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方德静老师:给学生上网课成为我的一门“必修课”

“2月24日是我们学校的开学日,本以为我会像从前一样画上精致的妆容,穿上久违的春装,看着同学们青春洋溢的面容,带着精心准备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开课教案站在我熟悉的的三尺讲台上和同学们分享……”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方德静老师得知暂时无法回到学校课堂授课后写下的感慨。

今年是方老师从教的第二十九个年头,对于她来说教室一直是她的主战场,而现在还未来得及学习就置身在网络这片海洋里,不能退只能进。她说:“这是我有史以来对开学有着从未有过的忧心。”因为从来没有上过网课,这意味着很多东西都要从零开始,这对她来说是一场科技“扫盲运动”、一场“网络技术攻坚战”。

独创的《概论》小课堂得到了大家的喜欢

在得知“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后,方老师对自己能不能上好网课充满了担心。为了能按时保质地正常网上授课,她提前两周就开始进行课程网络教学设计”。1、收集资料,根据学生网络专注时间学习特点,重新组合专题教学内容,重新制作课件,分解教学重难点;2、建立QQ班群,通过QQ群接龙完成学生签到,通过群公告发布课程学习要求,并上传专题课件、章节电子教材、延伸阅读资料和专题讨论问题;通过超星学习通二次确认学生在线学习签到,同时发布课程作业;3、通过OBS软件,每个专题录制3-5个7-10分钟的讲解微视频---《概论》小课堂,针对学生学习中难于理解的重、难点问题给予解答,从而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系列讲课微视频,并上传QQ群,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专题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方德静老师:给学生上网课成为我的一门“必修课”

在备课准备中,她准备了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以及两部手机上网课,但是设备多也没有让她的课程变得轻松一点。方老师说:“上网课特别花时间。”以前在教室上课前,准备资料和文字稿不是特别详细,因为在课堂上老师会根据同学们听课的情况进行讲解和拓展。而现在网络教学,不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每个学生使用的设备能不能保证有效学习也一无所知,对一些重要内容的学习能不能充分理解,特别是有一些争议比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学生的看法是什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很强,特别是2020年的这个新年,所以,她在准备讲稿时都是字斟句酌的详稿,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的提前做好了设计。除此之外,备课也与课堂讲授的大不相同。以前,她备一次课需要4-5天,而现在则需要花费她8天左右的时间。她告诉记者,她做第一个网络教学的课件时,整整用了14天的时间,光是录课,她就录了好几天。“对着手机说话断断续续、讲的内容总与翻页PPT内容不匹配……”面对这些问题与错误,她花时间一遍又一遍调整自己,一次又一次录制视频。后来录的次数多了,技术越来越好了,成功率也高了。录制出来的《概论》小课堂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喜欢,化学学院的胡潇云同学说:“方老师每一节课都准备得很用心,在《概论》小课堂里你问我答的方式既能学到各方面知识,又非常有趣。”

马克思主义学院方德静老师:给学生上网课成为我的一门“必修课”

开辟小组录屏讨论“新战场”

在第一个星期上完课后,方老师对同学们学习情况产生了担忧,“我不知道同学们在屏幕那边有没有认真看学习资料和老师推荐的录课视频,我也不知道他们学到了什么。”所以在第二个星期,她就开始创新。让同学们以班为单位,分成5-7人一组,小组同学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针对专题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同时采取录屏的方式把同学们讨论学习的过程保存下来。这个讨论对同学们自学能力要求比较高,同时要查阅较多的相关资料,支撑自己的观点,才能有的放失的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学习。

然而方老师告诉记者,第一次在线视频讨论录屏花了2个小时的时间。因为之前都没有做过,所以方老师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次我用了很多方式都没有成功,有录半截没声音了,有录到大家卡住都不动了。线上平台从腾讯课堂到微信群,再到QQ群才录制成功。”胡潇云同学说:“这样的方式很新颖,我也很喜欢。我们这个小组讨论时,还主动邀请了方老师参与,她的加入使得我们的讨论更加深入有趣。”

由于疫情的缘故大家不能见面,采取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互动,隔离病毒但不隔离沟通。线上录屏,将枯燥的文字交流变成了语言,大家的思想产生碰撞。据了解现在方老师收集到录屏的小组讨论已经有40个了。“同学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很愿意接受这样的模式。我觉得这既能增进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一起视频做作业,讨论甚至聊天。”

马克思主义学院方德静老师:给学生上网课成为我的一门“必修课”

120人的班级,有110多个人发言

“符合辩证法、符合历史规律。”

“爱我中华。”

“从国情出发,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以史为鉴,多参考、多学习、多思考。”

“南方谈话强调注重胆大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

在教科学院教育心理学专业1班和2班的网络课堂上,QQ群里讨论激烈,方老师手机收到全是大家刷屏的消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化学学院的徐玥同学说:“我觉得方老师的课,最大的特别就是能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讨论。”原来到第三周网课结束时,方老师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仅仅是录屏的话,一次我发布一个讨论题,那么就只有几个同学参与学习,而剩下的几十个同学他们没有做,那他们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所以在第四周的时候,她又开始创新,在班qq群,先发起群课堂,用10-15分钟的时间讲解讨论话题的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并告知同学们此问题争议点,接下来就是大家尽情发挥讨论的时刻。一次课下来,方老师都会统计同学们的发言次数,“120个人的班级,有110多个同学都有发言。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言最多的一个同学发言次数达19次。”

马克思主义学院方德静老师:给学生上网课成为我的一门“必修课”

作为一名没有接触过在线教学的思政老师,她不停地反思,不停地开发新功能,研究新模式。为了上好网课她学了网络直播、语音录播、视频在线,边交流边录屏……她说自己对于这样的学习过程是非常喜欢的,这是她第一次真实地感觉到网络世界的魅力。她非常赞同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起来,比起老师在教室上课的一言堂,她更倾向同学们主动思考讨论。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是在传统教学之外开辟的第二战场,是一次大规模的教育实验,方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场战役下的思政课网络教学变成她的“必修课”,为同学们服好务,站好岗,隔空不隔爱,停课不停学,思政在线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