羊”指出親人的過錯。又有 “攘羊告罪”“證父”“證羊”“證羊攘父”的表述。

21.“文子同升”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憲問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衛國的大臣。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說:“(他死後)可以給他‘文’的諡號了。”

“文子同升”後指家臣奴僕和主人同居官職。

22.“困學”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季氏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經過學習以後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再去學習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還不學習的人,這種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困學”本指有所不通才學習,後用以指刻苦學習。

23.“來者可追”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微子篇》: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從孔子的車旁走過,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運怎麼這麼衰弱呢?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執政者危乎其危!”

“來者可追”指以後的事上能補救。

24.“柳惠三黜”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微子篇》: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當典獄官,三次被罷免。有人說:“你不可以離開魯國嗎?”柳下惠說:“按正道侍奉君主,到哪裡不會被多次罷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侍奉君主,為什麼一定要離開本國呢?”

“柳惠三黜”後指因堅持直道而官場失意,屢遭挫折。又有“柳惠直言”“柳下官”“三黜”“三黜柳”等表述。

25.“必世”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子路篇》:子曰: “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孔子說: “如果有王者興起,也一定要30年才能實現仁政。”

“必世”後指30年。

26.“不知所措”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子路篇》: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子路(對孔子)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 “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 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麼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採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不知所措”後形容不知道該怎樣辦才好。

27.“簞瓢陋巷”的典故

典故出於《論語·雍也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簞瓢陋巷”後指生活簡樸、安貧樂道。又有 “簞瓢”“簞瓢樂”“簞瓢顏樂”等表述。

第二節 《孟子》 中的典故

《孟子》是“四書”之一。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為孟子、孟子弟子、再傳弟子的記錄。《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11篇,現存7篇14卷。總字數35000餘字,二百八十六章。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 《孟子》一書也留下了大量的典故。

1.“肥甘輕暖”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梁惠王上》: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 “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王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曰:“可得聞與?”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 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說:“大王的最大願望是什麼呢?可以講給我聽聽嗎?”齊宣王笑了笑,卻不說話。孟子便說:“是為了肥美的食物不夠吃嗎?是為了輕暖的衣服不夠穿嗎? 還是為了豔麗的色彩不夠看呢?是為了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嗎? 還是為了身邊伺候的人不夠使喚呢?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夠儘量給您提供,難道您還真是為了這些嗎?”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孟子說:“那麼,您的最大願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擴張國土,使秦、楚這些大國都來朝貢您,自己君臨中國,安撫四方落後的民族。不過,以您現在的做法來實現您現在的願望,就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宣王說:“竟然有這樣嚴重嗎?”孟子說:“恐怕比這還要嚴重呢。爬上樹去捉魚,雖然捉不到魚,卻也沒有什麼後患。以您現在的做法來實現您現在的願望,費盡心力去幹,一定會有災禍在後頭。”宣王說:“可以把道理說給我聽聽嗎?”孟子說:“假定鄒國和楚國打仗,大王認為哪一國會打勝呢?”宣王說:“當然是楚國勝。”孟子說:“顯然,小國的確不可以與大國為敵,人口很少的國家的確不可以與人口眾多的國家為敵,弱國的確不可以與強國為敵。中國的土地,方圓千里的共有9塊,齊國不過佔有其中一塊罷了。想用這一塊去征服其他塊,這跟鄒國和楚國打仗有什麼區別呢? 大王為什麼不回過來好好想一想,從根本上著手呢? 現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來做官,天下的農民都想到您的國家來種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旅行,天下痛恨本國國君的人都想到您這兒來控訴。果真做到了這些,還有誰能夠與您為敵呢?”

“肥甘輕暖”後指生活優裕。

2.“齊王捨牛”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梁惠王上》: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 ‘何可廢也? 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孟子說:“我曾經聽胡齕告訴過我一件事,說是大王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牽著牛從殿下走過,您看到了,便問:‘把牛牽到哪裡去?’牽牛的人回答:‘準備殺了取血祭鍾’。您便說:‘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害怕得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處死刑一樣。’牽牛的人問:‘那就不祭鍾了嗎?’您說:‘怎麼可以不祭鍾呢? 用羊來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宣王說:“是有這件事。”孟子說:“憑大王您有這樣的仁心就可以統一天下了。老百姓聽說這件事後都認為您是吝嗇,我卻知道您不是吝嗇,而是因為不忍心。”宣王說:“是,確實有的老百姓這樣認為。不過,我們齊國雖然不大,但我怎麼會吝嗇到捨不得一頭牛的程度呢?我實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判處死刑一樣,所以用羊來代替它。”孟子說:“大王也不要責怪老百姓認為您吝嗇。他們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裡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況,大王如果可憐它毫無罪過卻被宰殺,那牛和羊又有什麼區別呢?”宣王笑著說:“是啊,這一點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了。我的確不是吝嗇錢財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過,老百姓這樣認為,的確也有他們的道理啊。”

