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蹴鞠的輝煌歷史,振興之路要像利物浦一樣重現光輝歲月

如果說有一種運動,能讓無數的人為之歡呼、吶喊、嘆息、流淚,那一定是足球運動。隨著英超球隊利物浦在萬達大都會球場以2:0托特納姆熱刺奪得歐冠冠軍,標誌著英超時代的來臨——英超前六的隊伍:第一名英超冠軍曼城,第二名歐冠冠軍利物浦,第三名歐聯冠軍切爾西,第四名歐冠亞軍熱刺,第五名歐聯亞軍阿森納,第六名曼聯。我們在調侃曼聯時,也會驚歎紅軍對巴薩的驚天逆轉,也會感嘆意甲老婦人的歲月不在;我們會為C羅的一記世界波震撼不已,我們會為梅西沒有闖入決賽而惋惜;我們會為上海上港的獲勝而歡呼,也會為國足的潰敗而失望。一個小小的足球,竟然凝聚了我們人類這麼多的情感。

古代蹴鞠的輝煌歷史,振興之路要像利物浦一樣重現光輝歲月


2004年國際足聯宣佈足球起源於中國。作為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足球最早在我國古代是一種叫“蹴鞠”的球類遊戲,“蹴鞠”就是踢球的意思。後來經過文化傳播,蹴鞠從中國傳至埃及,再傳到希臘、羅馬、法國,最後傳到了英國,因此,英國也成了現代足球運動的發源地。

蹴鞠的起源

古代蹴鞠的輝煌歷史,振興之路要像利物浦一樣重現光輝歲月

“中國是足球的發源地”,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前任的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和布拉特都曾公開表示過足球起源於中國,並且有明確的寫在《國際足球發展報告》中。而這個足球的起源,就是我們經常會在古裝電視中所看到的“蹴鞠”活動了。 也許大多數人知道蹴鞠還是因為《水滸傳》中北宋末年的權臣高俅,因陪侍酷愛蹴鞠的宋徽宗踢球,又有著一手“這氣球似膠粘在身上”的本事,不僅被宋徽宗提拔當了殿前都指揮使,而且在當時宋朝國內都猶如當今“絕代雙驕”般的名氣。 可蹴鞠並非出現於宋朝,而是戰國時期。據《戰國策·齊策》記載,“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此時所提的“蹋鞠”就是“蹴鞠”比較民間的稱呼,當然,更接地氣的還有“戲球”、“蹴球”等。

蹴鞠盛行於哪個朝代

1、兩漢三國蹴鞠

古代蹴鞠的輝煌歷史,振興之路要像利物浦一樣重現光輝歲月

兩漢三國時期,蹴鞠發展較快。首先,娛樂性蹴鞠得以繼承。有“康莊馳逐,窮巷踏鞠”,“上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的記載。

其次,出現了表演性蹴鞠。表演性蹴鞠是在鼓樂伴奏下進行以腳、膝、肩、頭等部位控球技能的表演。從漢畫像石上所描繪的蹴鞠表演看,有單人蹴1鞠、單人蹴2鞠、雙人邊擊鼓邊蹴鞠等形式;有足踢、膝頂、雙腿齊飛、單足停鞠、躍起後勾等技術動作。有人稱之為“蹴鞠舞”,是百戲中的重要節目。

第三,出現了競賽性蹴鞠。這種蹴鞠一般設有鞠場,鞠場呈長方形,一般為東西向,設有坐南面北供觀賞的大殿,四周有圍牆,稱為“鞠城”。

第四、蹴鞠開始用於軍中練兵。蹴鞠除象徵“兵勢”、有訓練武士的作用外,也用於豐富軍中生活,使戰士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情緒。漢代班固把古代足球列入兵家技巧類,並稱:“以立攻守之勝者也。”唐朝顏師古注云:“蹴鞠,陳力之事,故附於兵法焉。”

2、唐宋蹴鞠

古代蹴鞠的輝煌歷史,振興之路要像利物浦一樣重現光輝歲月

如果說漢代是蹴鞠文化發展的一個高潮的話,那麼唐宋則是蹴鞠文化發展的第二個高潮。唐宋時期蹴鞠的主要方式,由雙球門競賽演變而來的單球門比賽,在專門的競賽場地--鞠城,球門兩廂對應,兩邊隊員相對進攻,進球多者為勝。

