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秀華:其實,就是一場關於詩人的“營銷盛宴”

餘秀華:其實,就是一場關於詩人的“營銷盛宴”

摘要:近日,詩人“餘秀華”的話題在網路上沸沸揚揚,引起了較大關注。有的人持批判態度,如朦朧派詩人食指;有的人是完全肯定。喜歡的人特別喜歡,討厭的人也是極端討厭,兩種極端。各位朋友,您怎麼看這件事情?孰對孰錯?

我們先來看一首蘇東坡的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是在小學裡就讀過的,其意思不用解釋。用在此處,我想說的是:各位朋友都在詩歌領域裡討論餘秀華,可能會看不清楚某些真相——“只緣身在此山中”。因此,我們可以跳出來,從營銷角度來解讀“餘秀華”事件,或許能有新的啟發。


餘秀華:其實,就是一場關於詩人的“營銷盛宴”

產品:即餘秀華的作品,具備成為“好產品”的基礎

營銷中的產品,對於詩人而言就是其作品。

沒有好的作品,一切都是空中樓閣,這一點毋庸置疑。

那麼餘秀華的作品呢?算是營銷上說的“好產品”嗎?

首先,我們要先弄明白什麼是“好產品”?在營銷領域,“好產品”由三個要素組成:目標客戶、使用場合、解決問題。例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目標客戶是“怕上火的人”,使用場合是“吃火鍋、加班”等等,解決問題是給人們心理安慰、讓人們“不怕上火”。

餘秀華的作品呢?其“目標讀者”其實也非常清楚,就是對詩歌有點愛好的普通人,而非那些“專業詩人”;其“使用場合”從目前看,更多是茶餘飯後的“消遣”,也有一部分從內心喜歡她的詩;其解決了什麼問題呢?提供茶餘飯後的話題,滿足人們某種心理,也有“真愛”。例如,她的成名之作“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等等,例如她的“月光落在左手上”。

因此,餘秀華的作品具有“好產品”的基礎——當然,是否屬於詩歌領域的“好詩”,在此我們不做評論。


餘秀華:其實,就是一場關於詩人的“營銷盛宴”

定位:佔領空白,即具有某種生理缺陷的“另類詩人”

談營銷必談“定位”,否則會被人笑話“不專業”。

定位理論是美國特勞特先生提出來的,在營銷領域無人不知。他認為,定位就是“如何在客戶頭腦裡獨樹一幟”,牢牢佔據客戶頭腦裡的某個位置。如沃爾沃的“安全”,寶馬的“駕駛樂趣”,雪碧的“非可樂”,百事可樂的“年輕一代的可樂”等等。

那麼,餘秀華在目標讀者頭腦裡佔據了什麼位置?換句話說,一提到“餘秀華”三個字,您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什麼?

有人說是“腦癱”,有人說是“農民”,有人說是“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還有人說是“色解唐詩”……這些都沒錯。這些就是現在流行的說法——標籤,即讀者給餘秀華貼的標籤。

目前如一潭死水的“詩壇”,似乎一夜之間,就冒出來這麼一位顯得有些另類的“詩人”,以前從來不曾有過——我們可以看成是定位戰略裡面的“空缺定位”。在浮躁的時代,詩歌、詩人早已從人們的頭腦裡消失了,在“詩歌、詩人”的部分近乎空白,而餘秀華則以“另類詩人”的身份,佔據了人們頭腦裡“詩歌、詩人”這個空缺。

我想,可能餘秀華本人並不清楚這些營銷理論,但其背後的推手——出版社或者是別的機構,應該是深諳營銷之道。

試想,中國能寫出餘秀華這類詩歌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但為什麼只有餘秀華出名了?

其根本原因就是,餘秀華的定位非常精準。


餘秀華:其實,就是一場關於詩人的“營銷盛宴”

推廣:幾個“營銷事件”,從“詩人”變為“網紅”

在網絡時代,在全民娛樂的時代,光寫幾首詩是遠遠不夠的。

餘秀華也深刻了解這一點,所以通過幾個“營銷事件”,就把自己的知名度推向新高。

第一,其成名作“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在詩歌領域是十分大膽的,完全打破了“詩歌”的規則,甚至有些“粗俗不堪”。其實,從營銷角度看,這更像是一句“文案”——杜蕾斯的文案。瞭解杜蕾斯的人都知道,這有點那個意思。這麼棒的文案,被人關注、被人傳播是很自然的事情。

第二,色解唐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餘秀華對於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解釋。可能是餘秀華的“調皮”,把經典唐詩用另一種色彩來解讀,或者說是“調侃”。這又引起軒然大波,引起話題。當然,此處我忍不住要提醒一下餘秀華:娛樂要有底線,不能過了那個“度”,否則會引火燒身。

第三,幾次“網絡互懟”事件。從網路上看,餘秀華的性格是跋扈的,是容不得半點別人批評的,所以一旦有人批評她的人或詩,必然會強勢懟回去。例如,與青島作協的某位女詩人互懟——兩個女人一臺戲,好不熱鬧;與朦朧派詩人食指先生的互懟——獲得大量關注度。

幾次營銷事件下來,餘秀華從“詩人”成為“網紅”。


按照慣例,最後我們還是要對“餘秀華事件”做一個總結:第一,從營銷角度看,餘秀華的走紅有很大原因是其背後推手深諳“營銷之道”,其本人也懂得在全民娛樂時代需要“關注度”,需要一些“事件營銷”;第二,個人在炒作話題時,應把握好一個度,千萬不要挑戰社會價值的底線,否則會引火燒身;第三,市場經濟,餘秀華的詩是好是壞,不是某個人說了算,也不是她自己說了算,而是市場說了算——符合讀者需求、賣得出去就是好的,如果某一天沒人願意買她的詩也很正常,市場規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