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虎式坦克绝对是二战时期德军的代表车辆,它拥有强大的88mm主炮和厚重的正面装甲,在整个战争期间让盟军吃了不少苦头。德军一般将虎式坦克单独编成重装甲营,这些重装甲营一般独立作战,承担封锁突破口等艰巨的任务。虽然虎式坦克数量极为稀少,也并非德国在二战时期的最强坦克,但是虎式坦克诞生时的威力仍然远超当时盟军的主流装甲车辆。所以虎式坦克是诞生王牌最多的坦克,而各重装甲营的战绩也极为骄人,尤其是502重装甲营和503重装甲营。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能让维修排抓狂的情形,事实上这种情景十分常见

刚下火车,先换履带

但是作为一名虎式车组乘员,你要对付的不仅仅是苏军的钢铁洪流,还有虎式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一辆重量达56吨的巨兽,虎式坦克并不是一个好伺候的家伙,今天咱们就从虎式车组和重装甲营维修排的视角来看看,维护一辆虎式需要的日常工作。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每次更换履带都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通常需要8个人才能完成

作为一名虎式坦克车组,你每天的日常是什么呢?首先来说,坦克车组是一项非常枯燥艰辛的工作,必须时刻面对来自战场上的威胁,此外还要与可靠性不佳的装备作对。首先来说,虎式坦克的车宽超标,所以在运输时要拆除翼子板,最外侧的一排负重轮,并更换窄型履带,才能装车运输,这可绝对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抵达目的地以后,车组必须为虎式换装作战用的履带,更换履带的时候必须全部出动,依靠一两个人根本无法完成,换好履带后,还得用曲轴调节从动轮的位置,以便将履带调整到松紧合适的状态,太紧容易发生机械故障,太松了也不行,容易在越野时松脱。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手动调节履带松紧的虎式坦克车组乘员,一般来说这可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

虎式驾驶员养成指南

说到越野,再来说说虎式坦克的驾驶员应该注意什么,如果你是一名早期虎式坦克的驾驶员,那很遗憾,你必须时刻与不成熟的迈巴赫HL 210 P45发动机作斗争,这种发动机是迈巴赫研制的一种V12水冷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650马力。相信很多性能车迷听到“V12”、“迈巴赫”这样的字眼已经非常兴奋了,在这提醒大家一点,虽然该型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高达”650马力,但是你必须要用这台发动机驱动一台57吨重的庞然巨物。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早期的虎式发动机有三个空气滤清器,外部还挂了两个

正因如此,驾驶虎式并非一项轻松的工作,该型发动机的最大转速为三千转,但是由于该型发动机采用铝合金缸体,导致其机械强度不足,所以最好不要超过2600转,现在你可以想象开虎式有多憋屈了吧,驾驶员的视野狭窄,再加上车内的空气闷热异常。所以驾驶虎式坦克非常辛苦,而且千万不要开到东线战场密布的水网或泥沼中,一旦坦克陷进去再给一脚地板油,发动机很有可能直接报废,东线损失的大部分虎式其实都是因为机械故障被遗弃的。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由于后勤力量的严重短缺,只有少数虎式能得到妥善的维修

中后期的虎式换装了铸铁缸体的HL 230 发动机,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不过即便这样,虎式坦克仍然有着严重的功率不足的问题。而且HL 230 发动机的油耗绝对能让现代的越野车都大吃一惊。一台虎式的油箱能容纳125加仑燃油,相当于568升,但是这些油料只够公路行军121.2英里(195千米)或者越野行驶68.4英里(110千米)。折算下来,公路行军的油耗为每百公里291升,越野时的油耗为每百公里516升,现在是不是觉得任何越野车与之相比都弱爆了。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虎式坦克的发动机十分脆弱,因为整体设计的关系,虎式的发动机舱十分狭窄,大修发动机的虎式非常常见

