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前的今天,人類航天第一人都經歷了什麼?


1961年4月12日,一枚R7洲際導彈改裝而來的東方號火箭從拜科努爾火箭發射基地騰空而起,將世界首個載人飛船東方一號成功送入太空。這艘飛船裡坐著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尤里·加加林,他也因此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

今天,也因此成為世界航天日。

59年前的今天,人類航天第一人都經歷了什麼?

​火箭剛剛升空,現場的蘇聯高級將領就授意,給加加林軍銜再升一級,至少校。

彼時,加加林剛剛過完27歲生日,如果能活著回來,無疑是個超級人生贏家。可是那天他身心經歷的風險和壓力,也是常人根本無法想象的。


發射前

1961年3月23日,就在加加林進入太空之前20天,蘇聯天才宇航員Valentin Bondarenko在地面測試東方飛船時,在飛船內遭遇火災被活活燒死。

蘇聯早期的R7火箭家族,幾乎是30%甚至更高的失敗率,在航天領域發射失敗=死亡。

所有的發射場準備人員和加加林都非常緊張,他進入飛船準備後,除了必要的通話,工作人員給他播放了40多分鐘音樂,希望能讓他的緊張得到一點點的緩解。

在此之前,醫學專家對失重和輻射等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一無所知,這大大不同於之前的地面和天上的動物試驗。因此,他們選擇的方式是:前期入軌後,加加林幾乎被綁在飛船艙內,且飛船是不能由他控制的,全部按照既有程序飛行。只有在入軌之後25分鐘,確定飛船在正確軌道且加加林還活著,才開始接入他的手動控制。


發射後

按照預定計劃,飛船在僅實現環繞地球一圈後就返回地球,但這也意味著返回難度更大:對於飛船再入大氣而言,返回傾角偏大就會過度加熱直接焚燬在大氣中,傾角偏小就會猶如打水漂一般直接滑入深空。對於蘇聯/俄羅斯聯盟飛船、中國神舟飛船、美國航天飛機等,這個傾角偏大或偏小的定義是相差1-1.5度以上就無力迴天,當時加加林面對的挑戰可想而知。

彼時的航天專家對於載人飛船實際遭遇到的超重過載只限於理論推導,對實際情況一無所知。當加加林在黑海上空重返大氣時,他經歷了高達8-10G的過載,身體強壯的人在瞬間遭遇這種過載時都會兩眼一花昏厥過去,而加加林還要手動操作輔助駕駛飛船。

進入大氣後,返回艙需要切斷與推進艙的連接,然而這個過程出現了意外,本來幾秒鐘就應該脫離,卻有一根電纜把兩個還緊緊連著,加加林命懸一線。幸運的是,十分鐘後這條電纜被燒燬,返回艙才得以脫離。


返回過程中,返回艙還旋轉起來,不過加加林沒有向地面報告,當然,報告了也沒什麼用。

59年前的今天,人類航天第一人都經歷了什麼?

落地的東方一號

進入稠密大氣,空氣被電離,與地面完全失聯。窗外電光火石,劇烈震動,沒有任何別的辦法,只能期待自己幸運。

東方一號的設計者對加加林能否倖存於最後的著陸過程毫無信心,他們採取的方案是讓加加林跳傘。


是的,從返回地球的航天器上跳傘!


距離地面7千米的地方,返回艙蓋打開,加加林被彈射出去,打開降落傘緩慢著陸,所幸加加林並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受傷,否則那種動態下不存在小傷,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因為返回艙即便也使用了降落傘減速,卻重重摔在了地上,甚至彈了起來。如果加加林還在裡面,不是重傷也得骨折好幾根。

距離加加林起飛108分鐘後,他成功抵達地面,很快被蘇聯平民找到,然後軍隊接走。

這才有了加加林後來的所有榮耀,這就不需要解釋了。

59年前的今天,人類航天第一人都經歷了什麼?

​有意思的是,加加林是個特別愛笑的人,從小時候到最後功成名就。他後來去過很多國家訪問,永遠面帶溫暖的微笑。

以至於蘇聯航天巨擘、火箭和載人飛船專家科羅廖夫評價他說:


“他的微笑驅散了整個冷戰”。


1968年,加加林在執行飛行任務時殞命,生命定格在34歲。

阿波羅11號次年登月,奧爾德林把一枚加加林紀念幣放在月球表面。

阿波羅15號登月時,把包括他在內的犧牲宇航員名單,刻在一個叫做《倒下的宇航員》石碑上,永遠留在月球。

59年前的今天,人類航天第一人都經歷了什麼?

​人類所有航天英雄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