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遠離抑鬱|成年人的生活本已不易,為何還要勾引抑鬱靠近

說到抑鬱,人們無不恐慌,即使只是聽到、看到,人們便能從其中感受到無法抗拒的壓抑。對於正在受到抑鬱困擾的人群來說,快樂就像永遠無法被滿足的黑洞。一個曾經受到抑鬱症困擾的患者自言道:“

空洞、恐慌、自卑、消沉,沒有經歷過抑鬱,永遠都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能夠創造這些詞語”。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當我們生活、情感、工作遇到坎坷而讓情緒態度變得低沉和消極時,也能夠稱之為抑鬱嗎?

用心理學遠離抑鬱|成年人的生活本已不易,為何還要勾引抑鬱靠近

正確看待抑鬱,別給自己無知的恐慌

大多數人對於抑鬱情緒抑鬱症傻傻分不清,缺乏理性的對照比較導致了不必要的擔憂和恐慌。經常有朋友憂心忡忡地問道:“我感覺自己得了抑鬱症,應該怎麼辦”?當然,重視心理健康十分必要,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抑鬱只是短期情緒的起伏,具有現實因素的影響,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心理狀態,稍加調整便能走出其中,一般持續時間不超過2周。

抑鬱症完全不同,它從臨床意義上被認定是一種精神類疾病,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的特徵,其具有比較明顯的特徵,例如:持續時間長、反覆發作、軀體化影響(睡眠障礙、厭食、疼痛或其他身體障礙等)、強烈的負面情緒體驗、自我批判、認知功能的損害甚至是幻聽、幻視等精神症狀。而對於很多抑鬱症患者而言,他們既不清楚也無法意識到抑鬱症的發生和發展,因為很多抑鬱症患者的生活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充滿了壓抑和挑戰,所以,抑鬱症有時候並不具備現實處境的條件。

謹記,不要心情不好就和抑鬱症進行比較,即使擔憂,也需要去正規的專科醫院或者專科門診進行專業的諮詢、評測和診斷。

用心理學遠離抑鬱|成年人的生活本已不易,為何還要勾引抑鬱靠近

你最羨慕的傻開心,其實是智慧的表現

站在生活的遠處看,我們羨慕那些生活光彩、人生豐富的人們;從近處看,我們更羨慕那些傻開心的樂觀派。但是,樂觀派不代表沒有煩惱,傻開心也並不是缺乏人生挑戰,也許他們也並不能夠說清楚自己為何是這樣。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他們細微的心理過程總結出來這樣的幾類人群所具備的心理特徵。

能夠平衡慾望的人

慾望是人遭受磨難的根源。誠然,慾望可以使人得到歡樂和幸福;但這歡樂、幸福的背後卻是苦難,樂極是要生悲的;一切慾望實現之後,卻也免不了災難。——尤素福.西巴伊

無慾無求本就是天方夜譚,人類的發展從來都離不開慾望的驅使和推動作用,但這並代表慾望沒有標準和界限。物質充裕之人可以滿足其消費的慾望、有學識之人可以滿足其求知的慾望、演員可以滿足其展示自己的慾望等等,一個人的慾望需要通過付出相應的條件或代價才能夠實現平衡。

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卻妄想超越自身條件的慾望,打破的平衡必然會影響到我們的自我意識,從而讓慾望操縱情緒。最難的是,外界的花花世界我們難以脫離卻無法掌控自我,所以,平衡慾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多需要的是對於自我的思考。

能夠放下必須的人

有一類人的思維很奇怪,“我必須得辦到這個、那個,別人必須得這樣、那樣”,必須這個決定化的詞語常用在我們定任務、下決心的時候,常常是管理者用於給予下屬心理壓力時的策略。

但是,換個身份和環境,必須二字卻成為了人們對自己、對他人的不合理思維,絕對化的思維常常會幻化為潛意識心理當中的無形標準,讓我們對生活和工作產生過高的自我預期,這必然會給情緒帶來不小的壓力。

