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定义判断(4月15日)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定义判断(4月15日)

  1.

  贫困的要素不仅包括物质和收入水平指标,还包括能力指标,即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权利贫困就是缺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本人权的一种贫困状态。权利贫困是贫困的核心,物质贫困是贫困的具体表现,权利贫困是造成物质贫困的根本原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权利贫困的是( )

  A.张某大学毕业在京成为“蚁族”一员,收入低下,蜗居城乡结合部多年

  B.辛某房屋被强拆,致使一家人居无定所,其申诉上访过程中多次被拘留

  C.李某在深圳私企打工多年,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却得不到任何赔偿

  D.王某好心救人却被讹诈,因无证据证明无辜,被判令承担全部医疗费用

  2.

  使命是一个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或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企业存续发展对企业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远景是企业使命的形象化与具体化,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以及特定企业在资源及其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性与局限性,每个企业只能在特定的领域或方面以特定的方式来表达和实现其使命,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企业远景。战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企业使命及远景所要达到的结果,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标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描述了企业战略目标的是( )。

  A.某运动产品生产企业:在日益增长的健身市场上建立强有力的格局

  B.某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人类社会生活品质

  C.某家电生产企业: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创造绿色世界、服务人类社会

  D.某厨具生产企业:不断为人类提供更新、更好的厨房文化与生活方式,竭尽全力,让家的感觉更好

  3.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的是( )。

  A.亨利是美国人,应聘在“北京华尔街英语学校”任教6个月

  B.汤姆是英国人,应聘在“北京华尔街英语学校”任教2年

  C.高红是美籍华人,在回国探亲2个月内,她在美国工作地公司仍然向她支付工资

  D.李扬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她在新加坡出版了一本书,得到一笔稿费

  4. 预谋故意是指行为人产生犯罪故意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态度。下列不属于预谋故意的是( )。

  A.某甲与其妻关系不合,趁其熟睡之时将其勒死,然后毁尸灭迹

  B.某人为了争夺权位,处心积虑地设计一个圈套,将自己窃取公司情报的罪行栽在同事身上,排挤其出公司

  C.某会计“故意”忘了锁门,以至于财务室被窃,他却分得不少钱

  D.一刑满释放的青年在夜路上发现一年轻女子,遂起不良之心,将其强奸

  5.

  外部不经济性是指经济活动主体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或额外费用,而他人并未因此得到补偿。

  下列属于外部不经济性的是( )。

  A.某项新技术发明被他人使用,没有得到使用费

  B.桃树花开时,行人都可以享受到花香,但并未向种桃树的人交钱

  C.上游居民大量植树,自己收获了木材又改善了下游居民的水源质量,却未收取费用

  D.农民使用农药过量造成污染,却并没有赔偿受害者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定义判断(4月15日)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A

  解析:

  定义的关键信息是“贫困的要素不仅包括物质和收入水平指标,还包括能力指标,即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选项>A>仅是物质贫困,故不属于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2.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战略目标强调为完成“使命”和“远景”所要达到的“结果”。战略目标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标准”。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在日益增长的健身市场上建立强有力的格局”是“一定时期内,企业要达到的结果”,也是“衡量该企业经营活动的标准”,这属于战略目标。B中“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人类社会生活品质”是“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实现企业的使命”,这属于“远景”。C中“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创造绿色世界、服务人类社会”是“企业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这属于“使命”。D中“不断为人类提供更新、更好的厨房文化与生活方式,竭尽全力,让家的感觉更好”是“在厨具领域表达和实现其使命”,这属于“远景”。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有住所或无住所但居住一年的在境内或境外取得所得”或“无住所或无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的在国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为在国内取得所得的个人;C中在国内探亲2个月,符合定义中的后者的情况,但不是在国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因此不符合定义;D中由北大教授可知在国内任职,符合定义中的前者。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D

  解析: D项中的青年实施犯罪行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故本题选D

  5.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外部不经济性强调“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或额外费用”且“他人并未因此得到补偿”,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某项新技术发明被他人使用”、B项“>行人都可以享受到花香”、C项“>游居民大量植树>改善了下游居民的水源质量”都是给他人带来好处或收益,不符合“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或额外费用”。而D项“>农民使用农药过量造成污染”给环境造成污染,也给他人带来不利影响,符合“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或额外费用”,同时“>却并没有赔偿受害者”体现了定义“>他人并未因此得到补偿”,两个条件均符合。因此答案为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