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溪山清远图

前言:

繁华过尽春风歇,宋徽宗北去,南宋的半壁江山勉强维持下来,文艺范的高宗赵构同样喜爱书法,积极支持艺术活动,北宋李成范宽雄浑壮阔的全景式山水,不知不觉地由马远,夏圭的“边角”山水所代替。可能视觉厌倦了大山大水,波澜壮阔的美,视觉疲劳的缘由,描写局部细节的美,抒情又写意,当然脱颖而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没有统一中原的大志,却意在享受当下。“少即是多”是密斯·凡德罗在包豪斯提出的现代设计理念,南宋的山水画已经应用到了,意犹未尽,大概就是宋人提倡的简约美。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文艺青年宋微宗赵佶丢了江山,康王赵构逃到江南建立南宋,杭州继汴京成了新的文化艺术中心,赵构擅长书法,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重建画院,集中当时名家巨匠,代表着该时代绘画的最高水平。

南宋四家及山水画的面貌。

(一)李唐,南宋四家之首,是继承北宋绘画成就又开辟南宋山水画新风的关键性人物,承上启下。

李唐师法荆浩,关仝和范宽,原属北方山水画派,用笔更为简括有力,以斧劈皴画山石,方硬坚实,形象突出,章法精心剪裁,意趣深远。南渡之后,根据江南山水秀美的特点,艺术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其画风有了发展和变化,开创了南宋山水画的新风,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江山小景图》《清溪渔隐图》《长夏江寺图》《采薇图》《晋文公复国图》等。

《万壑松风图》李唐的代表作品

。高大的主峰傲然屹立,似乎要顶破苍穹。周围,有数座刀劈斧削的险峰环抱,更加衬托出主峰的博大雄强。山顶上林木蔚然,险峻中不乏神秀华润。视线到了山半腰,只见白云缭绕间,有一大片古松,茂密苍翠,白云浮游飘渺,幻化出一个蜃蜃渺渺的境界。远处,山麓以至山顶,也是一片片苍郁的松林。而山下近处的松林,就如同秀挺在眼前一般,在统一和谐中显现出一种五彩斑斓的韵味。松树干用中锋勾出,背部的松鳞刻画得细腻传神。松针用细笔快写,笔笔挺拔利落。树叶用大面积的浓墨渲染,又泼以淡墨,使人感觉满目苍绿,郁郁葱葱, 山腰间山雾漫漫, 山脚间小径曲折, 使景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幅图不仅体现了李唐高度融合北宋山水画的皴法、笔法,而且还发展了山水画的技法,斧劈皴强调了山石的视觉效果。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万壑松风图


(二)萧照,李唐的弟子,在李唐的培养下萧照成为宫廷画家,萧照画风豪迈奔放,传世作品有《山腰楼观图》《秋山江树图》等。

(三)刘松年,南宋宫廷画家,也是一位社会上享有盛名的职业画家。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四景山水图


刘松年技法师承李唐一脉,刘松年的山水画兼具水墨和青绿两种形式。他画山水的斧劈明显地承袭李唐一派,但画风清丽严整,变雄健为细腻典雅,他善于图绘江南秀丽的山水景物,对景物刻画细致入微,这种画风更合适贵族的口味,刘松年的代表作有《四景山水图》《罗汉图》等。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四景山水图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四景山水图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四景山水图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四景山水图


(四)马远,夏圭

马远,夏圭的山水画集中体现出南宋山水画的新面貌,是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画家。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梅石溪凫图


马远,出生于绘画世家,是著名的“佛像马家”之后,马远是绘画的全才,他最擅长山水,能画人物,所作花鸟精妙入神。他最大的贡献是继承和发展了李唐以来的水墨山水画并有所创新。他善用健硬有力的斧劈皴描绘峻拔雄奇的巨石及山峦,树木常以“拖枝”的形象出现,山和树的造型都经过画家艺术上的刻意加工,予以级强烈的印象。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踏歌图


