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新型冠狀病毒”的剋星之——口罩

今天分享“新型冠狀病毒”的剋星之——口罩

談起口罩,大家都肯定會想到一個問題,口罩是哪個國家最先發明的?又是由誰發明的?當然也有人會和我的想法,口罩這麼簡單的設計和普通的材料製作而成,還需要發明嗎?應該不用誰能發明吧。

今天分享“新型冠狀病毒”的剋星之——口罩


口罩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給皇上、皇后送飯的太監宮女,為了防止自己的口氣或口水汙染了主子的飯菜,就用絹布捂起口鼻。

今天分享“新型冠狀病毒”的剋星之——口罩


口罩,是1910年在中國發生的一場震驚全世界的瘟疫中產生,才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在當時它的名字叫做“伍氏口罩”,名字的由來是發明人姓氏命名。

今天分享“新型冠狀病毒”的剋星之——口罩

伍連德


口罩發明者是現代醫學創始人之一、是第一個被提名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北京協和醫院籌辦人之一、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可能已經猜到,他是誰呢!是的,他就是為中國現代醫學做出卓越貢獻和奠定良好的基礎的“伍連德”。其實“伍氏口罩”很簡單,就是兩層紗布中間放些醫藥棉縫合就能夠防止病毒在空氣裡傳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阻斷了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在這場瘟疫中口罩立下了汗馬功勞,有效保護了醫務人員,成功了抗擊了疫情的蔓延。

今天分享“新型冠狀病毒”的剋星之——口罩


有了先輩的發明在近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禦工作中口罩也是預防傳染的有效法寶之一,講到這裡,我在想口罩怎麼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的傳播呢?歡迎大家在評論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