“齊王捨牛”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3.“出爾反爾”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梁惠王下》:鄒與魯哄。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凶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 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鄒國與魯國交戰。鄒穆公對孟子說:“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個,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而犧牲的。殺他們吧,殺不了那麼多;不殺他們吧,又實在恨他們眼睜睜地看著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到底怎麼辦才好呢?”孟子回答說:“災荒年歲,您的老百姓,年老體弱的棄屍于山溝,年輕力壯的四處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糧倉裡堆滿糧食,庫房裡裝滿財寶,官吏們卻從來不向您報告老百姓的情況,這是他們不關心老百姓並且還殘害老百姓的表現。曾子說:‘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現在就是老百姓報復他們的時候了。您不要歸罪於老百姓吧! 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會親近他們的領導人,肯為他們的長官而犧牲了。”

“出爾反爾”表示你如何對待人,人亦如何對待你。

4.“簞食壺漿”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梁惠王下》: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湯一徵,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徵,西夷怨;南面而徵,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徯我後,後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徵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繫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齊國人攻打燕國,佔領了它。一些諸侯國在謀劃著要來救助燕國。齊宣王說:“不少諸侯在謀劃著要來攻打我,該怎麼辦呢?”孟子回答說:“我聽說過,有憑藉著方圓七十里的國土就統一天下的,商湯就是。卻沒有聽說過擁有方圓千里的國土而害怕別國的。《尚書》說:‘商湯征伐,從葛國開始。’天下人都相信了。所以,當他向東方進軍時,西邊國家的老百姓便抱怨;當他向南方進軍時,北邊國家的老百姓便抱怨。都說:‘為什麼把我們放到後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盼烏雲和虹霓一樣。這是因為湯的征伐一點也不驚擾百姓,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種地的照常種地。誅殺那些暴虐的國君撫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下了及時雨一樣,老百姓非常高興。 《尚書》說:‘等待我們的王,他來了,我們也就復活了!’如今,燕國的國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的軍隊去征伐他,燕國的老百姓以為您是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所以用飯筐裝著飯,用酒壺盛著酒漿來歡迎您的軍隊。可您卻殺死他們的父兄,抓走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宗廟,搶走他們寶器,這怎麼能夠使他們容忍呢?天下各國本來就害怕齊國強大,現在齊國的土地又擴大了一倍,而且還不施行仁政,這就必然會激起天下各國興兵。大王您趕快發出命令,放回燕國老老小小的俘虜,停止搬運燕國的寶器,再和燕國的各界人士商議,為他們選立一位國君,然後從燕國撤回齊國的軍隊。這樣做,還可以來得及制止各國興兵。”

“簞食壺漿”後成為犒師擁軍的典故。又有 “簞食”“食簞壺漿”的表述。

5.“喬木”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見齊宣王曰:“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王無親臣矣,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

孟子拜見齊宣王,說:“我們平時所說一個國家歷史悠久,並不是指那個國家有高大的樹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勳的大臣。可大王您現在卻沒有親信的大臣了,過去所任用的一些人,現在也不知到哪裡去了。”

“喬木”形容故國或故里。

6.“氓廛”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滕文公上》: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文公與之處,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蓆以為食。

有一個奉行神農氏學說,名叫許行的人,從楚國到滕國覲見滕文公說:“我這個從遠方來的人聽說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所住處,成為您的百姓。”

“氓廛”後指民家住房。

7.“取諸宮中”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滕文公上》: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 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 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 何許子之不憚煩?

孟子於是說:“農夫用糧食換取鍋、瓶和農具,不能說是損害了瓦匠鐵匠。那麼,瓦匠和鐵匠用鍋、瓶和農具換取糧食,難道就能夠說是損害了農夫嗎? 而且,許先生為什麼不自己燒窯冶鐵做成鍋、甑和各種農具,什麼東西都放在家裡隨時取用呢?為什麼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種工匠交換呢? 為什麼許先生這樣不怕麻煩呢?”

“取諸宮中”後指取用於自己家中,言其便利。

8.“取長補短”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謂齊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公明儀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書曰:‘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

滕文公還是太子的時候,要到楚國去,經過宋國時拜訪了孟子。孟子給他講善良是人的本性的道理,話題不離堯舜。太子從楚國回來,又來拜訪孟子。孟子說:“太子不相信我的話嗎?道理都是一致的啊。成覸對齊景公說:‘他是一個男子漢,我也是一個男子漢,我為什麼怕他呢?’顏淵說:‘舜是什麼人,我是什麼人,有作為的人都會像他那樣。’公明儀說:‘文王是我的老師,周公難道會欺騙我嗎?’現在的滕國,假如把疆土截長補短也有將近方圓五十里吧,還可以治理成一個好國家。《尚書》說:‘如果藥不能使人頭昏眼花,那病是不會痊癒的。’”

“取長補短”形容吸取長處彌補短處。

9.“顙泚”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 彼有取爾也。赤子匍匐將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於面目。蓋歸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憮然為間曰:“命之矣。”

孟子說:“這個夷子真的認為人們愛護他哥哥的孩子和愛護鄰居的孩子一樣嗎? 那是有取捨的。嬰兒在地上爬著將要跌進井裡,這不是嬰兒的罪過。況且天生萬物,每物只有一個根本,而夷子卻認為有兩個根本。大概上古時候曾經有不安葬自己父母的人,他的父母死了,就把屍體扛起來丟到山溝裡。後來路過那裡,看見狐狸在撕食屍體,蒼蠅蚊子也聚來叮咬。他的額頭上就冒出了汗,斜著眼而不敢正視。這個汗呀,不是留給別人看的,是內心真情表現在臉上的結果,於是這人就返去拿筐和鐵鍬來掩埋屍體。掩埋屍體確實是對的,那麼孝子和仁愛的人埋葬自己的親人,也必然是有道理的。”徐闢把這些話告別了夷子。夷子悵然若失,停了一會才說:“命運就是這樣啊。”

