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国超先生,鲁迅研究终究绕不过去的存在


段国超先生,鲁迅研究终究绕不过去的存在

段国超先生是我的老师。我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段国超先生讲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就以鲁迅研究蜚声学界。记得有一次在北京开会,我利用空闲时间,去设立在阜成门外鲁迅故居的鲁迅研究所,见到《鲁迅研究月刊》的副主编王世家先生。王世家先生得知我是陕西来的,开口就打问段国超先生,还说,他们早就有密切的书信交往,而现在的《鲁迅研究月刊》又刊发过段国超先生的大作。后来,我去北京师范大学进修,王福仁先生在课余,也向我打问段国超先生的情况——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了,可见,段国超先生在鲁迅研究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阅读段国超先生的《鲁迅论稿》,许多往事不断“复活”:20世纪80年代,段国超先生相继写出了《鲁迅与朱安》《鲁迅与胡风》等长篇论文,以丰富而准确的历史资料,论述了朱安、胡风等人在鲁迅生命和文学活动里具有独特价值的作用。论文发表后,得到学界尤其是鲁迅研究界的好评,有许多报刊转载或者摘要介绍。这在当时,不只是鲁迅研究界的“空谷足音”,更是颇有分量的学术“炸弹”,打开了另外一条通向鲁迅研究的路径。这是需要有很大的学术勇气和学术功力的,没有两者的结合,注定写不出来这样的学术论述——那时候,无论是先前已经出版的鲁迅传记,还是鲁迅研究,都没有人敢于涉及这些选题,学术界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而段国超先生却“红杏一枝春意闹”,奉献出震动学术界的论述,真是不简单。

段国超先生,鲁迅研究终究绕不过去的存在

段国超先生继续围绕鲁迅与其家人及交往的文朋诗友进行深入研究,陆续出版了《鲁迅家世》专著,写出了《柯仲平与鲁迅》《吴奚如与鲁迅》《王捷三与鲁迅》《胡征与鲁迅》《杜鹏程与鲁迅》《党家斌与鲁迅》以及《鲁迅对〈学衡〉和吴宓的批评》《坚韧的探索者——胡今虚学习鲁迅的历程》等研究论述。

文学研究,是一门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工程大致有作家、作品、读者这三大要素,而且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既可以独立进行研究,也可以综合研究,不要说后者,就是前者,要开展卓有成效的贴合实际的研究,也是极其庞大、涉及许许多多的学科,包含社会环境、时代影响、心理结构、精神构成、审美追求、文学素养、哲学思想、文化底蕴、生活观察能力、艺术感受、人际交往能力,甚至家庭、婚姻等内容以及话语能力,等等;作品方面,诸如语言、风格、品格、美学结构、修辞,等等;读者方面的研究有作品的传播、作品的接受、作品的阅读等。这些看起来很概念的东西,如果深究下去,那是没有穷尽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又互相勾连,要从哲学、思想、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等方面入手,研究者若不具备深厚的人文学科专业知识,不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历史知识等,从事文学研究是很危险而且不会得到满意的研究结论的。

关于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我国古来就有“知人论世”之说,然而,“知人论世”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还是著名学者台静农先生看得真切,他在《中国文学史方法论》里指出,“体制之所以形成,是由内容决定的”“内容便是作家的思想,而思想的形成有两个原动力:(一)作家所属社会文化发展程度;(二)作家所属的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影响于作家的生活环境”——这其实内涵很多,别的不说,就后一条来说,并非简单就能予以回答的。段国超先生在鲁迅研究上,偏重于“作家所属的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影响于作家的生活环境”这方面,不过,他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作家(鲁迅)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上,选取了鲁迅家世和鲁迅先生与上述历史人物的交往与影响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是很有价值的研究。

段国超先生,鲁迅研究终究绕不过去的存在

由于学科发展呈现出互相交叉,甚至原先以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如今也相关联起来。有这么一说,说是传统的治学是文史哲不分家,然而,从宏观来看,不仅仅是文史哲不分家,就连自然科学也早就与人文科学不分家了。

当然,段国超先生不仅仅从事鲁迅家世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的研究,他也非常重视鲁迅先生作品的艺术研究,写出了大量卓有见识的论述,其中大部分收入到这部《鲁迅论稿》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睹为快,从中吮吸对自己有益的文学营养。还想说的是,打开《鲁迅论稿》,总觉得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那是一个有为的年代,也是一个奋发的年代,段国超先生站在了其时鲁迅研究的前列,他的学术贡献也许就在这里吧。段国超先生终其一生的学术生涯,始于鲁迅研究,一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研究热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推出新的学术成果,令人感到十分欣慰和钦佩。

2020年,大约是段国超先生的八十华诞吧,忽然心头闪上来这么一句话,也不知道出自何处——“一篇写就头飞雪”。我相信他的鲁迅研究“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以后继续鲁迅研究终究绕不过去的存在,而这存在,具有长久的学术生命力。

段国超先生,鲁迅研究终究绕不过去的存在

柏峰,陕西蒲城人。著有多种文学理论专著、散文集。曾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