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育孩子遵循"兩不管,三不慣",孩子將來更容易有出息


一年有四季,都會有所收穫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實際上跟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假如錯過了季節,只會沒有收穫。

李玫瑾教授以前在《圓桌派》節目中曾經坦言:和這個觀點很雷同:"有些家長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

兩不管

1.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情不管

李玫瑾:教育孩子遵循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家長過於寵愛孩子的現象屢見不鮮:幫孩子穿衣、背書包、繫鞋帶...

殊不知,家長若過度地保護孩子,對孩子包辦太多,會使孩子失去了很多鍛鍊的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很大不利。因此,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能承受的事情不管

我們總會發現孩子們缺少挫折經歷,缺少抗挫折能力,只要遇到失敗,就會鬧情緒和哭鬧,常常還會拒絕再次嘗試這件事。所以對於孩子能承受的困難和失敗父母儘量不要插手。

李玫瑾:教育孩子遵循

三不慣

1.對於觸碰原則的問題不能慣

原則就是父母給孩子立的規矩,如果對孩子觸碰原則的問題視而不見,會導致他今後犯的錯越來越大。

2."凡事喜歡推卸責任,動不動就怨天尤人",想必是很多人都極討厭的一類人。

自己做錯事情,就要承擔錯誤,這是每個人最基本的責任。如果孩子並沒有養成這樣的意識,就會逐漸成為一個肆意妄為、毫無擔當的人。家長一定不要慣著孩子這種壞習慣,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李玫瑾:教育孩子遵循

3.懶不慣

孩子"好吃懶做"雖然對以後沒什麼太大的影響,但將來孩子步入社會時,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影響。"好吃懶做"的習慣會受到他人的鄙視和疏遠。

李玫瑾:教育孩子遵循

我們羨慕的成功人士,都是那種勤奮努力,積極向上的,這全都源自於他們積極的心態和行動。孩子小時候若有"好吃懶做"的習慣,那麼在成長過程中會導致孩子對學習的心態逐漸消極,自然也會影響以後的發展。

李玫瑾:教育孩子遵循

家長一定不要慣著孩子這種壞麥餅,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這些只依靠家長的力量大概是很難完成的,需要家長就可以利用一些其他的方式,讓孩子從繪本中懂得如何什麼是自己需要改正的,最後就是需要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