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斷蔓延,有不少國家都開始警惕“糧荒”危機的出現。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全球共有包括包括俄羅斯、埃及、越南、印度、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等在內的12個國家宣佈或啟動了部分糧食出口限制的舉措。與此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我國也對此事件也多次發表了回應。

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據新華網4月7日最新報道,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表示,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希望大家不要擔心我國代表人士在4月2日當天指出,2019年中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結餘2.8億多噸,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

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袁隆平一直在為中國和世界糧食安全忙碌。記者瞭解到,袁隆平團隊今年將在全國推廣精心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超優千號”1000萬畝,預計每畝增產100公斤。3月23日舉行的“三一工程”(三分地養活一個人)雙季稻高產攻關示範2020年度工作會議,確定了在湖南13個縣(市、區)的攻關基地開展以第3代雜交水稻“託底”的雙季稻高產攻關示範,目標是兩季總產達到每公頃18噸。

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去年10月首次公開測產、試驗田畝產達到1046.3公斤的第三代雜交水稻,目前也即將在南繁基地完成今年的制種任務,預計4月10日就能收穫種子。此外,袁隆平領銜的耐鹽鹼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試驗面積也在去年擴大到了10000畝,試驗田設置在不同類型的鹽鹼地中,包括東北、渤海灣、新疆、東南沿海等地。袁隆平曾表示,中國有約15億畝鹽鹼地,其中具備改造潛能的鹽鹼地面積在2億到3億畝之間,每畝的目標產量在300公斤。

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袁隆平強調,儘管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但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鬆懈不得,這次全球疫情就是一記警鐘。

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據悉,在多國紛紛宣佈了糧食出口的禁令下,近期的大米價格正在不斷飆漲。

對糧食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來說,截至4月7日的四天時間裡,尼日利亞的大米零售價格已經飆升30%。而部分出口國的大米出口價也在不斷攀升。據新浪網報道,在印度還未進行封城之前,印度破碎率5%蒸穀米報價為每噸365美元,然而,近日泰國同等規格的大米報價上漲到了560美元/噸,創下近7年來價格新高。

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面對眼下備受關注的糧食安全問題,我國企業也在加緊推進復工,為全國的糧食供應提供保障。

我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人透露,截至4月1日,我國37家糧油保供協作機制重點加工企業已全部開工,5388家全國糧食應急加工企業已復工4649家,小麥日加工能力達到46.5萬噸,稻穀日加工能力達到48.7萬噸。

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據瞭解,近年來,我國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糧食統籌調配體系。

據悉,我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局常年會根據市場需要,組織政策性糧食拍賣。據金融界報道,我國有關代表人指出,在截至4月4日的前一週,我國已安排了300萬噸小麥、120萬噸稻穀拍賣。不難看出,也得益於我國強大的糧食調配能力,為我國此前順利度過疫情防範最關鍵的時期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

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維護全球糧食供應鏈的正常運行,據第一財經報道,3月31日當天,世貿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三大機構發佈聯合聲明,呼籲全世界立即採取行動,最大限度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糧食供應鏈的衝擊,防止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引發糧食危機。

縣長助農獲點贊 安慶縣長上網推銷農產品

“銷望江大米,幫農民增收,助脫貧攻堅。”3月17日下午起,一段15秒的抖音小視頻廣為傳播,視頻內我市望江縣長霍輝在推銷該縣大米。

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縣長推薦,質量上乘”“我們縣長親自代言,望江大米值得擁有”“不錯、不錯,給我來一噸”……微信朋友圈內,網友們針對兩段視頻紛紛留言點贊。“疫情影響下,二三產業相對不景氣。縣長出來代言,有兩個優勢,一是有公信力、二是有品牌效益。目前網民反映非常好。”望江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

國外“疫情”限制糧食出口,中國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回答

望江,是國家糧食生產大縣、國家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縣、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示範縣,常年種植綠色稻米60萬畝、總產超30萬噸,“望江大米”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同時,望江也是大別山連片扶貧開發片區縣,深度貧困地區最後一批脫貧摘帽縣。近年來,該縣連續出臺政策支持大米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得益於大米等產業發展,2019年底該縣脫貧攻堅順利通過市級初驗,並代表安徽省接受國家第三方評估,得到了肯定、取得了成效。

如果你也喜歡這款來自安徽安慶縣的大米,不妨買來嚐嚐。

點擊上面鏈接就可以查看商品詳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