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产配置里一定要有黄金?

为什么资产配置里一定要有黄金?

从来没有人搞得清楚,是我们拥有黄金,还是黄金拥有我们。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伯恩斯坦

自5月以来,在黄金节节攀升的趋势之下,许多人俨然用发现投资新大陆的目光来看待这一“低调”的投资标的。自2013年开启低迷至今,黄金其实早已走出深谷,并成为一批理财老手们的资产配置标配。

黄金价格未来走势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从国际政治局势、美元等多维度分析,大局面相当乐观,但我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些,而是我们更需要了解的——为什么资产配置里一定有黄金?

“铁打”的黄金,流水的纸币

从古至今,黄金首要关注的并非是短期价格的波动,而是财产的一部分以黄金的形式存在,心里才更踏实。

黄金有两种属性,天然的是商品属性,而在社会中有了货币属性。

在政治课本中,马克思也告诉我们“货币天然是金银”。人类千百年的金融发展,更是一部围绕金银展开的历史。比如,Au的名称来自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Aurora)。

为什么资产配置里一定要有黄金?

在我国,最早的黄金货币出现在战国时期,尽管有些朝代也曾使用过纸币,但黄金的地位始终无法撼动。

比如明代,皇帝朱元璋发行“宝钞”为流通纸币,不过运行60余年后,由于该纸币纸张质量较差,不易长时间使用,购买力逐步下降。从初始的票面1000钱到1448年前后的不足3钱左右,最后的结局还是没有离开纸币与金银的循环。

新中国建立以来,那时国家一穷二白,对黄金也是采取的统购统销的政策,要集中有限的黄金与他国换取必要的材料,支持国家的建设。这个时候,黄金也凸显这其国际货币的价值。

1982年,国家对黄金才陆续放开,那时才可堂堂正正的戴着金戒指金耳环出现在街上、桥下和田野中。

也就是那个时候,才开始在老百姓中发行熊猫金币(1979年发行新中国第一枚金币,普通人买不到)。看看现在当年的熊猫金币相对于普币涨了多少,就知道大众对于黄金的青睐有多少。

战争一响,黄金暴涨

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

在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时候,黄金所起到的作用是保值,这个任务黄金完美完成。

在社会从相对稳定发展到不稳定时,黄金的相对价值就会飙升。每到战争来临,黄金和粮食的相对价值就成千上万倍暴涨。

为什么资产配置里一定要有黄金?

以2017年为例,国际局部冲突引发的金价跳涨有这些:

2017年4月7日,美国向叙利亚投下了59枚战斧导弹,金价一度上涨接近2%。

2017 年4月11日,朝鲜局势的紧张,推动金价从1250美元持续上涨至接近1300美元。

2017年8月29日,朝鲜从平壤附近发射一枚导弹,飞过日本北部。金价升值至1325美元/盎司附近。

黄金是为乱世储备下的一份保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中青山上的一片草。考虑到我们的世界远没有我们所想的那般太平,所以即便是小概率事件,只要概率不是零,就应该为这个概率做一点准备。

避险、保值与传承

现在,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发展了以期交所以及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黄金交易,主要有实物黄金、纸黄金、黄金基金&ETF、黄金现货、黄金期货、黄金租赁、黄金股票、黄金信托等八种投资类型。

但并不是每一个都适合普通投资者,比如纸黄金、黄金期货等虽然能赚取较高收益,但需要专业知识才能操作,门槛较高;而黄金租赁一般是机构与机构间的交易活动,投资者可通过第三方理财机构,参与其中,获取收益。

为什么资产配置里一定要有黄金?

有购金者提到,金条、金币手续费低,是不是只买金条、金币,不买文创收藏金?

那也不一定,文化金承载了很多文化的元素,有历史的寓意,大师的雕琢,摆放的吉祥寓意。所以说,不同的黄金形式有着不同的价值。

一般来说,黄金有这样几个核心的价值:

一是避险。

黄金是诚实的资产,能够规避国家信用风险,与很多配置品是互补,比如国债、存款等。

二是传承。我国虽然现在还没有遗产税制度出台,但单从黄金本身的稳定属性而言,黄金也适合财富传承,而且家庭配置黄金也是不需要登记的。

三是保值。黄金不仅能随金价上涨增值,从保值的角度来说,黄金还相对于纸币,有其内在的商品属性,能够运用多个领域,所以有其自身的价值。

从遥远的《圣经》一百多次提及,到现在各国央行的储备,黄金都是资产配置的重要一部分。

总体来说,黄金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的作用首先是“防守”,其次是“投资”,两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资产配置里一定要有黄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