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全文約3800字,閱讀需要約15分鐘

作為韓國GDP的重要支柱,三星集團的體量非常的龐大,三星集團的業務也涉及各個方面,也許在我們的印象中三星只是做手機或者做家電的,但事實上,作為一個佔據韓國GDP的20%的龐大企業,三星集團的體量並不是一兩個業務所能撐起來的。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同時也是上市企業世界五百強,其旗下的子公司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電機、三星重工、三星航空、三星人壽保險、雷諾三星汽車等,其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三星本身是一個家族產業,其旗下的眾多三星產業也為家族產業,由家族中的其他成員管理,因此三星集團也有一些家族產業的通病。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三星集團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對於國內用戶最熟悉的就是三星電子了,尤其是三星手機。筆者玩機的時候還是在2012年,那時候三星手機的最強旗艦還是在國內被譽為"安卓機皇"的三星Galaxy S3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三星S3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三星Galaxy S3搭載三星自家的Exynos獵戶座4412四核處理器,在當時四核處理器是妥妥的高配置,配備4.8寸的AMOLED顯示屏,而且還是2.5D弧面玻璃,但是當時AMOLED屏幕的pentile排列還並不成熟,顯示效果不是特別好,不像今天OLED屏幕遍地開花,當時基本上只有三星使用AMOLED屏幕。那時候國產廠商還在深耕於中低端市場,中華酷聯結合運營商的"充話費送手機"的戰術佔據了國產手機半壁江山,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中華酷聯

當時的三星手機的產品佈局也比較廣,不僅有旗艦機,各種和運營商合作定製的中低端手機也曾出不窮,那個時候三星手機的地位還是和蘋果平起平坐,雖然現在也是,但是當時三星手機的出貨量非常的大,提到高端手機市場,言蘋果必有三星,之後的Galaxy S4更是搭載了雙四核處理器(國行為驍龍600),2GB運存,具備類似於眼球滾動,懸浮觸控等功能,這樣的配置在當年使得三星妥妥的坐在安卓機皇的寶座上。即使是新機發布時的售價在四五千元左右,消費者也對其趨之若鶩。毫不誇張的說,三星當年在大街小巷火的程度絲毫不比現在OV差,畢竟那時候小米還在為發燒而生,魅族還是小眾情懷,OPPO還在To Find,華為的P系列還定位於兩三千的價位。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手機行業百花齊放

那個時候五千以上的價位幾乎沒有國產廠商敢去觸碰,唯有蘋果和三星牢牢佔據著高端市場,而且和蘋果不一樣的是,三星的中低端產品也在中國市場遍地開花。可謂是一時風頭無兩。

事實上,三星的這種盛況持續的時間並不長,隨著國產廠商的崛起,尤其是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手機廠商,將高端旗艦處理器賣到了1999的價位,隨之努比亞,榮耀,一加,錘子,IUNI(金立投資子公司)也加入手機遊戲圈,甚至連魅族也開始走性價比路線,樂視開始發佈"窒息機",360聯合酷派強勢進入手機市場,聯想更是兵分兩路,一方面包裝自己收購的摩托羅拉移動推向中國市場,另一方面打造自身的子品牌ZUK強勢進軍。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魅藍、紅米、榮耀等一眾子品牌也在不斷地侵佔低端市場。步步高兩家親兄弟更是直接放棄高端市場分別以R系列和X系列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一步步攻佔中端市場,華為的P系列和mate系列也在不斷地觸及四千元市場,在安卓陣營,國產手機廠商步步逼近,三星兩面受敵,形勢岌岌可危。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樂視與賈躍亭

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衰落的第一個端倪要追溯到2014年,2014年2月25日三星在巴塞羅那發佈了最新旗艦三星Galaxy S5,該機搭載驍龍801旗艦處理器,5.1寸1080P的AMOLED屏幕,2GB運行內存,可拆卸的2810mAh電池,支持IP67級防塵防水和4K視頻錄製,後置1600萬+前置200萬像素組合,加入了滑擦式指紋識別和心率傳感器,支持NFC,使用高速的USB 3.0接口。這部手機的配置方面沒的說,當時最好的配置是毋庸置疑。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三星S5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部近乎完美的產品卻在發佈之後引起網友的一頓吐槽,原因就在於三星依然採用延續多年的塑料設計,作為一款售價五千多的旗艦手機,人家蘋果早就把玻璃和金屬玩了個遍,幾個月之後的小米4也在玩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魅族在搞木匠精神,然而做為稱霸高端市場多年的老大三星卻依然採用萬年不變的大塑料設計,誠意的確不足。其實三星S5這款機子我還是挺有感情的,我曾經將它當作主力機使用過兩年,塑料感確實強,而且邊框掉漆嚴重,整體缺乏品質感,配不上五千多的價格,這也使得它在上市一年之後,價格立馬被腰斬至兩千五左右。S5這款產品事實上是在挑戰消費者的底線,正當網友在吐槽三星設計部門的工資太好拿的時候,三星在2015年發佈的S6則來個一個180度轉變,一改往常的大塑料機身,採用當時流行的雙面玻璃加金屬中框的設計,採用2k的顯示屏,3GB運存,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更令消費者感到驚豔的是Galaxy S6edge,獨具匠心的雙曲面屏使消費者眼前一亮,這兩款產品一經發布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追捧。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而且那一年高通的驍龍810處理器翻了車,嚴重的發熱量坑了許多國產廠商,甚至錘子T2都不得不採用次一點的驍龍808處理器。由於三星本身就有能力自產芯片,所以,S6系列全線搭載Exynos7420,並且首次採用UFS2.0閃存,全線吊打國產旗艦和iPhone6,也許華為正是那個時候意識到自產處理器的重要性,開始大幅度提高麒麟處理器的性能。S6系列可以說使得三星又重新坐到了安卓機皇的地位上,但是此時三星的市場份額已經被國產廠商大面積蠶食,即使三星精簡了自己的產品線,推出中端的A系列但也無法招架國產廠商的價格大戰。S6系列雖然使三星在高端市場上站住了腳,但此時的三星在中國市場已經不能和2014年之前的三星同日而語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2016年,2016年可以說是三星在中國市場徹底衰落的一年。上半年三星發佈了S7和S7edge,繼續優化曲面屏,除了硬件上的常規升級基本上改變不大,但是真正影響三星的品牌形象的是下半年的三星Note7,經歷了幾代機身材質的變革,Note7的技術更成熟,本來應該獲得口碑和銷量雙豐收的三星Galaxy Note7卻因為電池上的設計缺陷,導致全球大範圍內發生多起三星Note7手機爆炸事件,甚至一度導致航空公司禁止旅客攜帶三星Note7搭機。無奈之下三星全球範圍內召回Note7,可是偏偏歧視中國市場,召回範圍竟然不包括中國區,態度極其蠻橫無理,招致了網友的口誅筆伐,並且被我國相關質檢部門約談。2016年9月29日三星官網發表聲明,對中國消費者致歉。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note7事件三星損失嚴重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三星note7