马远取景布势,章法上更为提炼概括,每以山之一角,水之一涯而营造出形象鲜明,诗意浓郁的景色。这种山水画虽然简括但有层次,有意境,形象鲜明,景物在烟云迷蒙中隐现,意趣幽远,是江浙一带山水形象的艺术再创造

,收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比起北宋的全景式山水自然是新奇而别致的,因为构图的特点而有“马一角”之称。马远的绘画流传至今尚有不少,著名的有《踏歌图》《山径春行图》《华灯侍宴图》《水图》《雪图》《梅石溪凫图》等。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踏歌图


马麟,马远之子,得马远之真传,以描绘富有抒情意味的小品最为擅长。《秉烛夜游图》是最突出的作品,马麟也工于花鸟画。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秉烛夜游图


夏圭,早年工于人物,后来专于山水,师法李唐,风格与马远近似,喜用秃笔作画,间以水墨淋漓,豪放中寓有清润秀雅之趣,将墨法提高到“酝酿墨色,丽如赋染”和“淋漓秀劲,墨气袭人”的地步

,其画法被称之为“拖泥带水皴”,夏圭传世作品不少,多采取长卷形似,传世作品有《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烟岫林居图》等。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溪山清远图


马,夏的山水画形象高度提炼,画面经过剪裁和巧妙经营,更加简洁完整,因而主题更为明确突出。

马远用笔皴擦的大斧劈皴表现山石嶙峋峭拔,笔势外露,清秀优美。夏圭则善于运用水墨淋漓的技巧表现烟霭及虚阔的空间,意境简远而富诗意,马远善于把山水与人物花鸟巧妙结合,夏圭成功地将秀丽的江南山水铺舒为长卷,他们善于将平凡山水加以熔铸,加强其感情色彩,大胆舍去多余的景物,以“一角半边”的章法加以突出,是在山水画发展中的又一崭新创造。

过去有人认为马,夏的一角半边山水是南宋偏安一隅的反映,实是牵强附会,如果按这理论,唐灭后荆浩怎么会在只有河洛地区的后梁,创造出气吞山河的全景式北方山水呢?马,夏这种以少胜多的山水,表现了画家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并将他们的生活感受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巧,体现了山水画的发展和进步。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开辟出山水画的崭新境界,其中以马远和夏圭的成就更为突出,在中国绘画史上称“南宋四家”。

其他南宋山水画家

在李唐派的山水画流行的同时,一些其他风格体貌的山水画家也同时存在,赵伯驹,赵伯骕兄弟的青绿山水,江参的董巨画派的水墨山水,以及一些传世的小品画中表现了多种山水艺术同时并存。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1.

赵伯驹与赵伯骕兄弟,为宋皇室贵族,擅长画青绿山水,赵氏兄弟的山水画虽工致富丽,但不以形似为能事,无媚于世,追求韵味清远的艺术境界,在郁浓的贵族气息中又融入文人士大夫的情怀,因受到元明以后画坛的推崇。传世作品有《万松金阙图》。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2.

江参,字贯道,江南人。师法董源而豪放过之,深得湖天平远坦荡之景,画出具有文人情调的江南山水。传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图》《秋浦九华》等。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千里江山图


3.南宋时期的小品山水画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春游晚归图


南宋时期盛行小幅册页,有些不署名的山水小品有多种风格,在以“马夏山水”为主流的画坛上展现出多彩多姿的面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风雨归舟图》《江村图》《雪山行骑图》《春游晚归图》《湖山春晓图》《江上青峰图》等。

繁华过尽春风歇,从山水丰碑到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湖山春晓图


结语:

从范宽顶天立地,横绝千古的山水丰碑,到马远,夏圭的边角山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是山河破碎的原因,还是人心变化,或是美学趣味变化了,满汉全席吃多了,也想吃吃点心和特色小吃,雄浑看太多 ,可能审美压力太了大,换一下口味,更会自由舒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