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2800亿! | 上海楼市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5月6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

这也是继今年1月份,央行全面降准一个百分点后,首次定向降准。


2800亿! | 上海楼市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 定向范围:


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执行与农村信用社相同档次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大致分为三档:大型商业银行13.5%,中小型商业银行11.5%,县域农村金融机构8%。此次降准后,县域农商行由第二档变为第三档,存款准备金率为8%。

  • 释放资金:


此次定向降准,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1月全面降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


2800亿! | 上海楼市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连续降准,信贷松紧释放何种信号?


  • 信贷的松紧度,直接影响买房首付的压力?

自从楼市进入后调控时代,因城施策让各个城市在松松紧紧的微调中度过,然而上海却显得十分淡定,目前无论是上海的房价还是市场都向着稳定发展,所以自2016年非沪籍买房增至5年社保以及二套房首付抬高后,上海一直保持风平浪静。


2800亿! | 上海楼市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对于购房者来说,信贷政策的松紧程度是直接影响买房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置换群体,50%或者70%都增加了置换前期首付的压力,能运用的杠杆大幅降低

  • 连续降准,释放什么信号?

去年以来,人民银行最近的五次降准,共计3.5个百分点,这个力度是比较大的。

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银行缴纳到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所占自己银行存款金额的比例。降低准备金,也就等同于银行可操作的资金规模变大,促使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增加,虽然降准的目的绝非扶持房地产,但客观上银行的资金规模整体变大,操作变得更加灵活,让其放贷的空间有所提升,这会一定程度刺激部分贷款业务

,并且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为了抢收客户,可能会伴随一定的优惠

供应端:开发商的融资机会?


降准一定程度上是想把资金流入该流的地方,那么哪些是该流的地方呢?

实业以及重点扶持产业,需要扶持的产业主要是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瓶颈产业及幼稚产业。从目前产业发展的导向看,乡村振兴计划、特色小镇、民宿、文旅地产、农业产业园等都属于支持产业的范畴,部分开发商已经涉足了此类产业,对于开发商来说,现金为王的时代下,融资渠道显得尤为珍贵。

资金相对宽裕,供应端稳定释放也将得以保证,购房者的选择也会变得更多。


需求端:利率下行,理财收益进一步压缩或成催化剂?

虽然降准的辐射范围有限,整体预期让市场更有信心,央行降准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银行的资金流动性会变好,也就意味着银行的资金会变得充裕起来,那么这时候很可能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贷款的利率有可能下行或者优惠,坏消息是银行资金充裕,理财收益可能进一步压缩。

可不要小看利率的优惠,假如贷款300万,30年等额本息,基准利率要比基准利率9折多支付近32万元的利息,月供也要多出近千元。

货币充裕带来的良好预期,如果再加上理财端可能面临的收益缩水,双重作用下,很有可能成为需求端的催化剂,加速购房者决策。

结语:信贷政策的严苛运行和降准后的货币充裕支持

,两者并行,在保证楼市稳定、房价稳定的前提下,向购房者释放利好,相比其它信贷政策宽松的城市,降准在上海的直接作用变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上海全国领先的经济收入和置业需求,让货币宽松后的买房意愿有所变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