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偶遇親妹妹,他卻不相認,原因為何?

《鬢邊不是海棠紅》講述了商人程二爺和名伶商細蕊之間的知己情,在民國戰亂時期,兩人堅持原則,成為愛國人士中的重要力量。

尹正飾演商細蕊,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商細蕊的心思單純,以戲為大,他對戲曲如痴如醉的熱愛,成就了他在戲曲上的一番作為。

《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偶遇親妹妹,他卻不相認,原因為何?

商細蕊的身世坎坷,從小和家人走散,便被收養開始學藝。劇中,他身上有一個半玉,這塊玉和他的身世息息相關。

在上海商演過程中,商細蕊偶然知曉了一位同行小輩林丹秋的妹妹,才是自己的親妹妹,兩人身上都帶著半塊玉的信物。

《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偶遇親妹妹,他卻不相認,原因為何?

商細蕊的妹妹不是旁人,正是範漣私生女的母親。曾愛玉是一名舞女,也是範漣的情人,她懷孕後,以孩子為籌碼,拿到十萬元后離開了北平。

曾愛玉錯認林丹秋為哥哥,拿到錢以後,為他還下來高利貸。她勸說林丹秋退出戲臺,兩人準備回老家安穩度日時,遇到了商細蕊。

《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偶遇親妹妹,他卻不相認,原因為何?

可商細蕊並沒有和曾愛玉相認,反而讓她和林丹秋回了老家,為什麼他不肯相認?

因為放手,才是最好的成全。

曾愛玉把哥哥當成了一種信念,正是這種信念,讓她肩負起哥哥的高利貸,只為兩人能真正團聚。

為了掙錢,曾愛玉不惜當舞女,一個青春女孩變成了紅塵女人;她不惜捨棄自己的親生女兒,換錢為哥哥還債。

《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偶遇親妹妹,他卻不相認,原因為何?

商細蕊明白她的心願,不忍破壞她心中的憧憬,對家人的期待。他選擇了成全,只有不相認,曾愛玉將會一直沉浸在有家的幸福中。

無法滿足妹妹的期待

親人之間的感情支持,不僅是血濃於水,還有互相信任互相依賴。可商細蕊和曾愛玉走散多年,兩人已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商細蕊是一個戲痴,放棄不了唱戲。而曾愛玉因小時候家人看戲,弄丟了哥哥,因此對戲子有大的排斥。

《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偶遇親妹妹,他卻不相認,原因為何?

一個愛戲,一個討厭戲。商細蕊無法滿足妹妹的期待,不願放棄戲臺回老家生活,在唱戲和妹妹之間,他選擇了戲。這是最合適的選擇。

滿足妹妹的心願

商細蕊知道曾愛玉還債真相後,便趕到車站,想要找林丹秋出氣。他認為林丹秋欺騙了妹妹,騙取了錢財。

當他見到林丹秋後,告訴了曾愛玉為他的辛苦付出。林丹秋的反應,打動了商細蕊。林丹秋知曉真相後,為曾愛玉心疼不已,因為他打心底把她當成了妹妹。

《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偶遇親妹妹,他卻不相認,原因為何?

既然商細蕊不能滿足曾愛玉的心願,那就讓林丹秋代替他,成為守護曾愛玉的哥哥,保護著她。

親人的可貴

從前他是一個孤兒,養父對他非常嚴厲,他感受不到家人的溫暖。商細蕊偶遇曾愛玉後,他才明白親人的可貴,血濃於水的道理。

商細蕊放走曾愛玉,是不願破壞妹妹對家的嚮往,但他並沒有委屈自己,忍受無依無靠的孤獨。

《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偶遇親妹妹,他卻不相認,原因為何?

因為在商細蕊身邊,還有一個親人,就是曾愛玉留下了的女兒,範漣的私生女。

商細蕊從前看見小孩哭鬧,便躲得遠遠的,而他現在看見這個小嬰兒,感受到了親情的魔力,不由自主的想抱抱她,保護她。

《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偶遇親妹妹,他卻不相認,原因為何?

商細蕊放走曾愛玉時,把信物半玉送給了林丹秋。曾愛玉說過,這個玉象徵著護身符,他把玉給了林丹秋,也暗示商細蕊將會迎來難關。

商細蕊的心腸善良,總會為在乎的人多考慮,多付出。他選擇不和曾愛玉相認,也是為了保護曾愛玉,讓她快樂幸福的生活下去,畢竟她已歷過了很多不堪。

大家贊成商細蕊選擇不相認的決定嗎?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