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桃花海

春日午後的陽光十分明麗,有微風輕拂絲絲垂柳。照例,赴每年一次與桃花海的約會。金燦燦的迎春搖曳,大朵大朵的白玉蘭風中飄零。這景象,被2600年前一位民間詩人寫下,並被采詩官寫入簡牘。於是有了《詩經》中的名篇《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豔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累累大又多。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後嗣旺。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永不落。這位姑娘要出嫁,齊心協手家和睦。

再過了一千二百多年,唐代詩人崔護《題城南莊》記下自己的“豔遇”: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去年在城南莊遇到一個面如桃花的美麗姑娘,今年再來,卻怎麼也遇不到她了。

千年惆悵,穿越至今。

《北京平谷桃花海》

又見桃花海


又見桃花海


又見桃花海


又見桃花海


又見桃花海


又見桃花海


又見桃花海


又見桃花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