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一定要先打开中焦

上焦有火,咽喉肿痛、口干口臭、口腔溃疡、胸闷烦躁频繁发生。下焦有寒,腹痛腹泻、手脚怕冷、尿频、大便稀溏也层出不穷,其实,上热下寒多是由于机体气机不通畅所致。机体的正常运行,都要依赖气的升降出入,只有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气血才能周流不息,营养全身。

上热下寒,一定要先打开中焦

三焦如何划分?

肺在五脏的最上部,就像古代出行的车棚一样,覆盖着全身脏器。所以肺有『华盖』之称。心与肺都位居于上,故都为上焦。

脾胃在中间,像大轮盘一样起到枢纽的作用,属于中焦。另外肝、胆也位于人体中间部位,也属中焦。

肾、膀胱位于身体下方则属下焦。

气机如何运转?

中医认为五脏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各自有各自的职责。脾气向上升,胃气向下降。在这个旋转的过程中,脾胃就相当于大家长,起到枢纽的作用,调控全局。

肝气随脾气由左向上升,胆气则随胃气由右向下降,就像左右护法一样调畅身体气机。

心在五行中属火,火是需要向下走的,因为心的上方为肺,肺有肃降的功能。心火依靠肺的肃降功能,随着胆、胃二气向下走入肾经。因肺经偏凉,心火才没有在上方烧起来。

水火既济,肾主水,心火向下,使肾水温暖,肾水不至于过度寒凉。肾水上承于心,使心火不至于过度旺盛,中医称之为『水火既济』。

上热下寒,一定要先打开中焦

这是身体气机的一个循环过程,只有这个循环道路通畅,才可以出现上下不热不寒的健康状态。

如果脾虚,不能枢纽气机,此时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循环道路不通畅,导致肺气不能向下走,火自然瘀阻在上焦,而下焦得不到温煦则呈现下焦寒凉,继而形成上热下寒。

因上焦有热,只要身体一有风吹草动,上焦必然“引火出洞”出现咽喉肿痛、口干口臭、口腔溃疡、胸闷烦躁不安等症状。

因下焦有寒则会出现腹痛喜暖、手脚怕冷、尿频、大便稀溏等症状。

此种情况一定要先打开中焦,中焦气机调畅,火慢慢就会降下来。气机通畅,肾水得到温煦,下焦自然也就不寒了。

中焦气机不通多是由于脾虚,无力运转气机,或是由于积食瘀阻气机所致。

上热下寒,一定要先打开中焦

调理方向:

脾气虚

多因饮食失调,或劳累过度,或思虑伤神,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及他脏病变的影响,致脾气耗伤,运化失常而成。

治则:健脾益气。

食滞中阻

或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粗硬,或偏嗜肥甘厚味,或嗜浓茶烈酒及辛辣过烫饮食,损伤脾胃,以致食谷不化,阻滞胃脘,升降失司,胃气壅塞。

治则:消食导滞,行气消痞。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