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志願者中的"夫妻檔",用行動告訴孩子:父母最美的模樣和擔當

4月5日下午5時許,作為武漢首對新冠疫苗志願者夫婦,張晶和趙威結束了醫學隔離觀察,一起牽手回家。

在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的108位志願者中,張晶和趙威是唯一一對夫妻志願者。

新冠疫苗臨床研究團隊給張晶夫婦頒發了"感謝狀"。

疫苗志願者中的

張晶是武漢某單位的一名普通護士,丈夫趙威是一位司機,兩人就是平凡的普通人。

1月22日,小兩口已經從武漢返回了老家安陸,身為護士的張晶從新聞中瞭解到有很多外地醫護人員,前來支援武漢。

她說:"自己也是一位醫護人員,也是一位武漢市民,應該為這場戰役做點什麼。"

張晶主動向單位請纓,要求返回武漢加入戰鬥。

得到同意後,辦完手續在家隔離了14天。

疫情期間,沒有公共交通工具,丈夫趙威開車送她回到單位值班。

疫苗志願者中的

偶然間,丈夫從手機上了解到在招募新冠疫苗臨床志願者,簡單瞭解了報名資格後,兩人決定都報名。

體檢合格後,兩人同其他志願者一起接受了接種,被隔離在一家酒店的相鄰兩間房間裡。

雖然只有一牆之隔,但是他倆並不能見面,因為作為護士的張晶,知道此時的隔離對新冠疫苗志願者的意義。

疫苗志願者中的

後來,當丈夫問及張晶"難道你真不怕?萬一我們倆都沒……那就只剩女兒一人了!"

張晶回覆"不怕,我相信祖國,我相信科研團隊!"

當得知隔離期滿可以回家的消息後,張晶回憶說"回家後,我們一切回到生活軌跡上,要工作,要養家餬口。

沒有什麼驚天動地,我們就是武漢一對普通夫妻做的普通事!"

疫苗志願者中的

疫苗志願者,通俗地講就是"疫苗試藥人",相關部門在進行人體試藥前,已經經過了大量的前期實驗和試驗,疫苗也相對安全。

但人和數據、試藥動物畢竟有區別,疫苗也不能百分百保證安全,都有風險。

因為承擔著未知的風險,我們才更覺得他們的偉大。

他們也用自己的行動,給女兒上了一堂愛國主義課:國家有難,公民義不容辭。

疫苗志願者中的

同樣是此次疫情,但不同的家長卻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

不久前,廣西柳州市某小區業主群,因一條監控視頻而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視頻裡,一名帶著奇怪面罩的男子在電梯裡將面罩取下,反覆故意往電梯門上吐口水。

疫苗志願者中的

小區居民向警方報案,當地派出所民警趕到調查,最後確認嫌疑人為一名15歲的少年。

至此,男孩家長終於現身,在業主群為孩子"代其道歉"。

洋洋灑灑的文字中他說:"孩子的行為是該受到批評和管教,但叛逆期的孩子就是這個樣子,希望大家原諒他。

還說他只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何必為難他。"

後面還補充說:"你們這樣人肉一個孩子,還配圖,是要毀掉這個孩子嗎?"

小區業主說,話裡話外都是包庇和轉移責任,還怪鄰居小題大做,整個發文都沒有見到"對不起"三個字。

疫苗志願者中的

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就是唾液和飛沫,而口水就是最大的載體。

若在平時,大家口頭教育也就算了,但在這非常時期,這種故意的行為已涉嫌危害公共安全了。

況且,15歲的男孩了,真的還是小孩子嗎?對疫情的危害完全不懂?

疫苗志願者中的

《鏡子》裡有句名言: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在紙上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於父母。

同樣是父母,我們做所的一切,都會在孩子身上開花結果,不僅能影響孩子的一生,也會決定他的一切,正向的、負向的都會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