炮手的自我修养

说完驾驶员再来说说炮手,炮手需要操控炮塔的转向和炮管俯仰,一般情况下,炮塔旋转和炮管俯仰都是液压驱动的,炮手脚部有一块踏板,脚尖踩下是顺时针旋转,脚后跟踩下是逆时针旋转,踩的力度越大转速就越快,所以炮手在一场战斗下来其实还是很累的。当然这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完好的情况下,一旦发动机或变速箱损坏,炮手就需要手摇来旋转炮塔了,炮塔做360°旋转需要炮手摇720圈或车长摇595圈,当然伏击关闭发动机的时候也需要以手动方式瞄准,所以炮手还是相当累人的。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一般重装甲营的维修排都会携行16吨龙门吊,用于维修虎式坦克,骑在炮管上的人是为了充当配重

虎式的日常维护保养

德式装备相较于苏联武器的精密程度要高的多,所如果你是一个虎式坦克车组乘员。你必须频繁维护虎式坦克,甚至当年招募虎式坦克车组时都是挑选能有维修车辆经验的士兵。如果你驾驶的是早期的虎式坦克,那么你要经常清理车体后面的两个空气滤清器气罐,将里面的尘土倾倒出来,早期的虎式坦克发动机工况不稳定,虽然发动机上有三个空气滤清器,但为了保护发动机,还是额外在车体外部安装了空气滤清器。二战中后期,随着北非的失利和战况的吃紧,最终取消了这一不使用的设备。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虎式的空气滤清器需要定期清理,这是每个乘员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虎式坦克的外挂空气滤清器,注意箭头处的损坏,由于这种滤清器非常容易损坏,所以不久后便被废弃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车组乘员,你还要定期为虎式坦克脆弱的动力系统更换机油,除了28升的发动机机油和30升的变速箱机油之外。减速齿轮也需要12升的机油。整车的换气扇需要7升机油,炮塔旋转机构也需要5升机油。你不仅需要熟悉掌握各系统的工况,还需要掌握简单的维修技术。此外你还要定期清理炮膛,虎式随车携带有数根带螺纹的金属通炮杆,使用的时候将其通过螺纹拧在一起,再伸进炮管中清理炮膛,这可是一个非常消耗体力的工作,需要多名车组乘员协力完成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清理炮膛是需要经常做的工作,当然这项工作也是非常辛苦的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著名的131号虎,也就是现存的唯一一台能动的虎式,红圈处为车组自行焊接的把手吗,为了登车时更为方便

作为一名虎式车组成员,你还要有足够的DIY能力。早期的虎式坦克车组喜欢将第一组最外侧的一对负重轮拆下,因为在泥泞的东线作战时,淤泥很容易在主动轮的裹挟之下淤积到第一组负重轮内的死角中,轻则降低车速,不利于机动,重则导致发动机过热。一些车组喜欢在车体上焊接一些角铁或钢筋以方便登车,例如英国的那辆131号虎王,就在车体正面焊接了登车的扶手。此外,一定要记得给你的炮塔储物箱上锁,防止友军偷窃你的随车工具。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千万要记得为虎式炮塔后的储物箱上锁,否则友军会毫不客气的“借用”你的随车工具

最后再来说说启动装置,虎式坦克安装有两个额定电压12伏,电荷量为150安培的电池,供整车的照明设备和启动器使用,虎式坦克发动机有两种启动方式,第一种是利用电力驱动一个BOSCH电动机,带动曲轴转动。但是在东线作战的虎式常常因为寒冷的天气亏电,即使长时间不用,车组成员也要经常让发动机怠速供电池充电。否则就只能用曲轴手摇启动了,这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是一个尤为危险的动作,运气好的话,遇到搭乘82式“桶车”的友军,也可以使用“桶车”的后置发动机连接启动,当然这种机会其实并不多。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还是131号车,红圈处为发动机手摇启动的转接装置


虎式坦克乘员的日常:医治这头猛兽比打击敌人更困难

幸运的话,也可以使用友军的82“桶车”协助启动,这样就不用人工摇动发动机了

当然了,相比起维护保养虎式坦克来说,长时间的行军和高度紧张才是最让人头疼的,由于德军的整体战略,虎式坦克主要编成重装甲营独立作战,往往要承担救火队员的任务,尤其是在德军转向守势之后,重装甲营更是作为最强之盾在德军漏洞百出的漫长防线上疲于奔命,在这种情况下,乘员的休息时间自然很难保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