所以,時常覺察自己、告誡自己,必須二字逐漸摒除之後,情緒從心理底層便會得到不一樣的放鬆。

能夠原諒自己的人

最無情的殘忍並不是記恨他人,而是我們很少意識到我們一直在記恨自己。我們為曾經傷害過的人、錯誤的選擇、失去的東西等等原因而記恨著自己,久久無法原諒便會形成潛意識當中持久的壓抑,這也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毫無理由的心情不好,並不是你的心理“病了”,而是潛意識並沒有忘記你痛恨著自己。

也許我們已經忘記了那個記恨自己的原因和事件,但是,原諒自己有時候並不需要一個合理的邏輯和原因,只需要我們告訴自己:“只要我將來會好,那麼一切都很值得”。

對於這三類人來說,抑鬱情緒將不會是他們生活中的心理常態,負面情緒永遠都不可能完全離去,但是,我們卻可以將它們的頻率和強度儘量較低。那麼,除了更好地完善我們的人格體系,我們還可以通過建立合理的心理認知為我們建立心理健康的防線。

用心理學遠離抑鬱|成年人的生活本已不易,為何還要勾引抑鬱靠近

心理防線不是自我設限,是我們理應學會的人生技能

心理問題、心理疾病,這些和心理有關係的非健康狀態已經逐漸跨越癌症等成為全球第二大病症群體,甚至在很多我們所能夠見到的疾病,如:胃病、癌症、頭疼、高血壓、心臟病等等都有著心理因素的參與。所以,關於心理健康的防線,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

1、適當獨處

有人說獨處是一種高級的心理能力,但是我認為,獨處是每個人都有必要具備的能力。獨處就像是來一次人際關係的“斷離舍”,讓自己暫時脫離到社會人際關係之外,給予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獨立思考的環境以及認真感受自我的機會。同時,在這個機會下,培養一個獨立思考的能力。

2、合理宣洩

沒有人能夠逃脫負面情緒的影響,長久的壓抑必然會造成爆發而影響心理或生理健康,所以,尋找合理的情緒宣洩渠道對於一個渴望擁有幸福人生的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意識,更是一種技能。

愛因斯坦在充滿壓力的時候喜歡專注地拉小提琴長達幾個小時之久,有的人則喜歡運動、看電影、傾訴、聚會,有的人則抽菸酗酒、暴飲暴食甚至是損害他人的健康。對於合理宣洩的標準而言,我們希望是有樂趣的、專注的、健康的、有意義的,因為宣洩的目的在於排解、舒緩和諒解,如果節外生枝,那隻會讓情緒越變越壓抑。

3、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是增強自我意識十分重要的組成之一,它對我們自身最大的價值在於我們能夠通過覺察感受、認識到自身所具有的人格、所發生的情緒、思維狀態,通過這些覺察到的線索,我們將會尋找到更有理性的邏輯來解決很多問題。

大多數人擅長分析和評價別人,卻很少覺察自己,這使得無知的自我意識肆意的生長,可能會讓自己變得無能而無趣。

4、內外一致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看待,一種是待己,一種是待人。

待己是較為容易做到,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困擾,是我們始終需要追求的一個目標,例如:制定合理的目標並執行計劃,很多人因為自己行動力跟不上而產生了強烈的自我批判,自我認知水平的降低會帶來情緒上的影響。

而待人所受到的限制比較多,人際關係的因素、環境的因素等等,例如:我們想拒絕領導分配的不合理任務、拒絕同事偶爾但自己並不想應對的請求等等,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無能為力,我們依然可以尋找到一些事件進行嘗試,很多人不會拒絕朋友的請求,導致壓抑自己也要承擔不該承擔的壓力,有的人習慣性的替別人承擔自己不該承擔的情緒等等,在這些事件面前,我們可以適當地拒絕以此來達成自身的心理平衡。

用心理學遠離抑鬱|成年人的生活本已不易,為何還要勾引抑鬱靠近

關於更全面和深刻地認識抑鬱情緒、抑鬱症,建立合理認知、心理防線的話題上,我們永遠都有認識不完和不斷地進步的可能,但是,我相信學習和將合理的知識內化,會更好地幫助我們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促進我們獲得更幸福、更有意義的生活。


心理博學社,由心理諮詢師團體組成,我們基於生活的溫度,樂於分享知識、分享經驗,我們相信,心理學知識的傳播並不會竹籃打水,它更像是營養一般悄然融入到我們的心理生活的點點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