“顙泚”表示心中慚愧、惶恐。

10.“春秋筆法”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現在正道衰微,淫邪的學說和暴虐的行為隨之興起,臣子殺君主的事有了,兒子殺父親的事也有了。孔子為之憂慮,便著述了《春秋》。《春秋》所記載的是天子的事,所以孔子說:“將使世人瞭解我的恐怕也只有《春秋》了,將使世人責怪我的恐怕也只有《春秋》了。”

“春秋筆法”後指曲折而義含褒貶的文字。又有 “春秋筆”“春秋”“筆削”的表述。

11.“攘雞”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滕文公下》: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戴盈之說:“田租十分取一,取消關卡市場的稅收,現今還不能辦到。請先減輕,等到明年再辦,怎麼樣?”孟子說:“現在有一個人每天都偷他鄰居的雞,有人告誡說:‘這不是君子之道。’他卻說:‘請讓我少偷一些,每月偷一隻,等到明年再完全改正。’如果知道這樣做不對,就應該趕快改正,為什麼要等到明年呢?”

“攘雞”指未能及時改正錯誤。

12.“求艾”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離婁上》:今之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詩云“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

當前一些希望統一天下的人,就好像生了七年的病,企圖用三年的陳艾來醫治一樣。假如不積蓄民心,一輩子也得不到天下。如果不立志於仁愛,就會一輩子憂患受辱,以至陷入死亡的境地。《詩經》上說:“怎麼能做得好呢? 不過一起落水滅亡罷了。”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求艾”後指求醫問藥。

13.“己溺己飢”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離婁下》:孟子曰:“禹、稷、顏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鄉鄰有鬥者,被髮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雖閉戶可也。”

孟子說:“禹、后稷、顏淵走的是同樣的人生道路。大禹想到天下有遭水淹沒的人,就像自己也被水淹了一樣。后稷想到天下有捱餓的人,就像自己也捱餓一樣。所以才那樣急人之急。大禹、后稷、顏淵,如果互相交換一下位置處境,也都會有同樣的表現。現在自家人互相打鬥,要去救他們,即使是披頭散髮、帽纓紊亂去救急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鄉間鄰居打鬥,也是披頭散髮、帽纓紊亂去救急,那就難以理解了,如果是關門閉戶則是可以理解的。”

“己溺己飢”後指視人民疾苦責在於己,因而以解除人民疾苦為己任。又有“己飢己溺”“飢溺”的表述。

14.“簡”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離婁下》:公行子有子之喪,右師往吊,入門,有進而與右師言者,有就右師之位而與右師言者。孟子不與右師言,右師不悅曰:“諸君子皆與言,孟子獨不與言,是簡也。”孟子聞之,曰: “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不逾階而相揖也。我欲行禮,子敖以我為簡,不亦異乎?”

齊國大夫公行子的兒子死了,右師王前去弔喪,進了門,有上前與王交談的,也有到王座位旁跟他說話的,獨有孟子不和王說話,右師王很不高興,說:“各位大人都與我打招呼,孟子偏偏不與我說話,是怠慢於我。”孟子聽到這話,說:“按行為規範的規定,在朝廷上不能越過自己的位子互相交談,也不隔著臺階作揖。我想按規範行事,右師認為我怠慢他,不是太奇怪了麼?”

“簡”後指依理行事而被人誤解為傲慢無禮。

15.“起墦”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離婁下》: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瞯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齊國有一個人家中有一妻一妾,她們的丈夫外出,一定是酒足飯飽才回來。他妻子問他跟誰在一起吃喝,他說全是富貴人物。他的妻子告訴妾說:“丈夫每次外出,都是酒足飯飽才回家,問他跟誰吃喝,他說全是富貴人物,但家裡從來沒有顯赫的人來過,我要去偷看丈夫所去的地方。”次日清早起床,她偷偷地跟著丈夫到他所到的地方,全城的人沒有一個站立著跟她丈夫交談的。後來到了東郊的墳場裡,丈夫便走到祭掃墳墓者那裡乞討剩下的酒肉;不夠飽,又四處張望轉向別家乞討。這就是他酒足飯飽的辦法。他妻子回來後,告訴妾,說:“所謂的丈夫,是我們仰望為終身的依靠,如今竟然是這樣!”妻子與妾一起譏訕丈夫,並在庭院中相對哭泣,而她們的丈夫還不知道,逶迤斜行著從外面回來,在妻妾面前誇耀。在君子看來,人們用來追求富貴騰達的方法,讓其妻妾不感到羞恥,不在庭院中相對哭泣的,真是太少了。

“起墦”後指乞求施捨。

16.“取資”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說:“君子用道深造,是想使自己有所得。自己得到了,才能處之安然;處之安然,才能積累深度;積累深度,才能左右逢源,取之不盡;所以君子想要自己得到道理。”

