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达人知命,君子务本,老祖宗的经验之谈,在理吗?

俗语:达人知命,君子务本,老祖宗的经验之谈,在理吗?

在如今这个鸡汤盛行的年代里,鼓励的话语越发的不值钱了,虽然咱们一直贯彻着传播正能量的要求,但是相信诸多看官早已经不耐烦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句俗语不是鼓励,而是一种做人的基本原则。

滔滔的历史江河,尽管洗涤了许多污秽,但是大家的内心并没有因此而变的干净纯明,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许多人稍不注意便沉沦其中走上了歧路,所谓以史为鉴可以正德行。

老祖宗明明为我们铺好了道路,只等着咱们继往开来,可惜大多数人我行我素。而如今这句俗语“达人知命,君子务本”却是为人处世的不二法门,这是为什么呢?

每一件古物,其背后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俗语也不例外。如此,咱们先来看一看“达人知命,君子务本”的出处所在吧。

费唐臣作为元代一名知名的戏曲作家,虽然他写的许多杂剧在当时那个年代只是小众娱乐曲目,但在如今却是家喻户晓,其中有杂剧《才子佳人菊花会》与《斩邓通》等等。

费唐臣的父亲曾经与关汉卿关系匪浅,如此出身的费唐臣也算是耳濡目染,在费唐臣的创作生涯当中,有一曲《贬黄州》在当代也极有名气,说的是苏轼当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发,便被贬到了黄州的故事,对于封建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炎凉做出了自己的看法。

俗语:达人知命,君子务本,老祖宗的经验之谈,在理吗?

所谓戏曲和文学作品大都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咱们知道元朝对于汉族人的压制导致阶级矛盾的恶化,而当时的曲艺兴起也是有这么一方面原因的,毕竟比之一些古诗,戏曲更容易深入普通百姓大众在那个年代里,能够有资格学习的都是贵族家庭,平民家庭大多人目不识丁,然而戏曲却可以将其中的内涵和精神传递到这些人的心中。

而“达人知命,君子务本”的本意是通达事理的人知天命,而正人君子致力于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贬黄州故事的主角便是命运多舛的苏东坡,苏东坡因为得罪朝中权贵而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个官当还不错,但是实际上却是处在地方官的监视之下,无论其言论行为都要受到束缚,不得自由。

原因很简单,苏东坡乃是舆论性极高的人物,但凡出一首诗那都是天下人争着抢着欣赏的存在,这样一个公众人物说任何话语都会引起朝堂之上的关注,而地方官员为了一方安定,也是将苏东坡当成了犯人一样监管。

费唐臣的这么一曲贬黄州便是以此为素材创造的艺术悲歌,在戏曲的感情到达高潮之时引出了这么一句话“达人知命,君子务本”,压抑的感情喷薄而出,成就了一曲绝唱。

如此这句经典话语也是成为俗语流传了下来,生而为人,百般无奈,立足于社会之上,要经受生活的考验,要做怎样的人?

俗语:达人知命,君子务本,老祖宗的经验之谈,在理吗?

最终的决定权把握在我们手中,有的人将这件事交给了天命,而有的人则自己紧紧握住,然而不管怎样世事艰险,转折总是来的突如其来。

曾经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然而在如今看来,环境的影响力要更大,虽说这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然而很多人却不明白自己到底该如何去做,一句话“达人知命,君子务本”,通晓事理,自然严谨而知天命,保持自己人格的高尚,自然行事稳妥。

最后,在如今这个社会,虽然说黑暗与光明并存,但是一个人的人格体现也显得更加宝贵,一旦让人认识到你的可贵之处,那么与你的工作以及未来成就而言都有着极大的好处,虽然这话说起来玄之又玄,但是“达人知命,君子务本”,望诸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