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用“數據”為扶貧精準“施策”數字化平臺助力茂縣特色農業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楊晨 圖片由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提供

每年的1月1日,是茂縣鳳毛坪村自定的“看水節”。在當天,村裡幹部帶著村裡年輕人到山上的水源點,安營紮寨一晚,打掃清潔,檢查維修。

村裡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一代代人瞭解村裡“尋水”脫貧致富的不易。這其中就包括了感謝“百村千池萬窖”工程帶來的建設機遇,為全村修建了34口蓄水池、220口小水窖、硬化灌溉溝渠主溝近3萬米等,覆蓋了全村耕地面積千餘畝,受益群眾達到200餘戶。

而支撐和指導“百村千池萬窖”工程實施的,正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建設的茂縣農業數字化系統。其包括了基於GIS的山地特色農業專家支持系統,以及基於GIS的茂縣水資源數字化平臺,並以此分別形成了茂縣特色農業發展規劃和茂縣農村水資源發展規劃,為農業產業發展和資源合理分配利用“精準”施策,助力當地脫貧攻堅。

精準匹配生境條件和果蔬生物學特性

扶持延續特色產業

岷江上游生態系統恢復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茂縣生態站的主要工作。茂縣生態站站長石福孫介紹,這其中包括了推動乾旱河谷的生態修復治理,提高岷江上游的森林覆蓋率及水源涵養功能。“但實現山區可持續發展是生態恢復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同時與當地產業的發展和穩定密切相關,也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所在。”

一个都不能少|用“数据”为扶贫精准“施策”数字化平台助力茂县特色农业发展

茂縣高山峽谷景觀圖

石福孫以茂縣為例,其處於高山峽谷地區,當地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點。“垂直海拔段都有進行農業生產,但因為地形原因耕地地塊呈碎片化,且氣候條件、光照、積溫、土壤類型等都不一樣。老百姓大多跟風種植,瞅見什麼賣錢就種什麼,忽略了相應的生態要素,導致農產品質量不高或少產,甚至過度施肥導致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

如何有效利用茂縣二十萬餘畝耕地,提升特色農作物品質,使其發揮最大的經濟價值?近日在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內,石福孫向記者介紹展示了茂縣農業數字化系統平臺。

登錄平臺後,屏幕右邊為茂縣全縣地形與耕地分佈圖,左邊圖例內分門別類涵蓋全縣農業耕地的生境條件、氣候條件、土壤養分含量等數字信息。點擊任一地塊,該地塊水平的溫度、降水、光照、海拔和土壤等數字信息就能在地圖上顯示。

“我們從2011年開始,受當地政府邀請,就開始建設這個數據平臺。整套數據庫依託GIS數據採集庫,將全縣收集到的近8G真實數據,結合衛星地圖遙感技術進行封裝。”石福孫表示,目的就是利用大數據能夠將當地的生境條件與果蔬的生物學特性進行關聯與耦合,並提出各種特色農作物適宜分佈區和產業佈局。

如今,基於該數字平臺,生物研究所已完成甜櫻桃、枇杷、羌脆李10個重點品種的規劃和操作指南的編寫,為扶貧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一个都不能少|用“数据”为扶贫精准“施策”数字化平台助力茂县特色农业发展

茂縣農業數字化平臺顯示的該地甜櫻桃適宜分佈區

合理農業用水指導“百村千池萬窖”工程

恢復和改善有效灌面約12萬畝

除了“精準匹配”適應特色農作物生產的地塊,解決並且合理利用種植所需要的水資源也是茂縣農業發展要過的難關。

“同樣受制於地理環境,茂縣存在水資源的時間和空間分配嚴重不均勻,損失量大的問題。”石福孫介紹,以前村民用水常自主飲水修窖,利用率低。比如一遇山洪就淤塞,冬去春來時也易凍壞,灌溉田地,十分不便。

“每塊耕地旁有多少水資源,如何合理分配引入各家。不僅如此,地塊到底需要多少水,修幾個水窖合適。單種、複種時又各自需要多少,不同類型作物需水量又是多少,我們在調配水資源促生產的同時,也要考慮合理利用節約資源。”石福孫表示,解決這些問題依賴於實實在在的數字信息。“只要瞭解了自然資源,才能利用它。”

茂縣農業數字化系統2.0版本中,就加入了基於GIS的茂縣水資源數字化平臺,裡面明確記錄了全縣各水系分佈,以及可以供應的地方,供需量等。“這些數據都是科研人員實地調查所得,像一些山地地縫處,也會有水資源,那是否能夠持續保障供應,需走訪附近了解。”

數據收集完成並集納於平臺後,哪塊地種植了什麼特色農作物,需要多少水,可以從哪引水一目瞭然。這也為2014年茂縣開啟的“百村千池萬窖”工程提供指導,以解決農灌用水和人畜飲水。

數據顯示,用時三年(2014年-2016年)的“百村千池萬窖”微水灌溉工程,新建池、窖1.8萬餘口,通過渠道、管道實現互連互通,新增蓄水40餘萬m³,恢復和改善有效灌面約12萬畝。“以水興產、以水興業、以水脫貧”取得成效。

在今年,石福孫表示,茂縣生態站還要進一步利用整個數字平臺對可能會引進的新品種進行精準辨識,以及為水肥一體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