“取資”後指得到憑藉、助益。

17.“齊東野語”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萬章上》:鹹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堯典曰:‘二十有八載,放勳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

鹹丘蒙問:“古語說:‘修養最高的人,君主不能以他為臣,父親不能以他為子。’舜南面而立當了天子,堯帶領諸侯向北面朝見他,瞽瞍也向北面朝見他。舜見到瞽瞍,神情侷促不安。孔子說:‘這個時候,天下危險得很啊!’不知道這話確實如此嗎?”孟子說:“不,這不是君子所說的,是齊國東郊老百姓的話。是堯上了歲數而叫舜代理天子的。《堯典》上說:‘舜代理了28年,堯才去世,人們像死了父母一樣服喪三年,民間停止了一切音樂。’孔子說:‘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人民沒有兩個天子。’舜既然在此前已經當了天子,又帶領天下諸侯為堯服喪三年,就是有兩位天子了。”

“齊東野語”後指道聽途說、不足為憑的說法。

18.“清聖”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萬章下》:“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孟子說:“伯夷這個人,是聖賢中清高的人;伊尹這個人,是聖賢中有責任感的人;柳下惠這個人,是聖賢中能和同於人的人;孔子這個人,是聖賢中能夠因時而變的人。孔子可說是集大成的人。所謂集大成者,就好比演奏音樂時敲擊金鐘而玉磐也有振動一樣。所謂的金聲,是節奏旋律的開始;所謂玉振,是節奏旋律的終結。所謂節奏旋律的開始,是智的體現;所謂節奏旋律的終結,是聖的體現。所謂智,就好比技能;所謂聖,就好比力量。這就像射箭於百步之外,箭能到達,是你的力量;箭能射中,就不是你的力量了。”

“清聖”後指清明聖賢的人。

19.“去魯遲遲”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萬章下》: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孔子離開齊國,不等把米淘好瀝乾就走了;離開魯國時,說:“我們慢慢地走吧,這是離開父母之國的道理。”可以快速就快速,可以延緩就延緩,可以隱居就隱居,可以出仕任職就出仕任職,這就是孔子的行為方式。

“去魯遲遲”指留戀鄉土。

20.“杯水車薪”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孟子說:“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勝於人與人之間相互不親愛,就好比是水能勝過火。如今能做到人與人相互親愛的,就好比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火的柴禾;火撲不滅,就說是水不能勝過火,這等於那些不能與人相互親愛的人一樣,最終也會失去與人相互親愛的愛心的。”

“杯水車薪”後比喻力量微小,無濟於事,又有杯水輿薪的表述。

21.“旦氣”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儘管他們日夜息養善心,接觸清晨的清明之氣,他們的愛憎也與一般人有相近之處,但是他們第二天的所作所為,因為有束縛而受遏制消亡了。束縛多次反覆消亡,就使夜裡息養的善心不能存留下來;夜裡息養的善心不能存留下來,便跟禽獸相距不遠了。

“旦氣”後指朝氣。

22.“曾經滄海”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孟子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難以讚歎一般的水,在聖人門下學過的人難以被一般言論所吸引。觀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壯闊的波瀾。日月有無比的光輝,小縫隙也能照射進去。流水的本性,不充滿水坑就不會流走。君子之所以有志於人生的正道,不到一定的階段就不會通達。”

“曾經滄海”後指見過大世面,眼界開闊,經驗豐富。

23.“春風化雨”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說:“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種:有像及時雨那樣讓人變化的,有成全其德行的,有使人成才的,有解答疑難問題的,有私下以學識風範感化他人使之成為私淑弟子的。這五種,都是君子所以教育人的方法。”

“春風化雨”形容教育的普及與深入。又有 “化雨”比喻循循善誘、潛移默化的教育。

24.“進銳退速”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盡心上》:孟子曰:“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孟子說:“在不該停止的地方停了下來,這人在任何地方都會停滯不前。在應該下大力氣的地方不下力氣,這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會下大力氣。如果前進得太快,他後退得也會很快。”

“進銳退速”後指急於求進者往往後退很快。

25.“孟樂”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說:“君子有三種快樂,但稱王天下不在這當中。父母親都在,兄弟姐妹都平安,這是一種快樂;上不慚愧於天,下不慚愧於人,這是第二種快樂;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並教育他們,這是第三種快樂。君子有這三種快樂,但稱王天下不在這當中。”

“孟樂”後稱人生的主要快樂。

26.“茅塞”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盡心下》: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告訴高子說:“山上的小路是斷斷續續踩踏出來的,有了獨特的用途也就成了道路。如果斷斷續續不用,就會被茅草堵塞。如今茅草已經堵塞了你的心路。”

“茅塞”形容思路閉塞或思想愚昧。

27.“捨己芸人”的典故

典故出於《孟子·盡心下》: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孟子說:“言語淺近而意義深刻的,是善言;操守簡要而影響廣大的,是善道。君子所說的話,沒有束縛而人生的道路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修養自身而能使天下太平。人的毛病是捨棄自己的田而去耕耘別人的田,所要求別人的很重,而自己擔負的卻很輕。”

