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贝:有的人,天性是媚外,本能是奴才

金小贝:有的人,天性是媚外,本能是奴才


首发:知心小贝


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鲍鹏山曾在百家讲坛《说水浒》中讲了这样一段话:

“如何去检验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感,就看他会不会生气。如果面对黑暗、邪恶,面对世上一切不公和不平,你还能够生气,并且很生气,说明你还是有道德感的。如果你面对这一切,不很生气,甚至并不生气,那么后果就很严重,说明你的道德感已经麻木了,甚至已经同流合污了。

同样,怎样检验一个民族有没有生气,就是看这一个民族,还有多少人在生气。对邪恶、对不公、对不平,如果还有很多人在生气,那就说明这个民族就有生气。如果对邪恶、对不公、对不平,这个民族已经没有多少人生气了,那么这个民族已经没有生气了。

能生气的人,是有生气的人。能够生气的民族,是一个有生气的民族。如果要戕害一个民族的生气,最阴险、最毒辣的办法就是迫害那些还能生气的人。所以,以为宋江抢了刘太公十八岁的闺女,“此时气作一团、连话也说不出来的李逵”是多么可爱,多么可敬。

有人生气,就会有人得救。镇关西欺压金翠莲,鲁达生气了,金翠莲就有救了。毛太公陷害二解兄弟,顾大嫂生气了,二解兄弟就有救了。殷天锡要打柴进,李逵生气了,柴进就得救了。

所以,生气的人多了,社会就有救了。”

我为鲍鹏山先生的这段话叫好,也为我们这个世上面对不公面对邪恶还能生气的人叫好,他们都是有血性的人。

自古,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有血性的民族。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岳飞的血性。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唐朝边塞将士的血性。

西汉名将陈汤曾上书汉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表现了坚决击退匈奴入侵的血性和胆气。

刘伯承曾说:“自打从军时起,我就做好了准备。路死路埋,沟死沟埋,狗吃了得个肉棺材。”

血性,是中国人打不垮的钢铁脊梁,是中国人民抹不掉的精神底气。

于 欢在母亲苏银 霞和自己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后,生气了,用水果刀刺伤了4人,是作为一个儿子的血性。

韩寒在某次比赛中尝到了主办方的猫腻,非常不满,就当着全中国的面,公然竖起中指来抗议,来宣泄心中的不满,是一个运动员的血性。

张 扣 扣二十年后为母复仇,连杀三人,更是一个汉子的血性。


金小贝:有的人,天性是媚外,本能是奴才

遗憾的是,在现代,我们民族的血性却在渐渐地流失,我们经常会看到我们的国民在被欺侮时,不敢反抗和声讨。不敢也就算了,被欺侮后,还要奴颜媚骨地讨好。

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清政府赶紧派使者回北京向洋人示好,运送了大量的粮食、冰块和西瓜,来慰劳攻占北京的八国联军。当大臣们觉得此举有辱国体时,慈禧竟然下达口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有一个意大利军官不仅睡了她的龙床,还刻上了侮辱性的字句,她竟然宽容大度地说:“孩子总是孩子。我猜他此刻业已在家,与他的妻子或情人甜蜜共度。他万万不敢在他自己女王的床头刻下如此字句……”

而对于她的臣民,她的名言是:“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世不痛快!”

抗日战争中,最让人痛恨的是汉奸伪军,他们无一不是对日寇表示出友善与谄媚,以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

现代经济战争与金融战争,汉奸往往体现在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民族向心力、自豪感的侵蚀。

网上有报道,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有人身穿武士服装,挥舞武士军刀拍照;在播放慰安妇纪录片时,有人哈哈大笑,扰乱公共秩序。

《非诚勿扰》上,只要出场的男嘉宾是外国人,即使不务正业也会被当成追求自由天性浪漫,大批女嘉宾舔着脸为他们留灯。

而这些女孩,面对本国的男子,却是极尽讽刺、刻薄之能事,如果男嘉宾相貌丑陋、财力薄弱,更是被嘲笑侮辱。

有个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事情。他有阵子夏天经常去麦当劳吃早餐,那个麦当劳早晨起来二层总不开空调,又闷又热。他每次去就都选择坐一层。

几乎每天都会有人从二层下来跟值班经理说:能否开一下二层的空调?但从来都没人开。

过了两天,又来了个中年外国男人,他从二层下来跟值班经理说空调的事儿,结果,值班经理马上就给开了。

前不久,一名护士被确诊新冠的老外殴打,委屈之下发了一条朋友圈,却被医院领导“邓主任”臭骂,并要求“忍一忍就过去了”。

南京日报报道“南京一街道为隔离老外提供暖心服务,帮狗找旅馆,一天送20趟快递”,极尽媚态。

有的人真的特别下贱,看见外国人就跟看见他亲爹似的。

网上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不管是精英还是草根,当你避免对老外的情感构成伤害的时候,难道就应该无视自己同胞的感情吗?难道你已经跟这个国家划清界线了吗?难道你已经确认并准备好了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会倒戈相向吗?

看看现在的社会,看见有人行凶不敢出手阻止,看见豺狼当道不敢吭声,假货假药骗子横行,还都是在各大电视台堂而皇之地做着广告。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受害的又不是我一个人。

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你不反抗,不光损失了个人的利益,更助长了歪风,鼓励了畜生,让邪恶更加邪恶。

老人倒了不敢扶,眼见别人被碰瓷不敢上前指证,看见路人被撞不去施救······当国民的行为以“自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准则时,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

制定规则的人同时也在破坏规则,遵守规则的人畏惧权力,不敢争取自己的权益,转过身也在自己的能力之内破坏规则。如此恶性循环,社会道德必然沦丧。

民族没有了道德感,就像人没有了羞耻感。人尽可夫,人尽可欺。很多人看上去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其实天性是媚外,本能是奴才

伟人曾说,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军。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可是,很多饱读鲁迅文章的人仅仅只是在论战中言语尖酸刻薄,在“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亢奋中凶残狠毒,在强权面前却成了忠实的走狗。


金小贝:有的人,天性是媚外,本能是奴才

如果没有批判精神和血性,书读得再多,依然是奴颜媚骨。

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我们自己,愿我们在面对不公、不平、邪恶的时候,能够生气,敢于生气。

如此,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