這種比賽主要用於為朝廷宴樂和外交禮儀競賽表演。進行間接對抗比賽時中間隔著球門,球門中間有兩尺多的“風流眼”,雙方各在一側,在球不落地的情況下,能使之穿過風流眼多者勝。

唐宋時期,蹴鞠活動更為普及。宋代從皇宮內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為樂。元代錢選所繪《宋太祖蹴鞠圖》,便是描繪宋太祖趙匡胤與趙炅、趙普等人踢球的場面。市民也常常在御街和橫街玩蹴鞠,女子中也有蹴鞠活動,不少宋代銅鏡中有男女相對踢球的紋飾,宋代陶枕也描繪了民間少女踢球的情景。

另外,不用球門的踢法逐漸規範。這種踢法叫做白打。從一人場到十人場。“一人場”由參加者逐一輪流表演,稱為“井輪”。除用足踢外,頭、肩、臀、胸、腹、膝等部位均可接球。使球高起落下稱為“飛弄”,使球起伏於身上稱為“滾弄”。 白打以表演花樣多少和技藝高低決定勝負。二人以上至10人分別稱為二人場、轉花枝、流星趕月、小出尖、大出尖、落花流水、八仙過海、踢花心和全場,各有規定的踢球路線。用上身觸球稱為上截解數,膝以上部位觸球稱為中截解數,用小腿和腳踢稱為下截解數。踢法繁多,所以《蹴鞠譜》上說“腳頭十萬踢,解數百千般”。

第五、出現蹴鞠組織並有社規。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和發揚互助,至少在南宋時期,宋代的蹴鞠藝人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雲社”,又稱“圓社”。這是專門的蹴鞠組織,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 結束語:宋人談到蹴鞠的價值,稱讚“蹴鞠成功難盡言,消食健體得安眠。

本來遵演神仙法,此妙千金不易傳。”又說:“巧匠圓縫異樣花,智輕體健實堪誇。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誘王孫禮義加。”兩漢和唐宋時期,是我國古代蹴鞠發展快,流行廣的時期,民眾爭相參與,認為它不但能令人健身、愉快,還有助於領悟禮義,人們對蹴鞠的態度,也體現了蹴鞠觀念的發展與變化。

古代蹴鞠的輝煌歷史,振興之路要像利物浦一樣重現光輝歲月


中國古代足球運動不僅很普及,而且還有專門研究的學問。比如我國最早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體育專門書籍《蹴鞠二十五篇》中就有記載:漢代就已經頗為盛行蹴鞠比賽。有設球門的,比賽分兩隊,雙方互有攻守,陣容很大,比賽比較正規;不設球門的也稱為“白打”,人數隨意。

從春秋戰國到唐宋元明時代,可以說是蹴鞠發展最鼎盛的時期,在規則和對決等方面基本上奠定了現代足球的雛形。但隨著中國封建社會逐步走下坡路,文化、體育等方面都開始倒退,特別是到了清代,這項活動就逐漸步入了低潮衰落期。

古代蹴鞠的輝煌歷史,振興之路要像利物浦一樣重現光輝歲月

即便這樣,古代足球仍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深深影響著中國古代人的文化生活,並在文人墨客的詩賦意象中留下了一筆濃重色彩。比如李白的“王侯象星月,賓客如雲煙,鬥雞金宮裡,蹴鞠瑤臺邊。”作者借用“鬥雞、蹴鞠”描寫唐王朝權勢者的腐朽與驕橫,抒發了自己憤懣的心情。而山水詩人王維一句“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則為我們描繪了一副充滿蓬勃朝氣的少男少女在早春時節盡情遊玩兒的動人景象,整幅畫面充滿了清新靈動的青春活力和安逸無憂的閒適氣息。

古代蹴鞠的輝煌歷史,振興之路要像利物浦一樣重現光輝歲月

可以說,足球的魅力不僅反映在精彩絕倫的現代足球競賽場上,也反映在古老文明的文化創造之中。中國人發明了足球,足球走向了世界。我們在享受現代足球帶給人們拼搏精神和歡樂心情的時候,偶爾停下腳步,回首古代蹴鞠的輝煌歷史,感受文化沉澱的厚重。展望未來,承載了無數國人振興的夢想,我們應奮起直追,就像紅軍利物浦那樣,重現光榮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