“捨己芸人”指看重別人,輕視自己。

第三節 《莊子》 中的典故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典,是戰國早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唐代以後,便尊之為 《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 “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思想與人生觀。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具有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里,想象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 “鉗揵九流,括囊百氏”。莊子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 “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莊子·山木》篇最早提出了 “天與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題。《莊子》與《易經》《黃帝四經》《老子》《論語》,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典,它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天人合一後的智慧結晶。《莊子》一書產生了大量的典故。

1.“瞠乎其後”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田子方》: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夫子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顏淵對孔子說:“夫子走,我跟著走,夫子快步走,我也快步走,夫子騎馬絕塵而去,我就只能在後邊乾瞪眼了!”孔子說:“顏回,你這是什麼意思呢?”顏回說:“你走,我跟著走;你快步走,我跟著快步走;你演說,我跟著演說;你騎馬,我跟著騎馬;你傳道,我跟著傳道。你若快馬加鞭,絕塵而去,我就乾瞪眼,跟不上你了,你不必多費唇舌就能受到別人的信任,不必一一親善就能留下普遍的好感,不必掌握實權就能取得眾人的擁戴,而我呢,不曉得該怎樣才做得到。”

“瞠乎其後”後指幹瞪著眼落在後面趕不上。

2.“舂糧”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逍遙遊》: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林間一蟬一鳩同聲嘲笑說:“我們想飛便飛,飛到榆樹去,飛到檀樹去。若是樹遠了,一時飛不到,落地歇一歇,然後再飛就是。為何要升到九萬里而向南飛呢?”郊原盡處,莽莽蒼蒼,小鳥飛去覓食,三頓飯解決了,飛回窠來,肚子還脹鼓鼓的呢。人若去百里外,就得預備乾糧,以免捱餓。軍旅若遠征千里外,就得輜載三個月的口糧,以免受困。這兩隻小鳥又知道什麼呢?

“舂糧”作為百里的代指。

3.“劍頭一吷”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則陽》:惠子曰:“夫吹筦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惠施說:“不論好聽不好聽,竹管總能吹出音響。吹刀環嘛,噓,如此而已。世俗推崇堯舜。引堯舜來比較戴晉人,就只有‘噓’的一聲了。”

“劍頭一吷”後指微小,無足輕重。

4.“芥舟”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逍遙遊》: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

水淺了,浮不起大船。倒一杯水在廳堂的凹地只能用小草葉做船。放杯子在凹水裡,必然觸底,不能漂浮,因為水淺船大,同樣的道理,風薄了也浮不起大鳥,必須升到九萬里的高空,風才夠厚,足以承受鵬的體重。

“芥舟”後比喻小船。

5.“浸假”的典故

典故出於 《莊子·大宗師》:子祀曰: “女惡之乎?”曰:“亡,予何惡!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鴞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 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焉!”

子祀問:“你恨嗎?”說:“沒事。從何恨起呢。我不過是造物主的一件作品而已。假令造物者逐漸把我左臂變成雄雞,我就恭聽啼鳴報曉,豈不方便;把我右臂變成彈丸,我就挽弓打貓頭鷹,那是補品;把我臀部變成車輪,把我靈魂變成馬匹,我就有專車乘坐,還不必僱車伕。什麼是得? 得就是屬於我的時間來了。什麼是失? 失就是屬於我的時間去了。要來的終究要來,我心安氣定地等待。要去的終究要去,我心平氣和地順從。我以這種態度面對得失生死,什麼歡樂悲哀都攻不入我的精神堡壘。古人說的倒懸之苦自己解脫,就是這個意思。自身懸掛在半空中,喊別人來救命,枉自掙扎。他不曉得那是外物捆緊了自己的內心,還得自己解脫。自己不解,到死不脫。誰也扭不過造物主,自有人類以來便是這樣的了。我又從何恨起。”

“浸假”後指逐漸之意。

6.“井蛙”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海若說:“談海勿找井底之蛙,他被環境禁閉了,不相信有海。談冰勿找夏蟲,他被季節隔離了,不相信有冰。談道勿找鄉曲之士,他被教養束縛了,不相信有道。這回你擺脫了八千里河岸的束縛,參觀大海,終於明白自己可憐,現在可以同你談談大道理了。”

“井蛙”後指見聞狹隘、目光短淺的人。

7.“鈌雲劍”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說劍》: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

天子劍,捅向前,刺穿銅牆鐵壁;舉起來,遙遙伸到天外;戳下去,深深觸及地心;砍八方,空空無物阻擋;往上挑,挑破雲團霧幛;往下劈,劈斷山根地脈。天子劍落在誰手中,輕輕一揮,各國諸侯聽話,天下統一。這就是天子的劍。

“鈌雲劍”後比喻匡合天下的本領。

8.“開口笑”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盜蹠》: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除病瘦死喪憂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

人充其量活百歲,這是高壽,活八十中壽,活六十低壽。人生幾十年,算算吧,除了疫病瘠癆、弔喪送死、憂心愁腸、遇禍落難,每個月有幾天開口笑呢?至多四五天而已。

“開口笑”後指難得的歡樂心情。

9.“口珠”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外物》:儒以 《詩》、《禮》發冢,大儒臚傳曰: “東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 “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儒家做任何事,哪怕是犯法盜墓吧,都須念念不忘地誦《詩經》講《儀禮》,力求做得文明。大儒在上說:“天要亮了,事情怎麼樣了?”小儒答道:“衣裙還未解開,死者嘴裡還有珠寶呢!”

