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要是不硬,越是拼命挣钱,越是替别人挣钱

宋朝多富有,从官员的薪水就可见一斑。

包拯包青天,可谓家喻户晓。

据《宋史职官志》载,开封府尹包拯,每月可领20856贯铜钱,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绵、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和1500贯“公使钱”。另外,作为外任藩府的高级地方官,朝廷划拨给包拯20顷职田(2000亩耕地),允许他每年收租,并且无需纳粮。包公的年薪放到现在,约合2700多万人民币!

能给官员发这么高薪水的国家,一定富得流油。

包拯在世时间是公元999-1062年,而同时代的咸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0%,这个比例截至目前空前绝后,人均GDP为450美元,到了宋末达到60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同时,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也远超过盛唐。

如此一个牛掰的朝代,竟然也是一个被玩儿死的朝代!



弱鸡的军队,没有强大的国家!拳头如果不硬,越是拼命挣钱,越是替别人挣的。

我们或许都听过、见过甚至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一群坏孩子经常围着一个比较有钱的孩子,“借”点钱花吧,不借就揍你;“借”你的变形金刚玩玩,不借就揍你;“借”你的“长江一号”耍耍,不借就揍你!

宋朝,就是这么一个有钱的倒霉孩子。

从秦始皇大一统以来,中国受到侵扰最多的也就是匈奴,一般是打来打去、各有胜负,没有哪个朝代被一直摁在地上摩擦。然而,除了宋朝!

唯独宋朝,从开国始,就被北方国家来回的揍,一直被侵略,从未能超越。

那么富有的朝代,怎么被欺负成这个样子呢?问题就出在有钱上,有钱不是原罪,原罪是没有保护财产安全的拳头。

宋朝是建立在唐后期混战的五代十国基础上的,其前身算是五代十国中的后周。这一点与唐朝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定程度上说,唐朝就是把隋朝的旗号换了一下,没有太伤筋动骨,继承了隋朝的遗产,兵强马壮。

凭着强大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唐太宗李世民被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周边国家只要尊称唐帝一声“天可汗”,就可以享受唐朝的成果。

要是压得住还可以,压不住就坏了。经过晚唐以及五代十国的混战,当年盛唐周边小弟们的羽翼都丰满了,唐朝也就毫不例外地当了自己的掘墓人。

太多的封建皇帝“野心”实在太大了,“中华”的情结太重了,万国来朝的虚荣太容易“上头”了,往往对治下万民山呼万岁的感觉还不过瘾,但凡国家有一点起色,总想让别的国家朝贺,哪怕听到一句赞美的话,就“赐予”成百上千车的金银珠宝,以此显示天朝大国的风度。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直到晚清,但凡自我感觉英明神武的皇帝,没有一个能解开这个心结。

宋朝的皇帝也有这个心结。不过,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你凭什么,就凭自己有钱吗?关键的问题是,你送的越多,不是越露富吗,既然露富了,肯定有人惦记你啊!


拳头要是不硬,越是拼命挣钱,越是替别人挣钱

就在强敌环伺的时候,宋太祖连续作出了几个愚蠢的决定。

说来宋朝也是作死,赵匡胤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杯酒释兵权之后,决定将最强大的军队留在身边,把战斗力差的送到了边关。他的想法是,即便你想反我,也反不起来。但是他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边关战斗力不仅不如“禁军”,连周边的国家也对抗不了了!

紧接着,他又作出第二个脑残的决定:玩起了文治,武将地位被大大消弱。当武将说话相当于放屁时,只能被玩弄于鼓掌之间了。被对手誉作“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家军老大、“中兴四将”之首的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杀死,就是这一问题的必然结果!

而宋朝的结果呢?宋朝从军事政府向平民政府转变,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内忧”,但却引来了“外患”。中国当时仍有敌人,尤其是两个游牧民族——契丹人和党项人,他们已经在中国北方边疆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这些威胁可不是酒能解决的,于是在失去整个军队且整个国家遭到覆灭危险之后,宋朝又走上了送礼求和的老路。

所以说,富得流油的宋朝差不多一直在苟延残喘,好不容易熬死了辽金西夏这些烦人的家伙。抬头一看,好家伙,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怎么变得那么强大了,于是滚滚铁骑南下,宋朝被一举荡平。

富得流油的宋朝,把所有的财富都装进了元朝的口袋里!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军事问题,当然要察,但也不能只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军事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综合国力,GDP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GDP的结构更是一个重要方面。

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仍高于日本,约为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无论是日本政府、中国政府,还是西方的观察家,都认为日本明显强于中国。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力量和日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结果,一个弹丸小国,大举侵略泱泱大国中国,持续抗战八年才见分晓。毋庸讳言,要不是两颗原子弹,可能可会持续更长时间!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什么与中国的GDP排名相去甚远?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从经济的角度看,则与中国当时的GDP结构与其他大国迥异有关。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肥胖不等于强壮

