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哀日欢舞、留学女轻国,"精致利己主义型"教育该休矣

4月4日,清明,今年更被定为全国为疫情期间牺牲烈士和逝去同胞的默哀日,但河南周口郸城县新世纪广场,上千市民却大跳广场舞,而就在不远处就是还处在降半旗默哀状态的国旗。近期,留美学生许可馨发表许多不当言论,言辞轻国、辱民,产生较大影响。

这两件事也许感觉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同出一轨,那就是"精致利己主义"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拼命去挤!抗议英雄救的又不是自己,逝去同胞跟自己更是无关,广场舞还是要跳的。美国是发达国家许多方面比祖国强,所以认同美国,轻视祖国,即使她曾经培养过自己也无所谓。

默哀日欢舞、留学女轻国,

这些事情看是一个一个的个例,其实不然,现在"精致利己主义"现象常有发生,甚至是长期影响着国民,从小就已经形成。让我们冷静地回想我们的基础教育,"精致利己主义"教育充斥其中。

"今天有没有考第一名?一定要把某某比下去。""妈妈,我今天考的比某某多了5分,我是第一名,他都被他妈妈骂哭了""好儿子,干的漂亮,妈妈带你吃大餐!""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隔壁小强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你就看着人家吃香的喝辣的。"

我们从小就向孩子们灌输"零和博弈"的理念,将同学树立为竞争对手,长期培养孩子的"争斗"精神,使孩子们对他人的情感长期处于消极层面,甚至有时候是"幸灾乐祸"的,对于自身利益高度敏感。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很大几率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缺乏共情意识和合作理念。

默哀日欢舞、留学女轻国,

他们更关心自己,少关心他人;更关心利益,少关心情感。他们缺乏感恩之心,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争斗"来的,是自己比别人强,应得的。他们缺乏共情之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他者不能为自己带来任何利益,他们轻视甚至鄙视弱者,崇拜甚至屈膝强者,因为强者可以为其带来利益。

在教育理论界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有两大观点,一个是个人本位论,其注重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价值,更注重教育的人文性。一个是社会本位论,其注重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更注重教育的功利性。世界教育发展史向我们证明,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低层次的时候,教育更加注重社会本位,注重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解决大众的生存问题。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高层次的时候,教育就需要更加注重个人本位,强调教育对国民人文素养的培养,解决大众的幸福问题。

中国进入新时代,要从富起来向强起来发展。如何变强?由贫穷到富裕,核心是经济实力的发展;由富裕到强大,核心是人文素养的提升。国强的基础在经济实力,根本却在文化实力,文化不兴盛,强国之根则不稳固。

新时代的教育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情操、公民意识、文化认同、合作理念和仁爱之心的培养。要转变目前过于注重能力外向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探寻内心世界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一个人文素养深厚、具有合作理念的人。

默哀日欢舞、留学女轻国,

只有有了深厚的人文素养才能够驾驭现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才能够处理好物质富裕与精神幸福之间的关系,否则快速富裕的物质条件可能不是为我们带来幸福感,而会将我们带进物欲横流,低级庸俗的"动物世界",最后发现自己过的更加的"空虚",丧失了自我。

所以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不是幸福的人,他们通过这种"精致的利己"行为继续满足自己空虚的精神世界,他们在伤害他人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