“口珠”後指詩詞佳句。

10.“勞生”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大地母親啊,你賜的軀體乘載我,你賜的生活勞苦我,你賜的衰老閒逸我,你賜的死亡安息我。你愛我,一直叫我好好活著,只是為了到時候送我好好死去呀。

“勞生”指辛勞的生活。

11.“列子御風”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逍遙遊》: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那列子,修得風仙之術,乘風飛翔。列子每次乘風旅遊,輕飄飄的十五天,然後回家。列子對於求福,從沒急切過。列子不用兩腳走路,也不用馬用車用船,完全解決了行路的問題,但是,列子還要有所憑藉。

“列子御風”指仙人乘風飛遊。

12.“馬蹄”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編之以皂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筴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

馬的蹄子可以踏霜雪,厚毛抗風禦寒冷。適應遼闊荒涼的環境,渴了自尋甜泉喝,餓了自覓茂草啃。喜歡獨立自在的生存,是馬的天性。即使有高臺大廈,對它也沒什麼用。一旦被相馬權威伯樂看中,便是馬最大的不幸。烙燒雜毛,理鬃剪鬣,修腳釘掌,火印打號,安籠頭,銜嚼鐵,系韁繩,十有二三之馬死了。耐飢考驗,餓斃一批,耐渴考驗,又渴死一批。

“馬蹄”為聽其自然的典故。

13.“每下愈況”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知北遊》: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

莊子說:“你問個不停,問又問不到點子上。一個名叫獲的管理市場的官員,估量豬的肥瘦,越接近豬腳越能顯示它的肥瘦。”

“每下愈況”後指從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出道德真實情況。

14.“蒙莊說劍”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莊子往勸之……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

趙文王從前愛好劍術,招納劍客。登門投靠的劍客超過三千人,沒日沒夜的賽劍,死傷上百,而趙文王興趣不減。三年下來,國庫虛耗,國勢衰頹。莊子去勸導說:“我有三種劍,天子劍、諸侯劍、百姓劍”

“蒙莊說劍”後指談文論武。

15.“蓬心”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逍遙遊》: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你有大葫蘆,容量50鬥,為什麼不鏤空內瓤,做成大腰舟,去漂游江湖,倒去擔憂大而無用? 這樣看來,你老先生的思路仍舊扭曲如蓬草,是這樣嗎?”

“蓬心”比喻識淺不達事理,也常用於自鄙淺陋。

16.“披繡之犧”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列禦寇》:或聘於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於大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

某王派使臣來聘請莊子去某國做官。莊子回答說:“你還見過那些用作祭祀的牛嗎? 祭祀前三個月從牧場選出來,披紅掛綵,天天吃嫩草和豆子。時限一到,牽入宗廟,可憐可憐,想變一條沒娘養的小牛,唉,都辦不到啦!”

“披繡之犧”借指追求功名利祿而不能保全性命的人。

17.“貧無置錐”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盜蹠》: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

堯舜擁有天下,而他們的子孫寸土俱無。

“貧無置錐”比喻赤貧。

18.“其應如響”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天下》: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

動如流水,靜如明鏡,反應如回聲。

“其應如響”指反應迅速如回聲之相應和。

19.“騎箕尾”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大宗師》: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

泥匠傅說得了你,來輔佐武丁,掌管天下大政,死後乘著東維星,騎上箕宿尾宿,化成一顆明亮的星。

“騎箕尾”指重臣之死,含精神不死,魂魄昇天的含義。

20.“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偷了腰帶環扣,十字街上砍頭;竊國者,金鑾殿上封侯。諸侯坐在廳堂高談仁義。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諷刺舊社會小盜被殺,大盜得國家的現象。

21.“清江使”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夢人被髮窺阿門,曰:“予自宰路之淵,予為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餘且得予。”元君覺,使人佔之,曰:“此神龜也。”

宋元君夜半夢見陌生人披頭散髮,探頭瞧寢室門,哀求說:“國王救救我。我家住在清河深潭,地名宰路,屬齊國管。清河水神派我去見黃河水神,想不到在貴國所轄黃河段內被逮捕。捕手姓餘名且,是個漁民。”宋元君驚醒,使人占卜,占卜的人說:“是一隻靈龜喲。”

“清江使”後指龜。

22.“求馬唐肆”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也。

這好比天晚了,騾馬市場散了,馬販子走空了,你卻跑去買馬。

“求馬唐肆”後比喻求非其所、勞而無功。

23.“商丘之木”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人間世》:南伯子綦遊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樑;俯而視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以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

南郭子綦先生遊覽宋國的商丘,看見丘上一棵奇特的大樹。樹下涼蔭廣佈,若躲炎陽,可停千車。子綦問:“這是什麼樹喲?樹材一定非常好吧?”遊客搖頭,都不曉得。子綦仰臉觀察枝柯,全是扭曲的,不能做棟樑。低頭又看崛起的根部,木紋繞旋如搓麻繩,而且木質疏鬆易脆,不能做棺,更不用說做傢俱了。舔舔樹葉,口舌潰爛成傷;聞一聞,讓人像酒醉一樣三天不醒。子綦自吟自嘆:“壞木喲,你真不成材,你已做到無用處,才那麼巨大。

