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對這五件事,有助孩子應付壓力

抗疫期間,大人面對種種壓力,孩子也有看不出、說不出的壓力、或不知如何表達的苦。面對孩子「鬧」起來的時刻,無助的爸媽千萬別畫錯重點。

父母做對這五件事,有助孩子應付壓力

圖源:Shutterstock

大家都不會質疑,現在的孩子面臨的壓力,比父母小時候還要大。但可能不知道,在抗疫、或是面臨家庭的關鍵時刻時,孩子也會感受到強大、甚至大人沒有察覺到的壓力。

例如,在對抗 COVID-19(新冠肺炎)期間,孩子除了可能聽到爸媽提到投資虧損、家庭資產縮水、營運不佳、無薪假或裁員的擔憂,還要面臨種種不確定性與情緒壓力,例如會不會被感染、停課,或是因為班級、學校停課而被側目、甚至霸凌,以及學校的考試、指考、學測會不會有什麼變化……等等,在孩子心中,對他們最重要的事。

平日發現小情緒 就要出手幫助

父母能怎麼打造孩子的抗壓力?近期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實驗與研究,為家長們提供瞭解方。

根據《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期刊,這個研究隨機挑選學校,邀集了224個六年級的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參與調查,並且提供一部分父母6次相關活動,內容包括父母對情緒的自我意識與看法、父母如何規範與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教孩子情緒管理等。

10個月後,在孩子們七年級時,再次比較父母跟孩子的相關想法與行為,找到了父母有助孩子抗壓力的發現,而且從孩子小時候就可以開始做,讓孩子比較能應付壓力。

臨床心理學家科斯羅維茲(Robyn Koslowitz)博士在《今日心理學》進一步解析,這些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提醒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在發現小情緒徵兆時就要開始幫助孩子,以求最大的效果。

1. 改變壓抑情緒的家庭文化

孩子對壓力的反應,常常跟每個家庭的文化、歷史有關係。

例如,家庭怎麼看待情緒這件事?當心情不好或壓力來時,有的家庭會說要大吃一頓,有人會說男生不要哭,或是覺得有情緒、像是哭點低、愛生氣、會緊張,都是弱者的表現。

如果有這樣的家族文化,記得就要先改變,認同人會有情緒這件事,取代過去要先壓抑感受的想法。

2. 爸媽要先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如果父母有心理健康上的疑慮、或是常有焦躁煩人的事,要先尋求專業協助,照顧好自己。這並不代表需要心理照護的爸媽,就是不好的家長。

人人的生活都有難處,科斯羅維茲的病人中,也有些其實是很棒的家長,因為不同的心理失調症在接受諮商或治療。

重點是,父母不要忽略自己的心理健康,畢竟連自己的身心異常都沒有處理時,的確比較難教孩子怎麼應付情緒。

3. 面對壓力別心口不一

現代父母對於情緒、壓力的感受和表達,或許比較有上述的相關知識,但是在面對孩子的反應時,難免有耐心疲乏、或脫口而出「不要再這樣想了」、「怎麼還在生氣?成熟一點」這類要消滅情緒的話。爸媽要先接受孩子的情緒,才有辦法跟孩子談情緒管理。

4. 抗壓力沒有標準答案,別畫錯重點

父母常會假定孩子已經多大了,不該再為什麼樣的事情難過、生氣、焦慮,該不該感到壓力,或是不應該如何反應。但事實是,年齡與情緒反應之間,沒有標準答案。

在這樣的時候,重點是關心孩子為什麼生氣、難過、焦慮的原因,而不是執著在孩子表達的方式。

先理解了孩子的心情,再教孩子怎麼選擇合適的用詞表達他的感受,或是從根解決他遇到的難題。

5. 以身作則

一樣類似的狀況是,爸媽可能會侃侃而談情緒的知識和情緒壓力的技巧,像是深呼吸、做別的事情轉移與放鬆心情,但是卻在遇到事情時,自己忍不住咆嘯,或是認為應該儘量不要在小孩面前表現出壓力,要儘量內化,故作鎮定。

研究發現,能夠表達壓力與困難的父母,小孩也比較會願意表達他的焦慮,不會跟著內化他所遇到的困難,而且可以降低憂鬱傾向。

父母常難以理解孩子感受到的壓力、情緒與強度,而覺得不知所措。但與其感到無助,不妨將此轉念為更能親近孩子的機會,藉此更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學習深刻對話,開啟親子溝通關係,從薩提爾的對話練習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