10月11日三星宣佈永遠停止生產和銷售Galaxy Note7,三星Note7事件致使三星電子損失了近170億美元,甚至有網友懷疑17年內存價格上漲和三星為了彌補Note7的損失從而在背後操縱不無關係。而且幾乎與三星Note7爆炸事件同時期的還有薩德事件,相信很多朋友們對這個事件很熟悉,16年9月30日,韓國國防部宣佈確定樂天集團的星州高爾夫球場為薩德系統的最終部署地點,並且不顧中國和朝鮮的反對於2017年上半年正式部署薩德系統,這一系列事件,使得國內掀起一陣強烈的反韓浪潮,三星作為韓國最大的品牌,受到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至此三星手機在中國銷量和口碑紛紛低落谷底,華為的市場份額超過三星,三星市場份額由2014年的22.53%跌至16年的12.3%。而與此同時,中國國內國貨當自強,小米發佈MIX系列,開始面向高端市場,華為的P9採用和徠卡合作的雙鏡頭設計,逐步佔領歐洲市場,下半年發佈的mate9更是推出保時捷定製版,走更高端的定製路線。三星在中國市場已經狼狽不堪。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華為p9

2017年上半年的三星S8和S8+雖然擁有更為驚豔的設計,但是由於其過高售價和政治問題以及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銷量不溫不火,下半年的三星Note8又被蘋果的iPhone X搶去了風頭,而且依然居高不下的售價使得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進一步萎縮。到了2017年底,中國手機市場已經迎來了翻天覆的變化,此時國產手機不僅在國內表現優異,在國際市場上也在不斷的蠶食蘋果和三星的份額,華為在歐洲市場屢戰屢勝,小米在印度也超過了三星,中興深耕南美市場,中國產品正走向世界和一線品牌面對面競爭。2017年末,華為包括榮耀在中國市場的手機出貨量達到1.02億部,排名第一,佔據市場份額的23%,排在第二位的是OPPO全年銷量7756萬部,第三位vivo為7223萬部,第四位蘋果為5105萬部,第五位小米為5094萬部。而三星排名第八,市場份額僅為2%。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2017年銷量排行榜

2018年是全面屏的一年,各大手機廠商相繼推出不同方案的全面屏,OV也正式重啟自家的高端產品線,並且推出了極具創新性的Find X和Nex系列,將全面屏推到極致,華為的P20系列的拍照首次超越蘋果,成為國產品牌的驕傲,一加6在海外市場廣受歡迎,魅族也正式迴歸正確的路線,推出"真香機"魅族16th。下半年國產廠商持續發力,榮耀小米相繼推出滑蓋全面屏手機榮耀magic2和小米mix3,至此,沒人再說國產只會山寨抄襲了,國產手機正在引領潮流,成為技術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面對中國手機廠商的強勢突襲,蘋果為了高利潤提高了18年新品的售價,使得iPhone XS Max突破了萬元,事實證明,此舉並不明智,18年下半年蘋果在中國市場表現疲軟,19年新年伊始,蘋果調整了其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業績預期,將營收預期從之前的890億美元至930億美元調低至840億美元。蘋果表示,這主要是因為iPhone在大中華區銷量低迷所致。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庫克

其實在18年末蘋果在中國就深陷禁售風波,而且日前在德國iPhone7/8兩款機型已經被禁售。那麼18年的三星還好嗎?事實上三星18年在中國市場的狀態不比蘋果好多少,其實比蘋果還差。2018年的三星當家旗艦無論是S9和S9+還是下半年的Note9在中國市場都表現慘淡,難以挽回大局。當然,三星也在努力,其發佈的Galaxy A9s甚至搭配了後置四攝,採用驍龍660處理器。但表現依然不溫不火,難以堪當大任,並且售價依然難以和國產手機競爭。18年三星的市場份額進一步下滑,第三季度出貨量僅為30萬臺,全年出貨量不到300萬臺,甚至不及一些國產小廠商,市場份額僅剩1%,已經淪為手機排行榜中的其他序列。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三星手機發展

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三星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很大,根據數據顯示,三星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出貨量為0.732億臺,全球市場份額為19%,位居榜首,排名第二、三的分別為華為和蘋果。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這裡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不會再詳細展開。但不可否認的是,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衰落與國產手機的崛起是離不開的,曾經的兩大霸主,已經隕落一個,那麼,蘋果,你要小心了。

從第一到僅為1%,三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上走下神壇的

兩大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