“商丘之木”指徒大而無用之木。

24.“三尺喙”的典故

典故出於《莊子·徐無鬼》:仲尼之楚,楚王觴之。孫叔敖執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 於此言已。”曰:“丘也聞不言之言矣,未之嘗言,於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丘願有喙三尺。”

孔子出訪楚國,國王敬酒滿觴。孫叔敖捧三足酒器給孔子斟滿,肅立在旁。家住市南的勇幹熊宜僚舉杯敬客,灑酒祭神,說:“貴賓效古人,即席發議論。”孔子致詞說:“在下孔丘仰慕古人不議論的議論,所以迄今未嘗議論,不過願意藉此機會說兩句。熊宜僚,會拋球,化解兩派對立的深仇。孫叔敖,睡大覺羽扇搖搖,楚國不敢侵擾。我願有三尺嘴,空發議論?”

“三尺喙”比喻能言善辯。

第四節 《老子》 中的典故

《老子》又稱《道德真經》《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在漢初漢景帝尊之為 《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 《道德經》為 《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 《道德真經》。《老子》一書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語典。

1.“知雄守雌”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行就不會離失,回覆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闇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川穀。甘願做天下的川穀,永恆的德行才得以充足,回覆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樸素本初的東西經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樸,則為百官之長,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知雄守雌”指韜晦自處的處世哲學。

2.“倚伏”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政治糊糊塗塗,人民就淳樸忠誠;政治清清楚,人民就狡黠。災禍啊,幸福依傍著它;幸福啊,災禍藏伏在它的裡面。誰能知道究竟是災禍呢還是幸福呢? 它們並沒有確定的標準。正忽然轉變為邪的,善忽然轉變為惡的,人們的迷惑本來就久了。因此,有道的聖人方正而不生硬,有稜角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倚伏”指福禍相因,互相依存,相互轉化。

3.“玄一”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中成新的和諧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穀”,但王公卻用這些字來稱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去教導別人。強暴的人死無其所。我把這句話當作施教的宗旨。

“玄一”後指道的本源。

4.“虛懷若谷”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瞭解他,所以只能勉強地這樣形容: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 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 “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典故含義:“虛懷若谷”形容心胸非常開闊。

5.“希聲”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上士聽了道的理論,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的理論,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的理論,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道。因此古時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好似闇昧;前進的道好似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峽谷;最潔白的東西,反而含有汙垢;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質樸而純真好像混濁未開。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稜角;最難得的器物,總是最後製成;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來無聲無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形狀。道幽隱而沒有名稱,無名無聲。只有“道”,才能使萬物善始善終。

典故含義:“希聲”後指清靜無為之道。

6.“希微”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 “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無從區分,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一切運動都又回覆到無形無象的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 “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 “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瞭解宇宙的初始,這就是認識 “道”的規律。

“希微”指空寂玄妙或虛無微茫。

7.“唯阿”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美之與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淡兮,其若海,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應諾和呵斥,相距有多遠? 美好和醜惡,又相差多少? 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懼。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眾人都熙熙攘攘、興高采烈,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裡登臺眺望美景。而我卻獨自淡泊寧靜,無動於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嬰兒還不會發出嬉笑聲。疲倦閒散啊,好像浪子還沒有歸宿。眾人都有所剩餘,而我卻像什麼也不足。我真是隻有一顆愚人的心啊! 眾人光輝自炫,唯獨我迷迷糊糊;眾人都那麼清清楚楚,唯獨我這樣渾渾噩噩。恍惚啊,像大海洶湧;恍惚啊,像漂泊無處停留。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唯獨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獨與人不同的,關鍵在於得到了“道”。

“唯阿”比喻差別極小。

8.“師資”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善於行走的,不會留下轍跡;善於言談的,不會發生病疵;善於計數的,用不著竹碼子;善於關閉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開;善於捆縛的,不用繩索而使人不能解開。因此,聖人經常挽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常善於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這就叫做內藏著的聰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為惡人們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的借鑑。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鑑作用,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大大的糊塗。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師資”指教師或師生。

9.“生三之氣”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

“生三之氣”後指天地陰陽。

10.“曲全”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彰明是非;不自我誇耀,反能有功勞;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麼會是空話呢? 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曲全”指委曲求全。

11.“滿堂”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而又驕橫,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得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的道理。

“滿堂”指金玉以及財富。

12.“和光同塵”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四章》: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空虛無形,但它的作用又是無窮無盡。深遠啊!它好像萬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鋒銳,消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隱沒不見啊,又好像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代,似乎是先天帝而存在。

“和光同塵”指掩抑鋒芒,隨俗而處。

13.“代匠”的典故

典故出於《老子·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麼用死來嚇唬他們呢? 假如人民真的畏懼死亡的話,對於為非作歹的人,我們就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 經常有專管殺人的人去執行殺人的任務,代替專管殺人的人去殺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指頭的。

“代匠”後多用作自謙之詞。比喻在名家高手面前,容易顯出自己的拙劣。

第五節 《孫子》 中的典故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 “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6000字左右,一共13篇。《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髓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曆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但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孫子兵法》也流傳下來大量的典故。

