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撫慰書《無聲告白》:世俗相態下如何接受、承認並與恐懼共處


恐懼撫慰書《無聲告白》:世俗相態下如何接受、承認並與恐懼共處

伍綺詩是美籍華裔作家。2014年,處女作《無聲告白》獲得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1名。

這本書揭示了現代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人對環境有恐懼感,且愈來愈難以相處。就像小說的開頭,那個叫莉迪亞的女孩去世就因此離開了人間。而她所處的環境鏡中,有一個一直想融入白人群體的亞裔爸爸、總要與眾不同的白人媽媽。他們把自己無法實現、未曾實現的夢想,以愛之名強加給莉迪亞,使她揹負著種族、性別歧視、自身困境與父母期望的四座無形山峰,孤獨躑躅,最終被恐懼吞沒。

莉迪亞固然感到了深深的恐懼,可是她的爸爸媽媽呢?何嘗不是也生活在深深的恐懼中,而不敢面對的恐懼,只能找尋替代的宣洩口。這種對於環境的恐懼,在現代社會中是普遍存在的,社會飛速發展,人一旦發現自己無法適應改變,就會將自己無法達成的期望和夢想轉嫁給他人。

分享喜悅,大家都會得到開心,但對於恐懼及無法實現期望的壓力而言,轉嫁意味著一份壓力蔓延成無數份,最終會讓所有涉及者被無盡的恐懼吞沒。

究竟該如何才能戰勝心中恐懼?逃避,轉嫁,還是選擇與之面對?這是《無聲告白》中每個人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致命之問,也是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刻反思的重要命題。

如何反思,這是個大問題。人要完全憑一己之力改變環境,改變那些世俗的相態是幾乎不可能的,只能從自身出發,試著接受恐懼,承認恐懼的存在,並學會與它共處,才能看到光明的未來,《無聲告白》,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恐懼撫慰書《無聲告白》:世俗相態下如何接受、承認並與恐懼共處

1、怎樣學會接受無解的恐懼:永遠自卑,亞裔父親的逃避之路

他喜歡人們聽到他說自己是美國曆史教授時臉上那難以置信的表情。“我是美國人。”他這樣說的時候,他們都會驚奇地眨眼睛,他的語調裡不乏自我辯護的鋒芒之氣。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是亞裔二代,儘管一路學霸到大,但亞裔身份帶來的苦惱與現實阻礙,使得他把融入白人群體變成了一種日常中的下意識行為。

作為亞裔卻特意選擇教授美國曆史,因娶了白人妻子而感覺自己真正進入了美國懷抱,但卻只能在亞裔女助理那裡得到真正釋放。

對於子女遇到的來自種族的非難,他心知肚明,但懦弱到連攻擊兒子的美國小男孩都不敢上前批評,無法融入白人群體,是他永遠逃避的現實,永遠如影隨形的恐懼。

①逃避型人格的特點

現代心理學把習慣性逃避的人歸為逃避型人格,這類人最大特點是:

·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采取回避的態度或無力應付。

·因為別人的批評和反對意見而深受傷害。

·除了自己的親人之外,沒有或很少有交往密切的朋友。

·除非他們確定自己受到別人的歡迎,否則不願意介入到別人的事情中。

逃避心理其實是心理防禦機制在作用,這種行為被稱為消極式的防衛,用逃避和消極方法來降低痛苦,往往適得其反,越逃避越痛苦,直面恐懼本身,是解決恐懼的唯一辦法。

②怎樣學會接受恐懼

首先應該認識到,恐懼是人類的一種正常情緒,誰也做不到完全消除它,但可以學著調整自己對恐懼的反應,大多時候,令我們害怕的已不是恐懼本身,而是想要逃開恐懼的那種慣性畏懼。

接受恐懼,亦即接受不完美的世界和自己,現實與不完美的距離,是我們成長的空間與契機,通過自己及他人的共同努力,讓一切變得越來越好,這正是人生的終極意義。

莉迪亞渴望過父親的幫助,可被逃避型人格控制下的詹姆斯,從沒有沒對籠罩他半生的恐懼反省過,在他這種自卑又懦弱的消極態度下長大的莉迪亞,在無法承受心中恐懼時,選擇了與父親一樣的消極的防衛——自沉湖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於無形中塑造並影響著孩子一生,詹姆斯被恐懼籠罩半生,並因此間接害死了最喜愛的女兒,令人扼腕嘆息。

面對心理問題時的逃避後患無窮,不僅自己無法逃脫控制,還會給成長期的子女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恐懼撫慰書《無聲告白》:世俗相態下如何接受、承認並與恐懼共處


2、承認恐懼的存在:以干預子女人生抵抗恐懼的白人媽媽的處置之法

母女倆長得很像,你要是用眼角的餘光打量,非常有可能認錯人:兩人都是尖下巴、高顴骨、左邊一個單酒窩、削肩膀。唯獨頭髮的顏色不同,莉迪亞的是墨黑色,她母親的頭髮是蜜棕色。

