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县区领导纷纷上阵示范“直播卖货”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福利套餐,原价58元的东川挂面现在只要39元,土鸡挂面、蔬菜挂面、鲜花挂面包邮到家。”背靠色彩绚丽的红土地,支起摊位、架起喇叭,东川区副区长季赟变主播,为本地土特产吆喝卖货。

“大山深处绿荫环抱,龙潭水的滋养,孕育出绿色健康的高原食用玫瑰,从田间地头到产品加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欢迎大家线上选购。”支起话筒、打上聚光灯,镜头前面一坐,华东理工大学定点扶贫寻甸县的挂职副县长董玉国当起了“卖货主播”,为寻甸土特产墨红玫瑰硬核代言。

近一段时间,一些县区领导纷纷上阵示范“直播卖货”。他们上线吆喝“买它”的背后,是对疫情影响下农产品销路的新探索,是消费扶贫的又一新思路。

今年年初制定的《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方案》明确,深入实施消费扶贫行动,全面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让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保证销量农户才能赚更多的钱,此次制作挂面的鸡蛋是东川力志专业养殖合作社提供的扶贫农产品,合作社利益链接建档立卡户2060户6180人,销售收入将直接用于农户产业发展。”季赟一边直播介绍,一边拿起煮好的挂面吃了起来。

县区领导上阵直播卖货,各电商公司也纷纷效仿。

本月初,寻甸盛元电商携手云南农业大学学子,通过拼多多、抖音、淘宝等平台开展“电商扶贫节”直播活动。直播中,观看人数最多时达到近2万,粉丝积极提问、互动频繁,主播积极回答观众问题,讲解细心贴心,收到各种好评。

“传统的农村交易主要采用面对面方式,多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交易,市场形态级别低,市场交易分散,规模小且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不能有效对接市场,导致交易的效率偏低。在匮乏的商业基础设施及严重信息不对称面前,贫困地区的农民对接市场很难。”寻甸盛元电商相关负责人说。

而在不久前,央视主持人朱广权与网络红人李佳琦的淘宝直播连麦信号接通,他们联手出力为湖北卖农货,迅速登上网络热搜平台榜首,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事件,观看人数、点赞次数、销售额堪称现象级。

“疫情过后,线上销售农产品或将成为主流销售方式之一。”该负责人表示,主播带货电商扶贫,能弥补传统流通渠道的不足,电子商务既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民的利润空间,也极大减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农民能够随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市场情况,将农产品卖到全国,实现增收致富。(昆明日报 记者张星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