近代,大国地位是靠战争来确立的。而与战争关系最密切的经济是工业和交通运输。《大国的兴衰》一书认为:经济总量本身并无太大意义,“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可以使500万工人的产量相形失色,但由于他们生产的大部分都被消费了,所以远不可能形成剩余财富或决定性的军事打击力量。英国在1850年是强大的,它强就强在拥有现代的、创造财富的工业和由此产生的一切利益”。

186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占世界的53%,煤和褐煤的产量占世界的50%,其现代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全世界的40%~50%,人均工业化水平是中国的15倍。

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70年中国的GDP仍是英国的1.8倍,而且大于英法的总和,却没能阻止英法联军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

1884~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此时中国的GDP是法国的2倍多。

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但中国军队却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

拳头要是不硬,越是拼命挣钱,越是替别人挣钱

清朝不仅缺乏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而且其GDP中有相当高的份额是皇家园林及贮藏其中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中的无数珍宝,就是清朝统治者把本可投资于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奢侈活动的活标本。

这些财富不仅没有成为清朝抵抗侵略的战争资源,反而让清朝统治者更容易对外投降。1895年,慈禧太后没能对日战争坚持到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日寇打进北京城,让她心爱的颐和园重蹈圆明园毁于一炬的覆辙。

GDP这块肉里,如果肥肉占比过高、肌肉占比过低,很容易吸引“食肉动物”光临,因为肥肉对“食肉动物”没有威胁、只有诱惑!

因此,GDP也必须讲究现代化的、先进的拳头产业的贡献率,没有、少有这些拳头产业的贡献率,GDP越高越容易引发“食肉动物”的狂欢!

那些石油大国,真正意义上“富得流油”国家的教训,也仿佛就在昨天。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所谓的拳头,是所有的指头攥紧了才能形成,仅靠军事这一个指头,即便这根指头再强,也只能是“一指禅”,不可能成为捍卫自己的拳头。

中日甲午战争前,北洋水师无论是从吨位还是数量都在日本舰队之上,更有吨位达到7000吨的镇远和致远这样的巨型铁甲舰,实力堪称亚洲第一。因此,这一战不仅败得惨痛而且令人费解。

很多人惯性地把失败归结于北洋水师的的贪污腐败、甚至在炮管上晾大裤衩、在军营里开妓院等方面。但经过后来查证,这些都是小日本为了诋毁中国而炮制的谣言。那么北洋水师的真实战败原因又是什么呢?

但实际上,北洋水师的战败,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国内“粉丝”,败在孤军难支,败在整个社会的盲目排外。

当时的北洋水师是清朝政府军队系统中,素质最高的。也是唯一一支能意识到工业化时代即将到来的部队。他们学习和追赶的方向,也是当时最先进的海上霸主英国,还聘请了大量的英国顾问和教练。

北洋水师绝不是老朽的形象,而是在枯木上的新芽,是一个脱离了老朽清王朝而存在的蹒跚少年,他心有渴望,他身怀梦想,他追赶世界。

可是在社会的眼里,他们是一帮另类。正常孩子在读私塾赶考,而他们却在学机械学数学,其他军队的人在操练刀枪,而他们却花那么多钱去买一些稀奇古怪的机械设备。更有甚者把北洋水师学习洋文的做法痛斥为:洋奴、卖国、奇淫技巧、不务正业云云……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广大“草民”不理解不支持还只是一个小问题,关键是皇权政府不屑一顾。

要知道,在北洋水师多次与日军军舰交战之后,日军军舰也遭到了很严重的损失,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北洋水师发射的很多枚炮弹,都已经打中了日舰,但是日舰并没有被打沉,也是令很多人不能理解的。

北洋舰队之所以会使用这样的炮弹,是因为清政府在1891年暂停了向国外购买舰船火炮的炮弹,而自己又没有技术生产出爆炸力强的火药,必然就造成了这种局面。

拳头要是不硬,越是拼命挣钱,越是替别人挣钱

慈禧太后“老佛爷”一句话,就充分验证了上述判断。

1900年12月22日,八国联军将一份“议和大纲”以共同照会的形式交给庆亲王和李鸿章。

这个“议和大纲”就是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基础。庆亲王和李鸿章传给在西安避难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一字不变地批准了“议和大纲”。

随后,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对,就是这句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上已经败了,战争焉能不败!

因此,就有了“庚子赔款”事件,中国赔偿八国联军4.5亿两白银,作为“受害国”的军费。

“中华之物力”就这样装进了八国联军的口袋里。

我相信,对于“结与国之欢心”,八国联军肯定在“时局图”群里纷纷回复:“谢主隆恩”!就像抢着一个大红包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