而莉迪亞卻公然違抗遺傳規律,不知怎麼,她繼承了母親的藍眼睛。他們知道,這是莉迪亞成為母親寵兒的原因之一,當然,她也是父親的寵兒。

瑪麗琳是個特立獨行的女性,她看不起碌碌無為,把烹飪當成畢生夢想的單親母親,看不起班上那些白人男孩白痴們,她挑戰常規選擇了亞裔詹姆斯,卻因此不得不犧牲學業與夢想,成為一個要照管三個孩子的家庭主婦。

她母親夢想著過上金光閃閃、縈繞著香草味道的生活,卻孤獨終老,像一隻困在空蕩蕩小房子裡的可憐蒼蠅,她憤怒於母親人生的渺小,唯恐自己也會步入她後塵,所以把自己未能實現的醫生夢,把自己無力掌控人生的恐懼,都以愛之名強加到女兒莉迪亞肩上。

①恐懼只能蔓延,無法轉移

轉移恐懼其實是一種自欺,這種行為只能加重它對人的控制,一旦我們把自我需求建立到外在,我們就已經被外在控制,所以瑪麗琳時刻關注並控制女兒,一言一行都要她按自己意願行事,因而註定了家庭悲劇的發生。

②承認恐懼,勇敢面對

恐懼無法消除,不能轉移,在勇敢面對前先要做的是,停止向他人尋求幫助,

停止基於恐懼的控制性行為,人生中有些時候,有些事必須要自己承擔並勇敢面對,人生最大的恐懼其實是對一切事物經歷之前的可怕預演,當你身處其中時便會發覺,真正的恐懼本身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難以應對。

瑪麗琳對未來充滿恐懼,即沒有頑強的意志獨自對抗,又缺乏承認面對恐懼的勇氣,自私的選擇了相對弱勢的子女進行改造,卻忽略了孩子自誕生那一天起,就必須是被尊重的獨立個體這個事實,他們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父母的傀儡。


恐懼撫慰書《無聲告白》:世俗相態下如何接受、承認並與恐懼共處

3、學會與恐懼共處是人生必須的課題:四重重壓下的混血兒如何走出困境?

莉迪亞自殺的最初原因是媽媽突然離家出走的時候,她以為只要能夠做到讓媽媽滿意,她就不會再出走,所以無論媽媽讓她做什麼,她都回答“是的,是的。”

媽媽的期望越來越重,來自校園的種族與性別歧視也此起彼伏,唯一瞭解她的哥哥考上了大學要離開,她想過向父親求助,卻發現父親只懦弱的靠跟女助理廝混逃避恐懼。

莉迪亞從小最怕的就是水,最終卻選擇了以葬身水底這樣的慘烈方式結束生命,她以為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無法排解的恐懼徹底消失。

①恐懼是人生常態

人的一生中有豔陽也有陰霾,有無畏就有恐懼,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的,某種意義上來說,希望與絕望並存的人生才是常態,不能因此就覺得人生無望。

從另一個視角看,正因為有了無邊暗夜,才會懂得白晝的珍貴,正因為有了恐懼的威脅,才促生了勇敢與無畏,萬事萬物,相輔相成,一切都是相互成全的存在。

②怎樣學會與恐懼共處

其實不管我們抗拒也好,不承認也罷,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是在與各種情緒的共處存活著,逃避與不承認只是自欺欺人的一種虛妄感覺。

妄圖靠支配他人驅逐壞情緒得到安全感,也是痴人說夢,能改變的去積極改變,無法改變的,不如坦然接受與之共處,也許會發現,恐懼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樣可怕。

莉迪亞的遭遇令人同情,她是失敗家庭的犧牲品,也是給所有父母,同齡人敲響的一記警鐘,家人之於我們是相互溫暖,彼此成長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排解的恐懼與痛苦,我們需要的是接受,承認並與之共處,而不是將個人痛苦轉嫁給他人,這是極其自私又於事無補的愚蠢行為。


恐懼撫慰書《無聲告白》:世俗相態下如何接受、承認並與恐懼共處

結語

莉迪亞的離開讓詹姆斯,瑪麗琳看清了往昔的自己,他們在失去了親愛的女兒後,才恍然發現這一切悲劇之源就來自他們自己。

種族,性別歧視不是現在才有,也不會很快消失,世上從沒有絕對的公平,但逃避,轉移只能讓心中恐懼惡魔化,害人害己。

接受,承認,與之共處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這些是他們失去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後才幡然醒悟的道理。

現實中的我們也要及早明白,改變與恐懼的關係,是減少情緒痛苦的關鍵,重要的是應該認識到,恐懼只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感知覺識,請鍛鍊自己,試著不去給恐懼貼標籤、不排斥,不抗拒,與之和平共處。

然後會發現,恐懼也不盡是負能量,至少它能讓人清醒認知,更能讓我們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親情與愛,時光與自由。

願我們都能接受生活裡那些不美好,不如意,那些問題與困惑,能改變的盡最大努力去改變,無法改變的,坦然接受並與之共處,而不是與之同歸於盡。


恐懼撫慰書《無聲告白》:世俗相態下如何接受、承認並與恐懼共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