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個稅多退少補手機申辦攻略,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其實從2019年3月1日起,全國部分城市就開始啟動2019年度個稅彙算清繳工作了,很多網友已經完成了個稅彙算申報,有的網友曬“退稅”獲得了一筆鉅款,也有網友表示自己補繳了幾大千。隨著國家規定的2019年度個稅清算匯繳截止時間臨近(2020年6月30日),部分網友尚未完成個稅彙算清繳,特整理了2019年度個稅清算匯繳的一些常見問題,希望能對網友們有所幫助。


2019年度個稅多退少補手機申辦攻略,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個稅


2019年度個稅多退少補申辦指南

1. 為什麼要年度彙算?

“為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進一步落實好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合理有序建立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制度”——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簡單來說就是:

① 未申報或未足額稅前扣除項目,可通過年度彙算扣除

② 基本減除費用:全年6萬元;

③ 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

④ 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

⑤ 依法確定的其它扣除: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

⑥ 符合條件的公益性捐贈支出:教育、扶貧、涉困等捐贈

2)預交的稅額可能與年度應繳納稅額不一致,可通過年度彙算多退少補

舉個例子:王先生2019年已預繳稅額>年度應納稅額,可申請退稅

2. 哪些人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1)納稅人年度彙算需補稅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

2)納稅人年度彙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3)納稅人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者不申請年度彙算退稅的。

3. 哪些人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1)多預繳了個稅,需要退稅

① 綜合所得全年年收入額不足6萬,但是預繳了個稅;

② 單位預扣個稅時,忘記填報六項專項扣除了,想補上;

③ 自由撰稿人,稿酬是個人收入來源,預繳稅款裡沒有扣除基本減除費用和六項專扣,個人要足額享受;

④ 出去講課,預繳稅率大於全年綜合所得適用稅率。

2)少預繳了個稅,需要補稅

① 有兩個任職受僱單位,重複扣除了5000元/月(以上)的基本減除費用;

② 有多項收入,不僅有工資薪金,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合併收入後年適用稅率高於預扣預繳率。

注意:只有綜合所得年收入超過12萬元且年度彙算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並補稅。

4. 納稅人可以通過那些途徑申報?

1) 網絡申報

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或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進行申報;


2019年度個稅多退少補手機申辦攻略,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個稅APP


2019年度個稅多退少補手機申辦攻略,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個稅APP年度彙算

注:申報免費辦理,認準官方軟件,謹防騙局。

2) 集中申報

可由所在扣繳義務人,集中進行申報;

3) 委託申報

納稅人可委託第三方中介機構或個人完成年度彙算清繳;

4) 郵寄申報

按要求將必備材料郵寄給制定稅務機關進行申報;

5) 辦稅服務大廳

前往收入來源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大廳進行申報,可通過12366查詢主管稅務機關。

5. 個稅多退少補申辦指南(APP)

具體流程請參看《個稅年度彙算清繳怎麼操作?你的個人所得稅退稅了嗎?​ 》

6. 2019年度個稅彙算清繳常見問題彙總

1)2019年1月發放2018年12月份工資,是否屬於2019年度的綜合所得?

答:屬於。

2)我今年剛畢業,實際工作月份未滿12個月,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是多少?

答:全年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為6萬元。

3) 如何計算個人收入額?

① 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全部工資薪金稅前收入

② 勞務報酬所得收入額=全部勞務報酬稅前收入*(1-20%)

③ 稿酬所得收入額=全部稿酬稅前收入*(1-20%)*70%

④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收入額=全部特權使用費稅前收入*(1-20%)

建議:使用個人所得稅APP,按流程操作,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就不用考慮以上問題。此外,還未進行個稅彙算清繳申報請在6月30日前操作,以免錯過時效,尤其是需要補稅的朋友,忘記補稅是會影響個人信用記錄的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