1.“兵貴神速”的典故

典故出於《孫子·九地篇》: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用兵之理,貴在神速,乘敵人措手不及的時機,走敵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擊敵人不加戒備的地方。

“兵貴神速”指用兵以行動特別迅速為貴。

2.“兵行詭道”的典故

典故出於《孫子·計篇》: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戰爭,本來是一種詭詐之術。所以,能戰卻示之軟弱;要打,卻裝作退卻;要攻近處,卻裝作攻擊遠處;要想遠襲,卻又裝作近攻;敵人貪利,就用小利引誘;敵人混亂就要攻取;敵人力量充實,就要防備;敵人兵強卒銳,就避其鋒頭;敵人氣勢洶洶,就設法擾亂它;敵人謙卑就要使之驕橫;敵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勞;敵人內部和睦,就要離間他們。

“兵行詭道”後指用兵之道在於詭偽莫測。

3.“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典故

典故出於《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要在敵人沒有防備處攻擊,在敵人料想不到的時候採取行動。這是指揮家制勝的秘訣,不可預先講明。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後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4.“出奇制勝”的典故

典故出於《孫子·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大凡作戰,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戰,而用奇兵去出奇制勝。善於運用奇兵的人,其戰法的變化就像天地運行一樣無窮無盡,像江海一樣永不枯竭。像日月運行一樣,終而復始;與四季更迭一樣,去而復來。宮、商、角、徵、羽不過五音,然而五音的組合變化,永遠也聽不完;紅、黃、藍、白、黑不過五色,但五種色調的組合變化,永遠看不完;酸、甜、苦、辣、鹹不過五味,而五種味道的組合變化,永遠也嘗不完。戰爭中軍事實力的運用不過“奇”“正”兩種,而 “奇”“正”的組合變化,永遠無窮無盡。奇正相生就好比圓環旋繞,無始無終,誰能窮盡呢。

“出奇制勝”後指用意想不到的方法取得勝利。

5.“工遲”的典故

典故出於《孫子·作戰篇》: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所以在實際作戰中,只聽說將領缺少高招但靠神速取勝的,卻沒有見過指揮高明巧於持久作戰的。戰爭曠日持久而有利於國家的事,從來沒有過。所以,不能詳盡地瞭解用兵的害處,就不能全面地瞭解用兵的益處。

“工遲”後指用兵持重而造成緩慢。

6.“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典故

典故出於《孫子·九地篇》: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所以戰爭開始要像處女一樣沉靜,不露聲色,使敵放鬆戒備,戰爭展開之後,要像脫兔一樣迅速行動,使敵人來不及抵抗。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形容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嫁的女子那樣沉靜,一行動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

7.“十圍五攻”的典故

典故出於《孫子·謀攻篇》: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用兵的原則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圍敵人,五倍的兵力就進攻敵人,兩倍的兵力就分割消滅敵人,有與敵相當的兵力則可以抗擊,兵力少於敵人就要避免與其正面接觸,兵力弱小就要撤退。所以弱小的軍隊頑固硬拼,就會變成強大敵軍的俘虜。

“十圍五攻”指兵力十倍於敵人可以合圍,兵力五倍於敵人可以攻戰。

8.“首尾相應”的典故

典故出於《孫子·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所以,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能使部隊像 “率然”一樣。所謂“率然”,乃是常山的一種蛇,打它的頭,尾巴就來救應,打它的尾,頭就來救應,打它的中部,頭尾都來救應。

“首尾相應”指軍隊作戰時各部分互相照應支援。

9.“堂堂正正”的典故

典故出於《孫子·軍爭篇》: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對於敵方三軍,可以挫傷其銳氣,可使喪失其士氣,對於敵方的將帥,可以動搖他的決心,可使其喪失鬥志。所以,敵人早朝初至,其氣必盛;陳兵至中午,則人力睏倦而氣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歸,其氣益衰。善於用兵的人,敵之氣銳則避之,趁其士氣衰竭時才發起猛攻。這就是正確運用士氣的原則。用治理嚴整的我軍來對付軍政混亂的敵軍,用我鎮定平穩的軍心來對付軍心躁動的敵人。這是掌握並運用軍心的方法。以我就近進入戰場而待長途奔襲之敵,以我從容穩定對倉促疲勞之敵,以我飽食之師對飢餓之敵。這是懂得並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敵人之力。不要去迎擊旗幟整齊、部伍統一的軍隊,不要去攻擊陣容整肅、士氣飽滿的軍隊,這就是懂得戰場上的隨機應變。

“堂堂正正”形容強大整齊。

10.“同舟共濟”的典故

典故出於《孫子·九地篇》:”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吳國人與越國人雖然互相仇視,可是,當他們同船渡河時,如遇大風,也能互相救援,猶如一個人的左右手一樣。因此,想用繫住馬匹、埋起車輪的辦法來穩定軍隊,那是靠不住的。要使全軍齊心奮勇,在於組織指揮得法;要使強弱都能各盡其力,在於恰當地利用地形。所以,善於用兵的人,指揮三軍就像使用一人那樣容易,這是由於把士卒置於不得已的境地而造成的。

“同舟共濟”比喻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