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相亲相杀的年代,消费者可别轻易“掉坑”

干保险十年了。以前呢,经常听到的是客户骂保险是骗人的,骂营销人员不专业甚至销售误导,骂保险公司惜赔甚至不赔。这两年倒好了,互联网上各大平台,反而成了同业之间互怼的阵地,硝烟弥漫战火连天,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那些互联网保险平台明明自己也是卖保险,非要拍一大堆的视频写一大堆的文章硬是把一个“坑”字满满的贴在传统保险身上。

保险业相亲相杀的年代,消费者可别轻易“掉坑”

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怼的范围太广,我就一星斗小民还要养家糊口,前文说到,我上有6老下有2小,生活不易,所以我就简单的就这个“坑”字聊几句!不喜勿喷,到此关掉即可。

看到此文的小伙伴如果手机有抖音之类的短视频软件一定刷过一些关于保险的视频。相信只要看过一两个此类的视频的小伙伴一定对一个“坑”字印象深刻。因为不管是哪家抖音号发的关于保险的视频,说的满满都是各种坑。其实这些坑总结一句话“就是你之前买的保险贵了,他们现在卖的保险更好更便宜”。不信你打开抖音慢慢刷,等你刷到手机没电了一定会发现,所有的保险短视频都我总结的一样。那么问题来了,之前的客户通过传统营销渠道购买的保险是不是真的都有“坑”真的一样的保障传统渠道买的就贵那么多,那些抖音号他们家卖的保险就那么好那么便宜?来,让我们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这几年各互联网平台,不论是短视频平台还是文字平台都在强调以前投保人通过传统渠道购买的保险都有一个共同的大“坑”就是贵或者说“买错了”。那我们先来了解下比如说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它的定价逻辑是什么呢?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买一本保险学原理回家慢慢啃,但你只要知道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保证补偿的原则”。这什么意思呢?说人话就是要求一款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价必须符合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收取的保险费,必须足以应付赔款支出及各种经营管理费用的原则。看到此处的小伙伴不知道看懂了没有?赔款支出这个是事后性我们暂时先不说,就说说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它包括什么呢?简单的讲,同样保额对应的100块钱保费,不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的差距是天壤之别甚至可以说差距大到超乎一般投保人的想象。如果看到此文的小伙伴手机里有炒股软件可以打开来看看平安这些年的分红,还有年报上面的各种经营费用。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平安高管5000万年薪跳槽友邦事件,人家大公司一个高管年收入不算其他分红就足以匹敌一些小型寿险公司全年整个公司的人力成本了。也就是说,你给平安国寿太保这种老牌大保险公司每缴纳100块钱保费有很大一部分被保险公司拿去给外勤发佣金做方案、给内勤发工资绩效年终各种福利、还包括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无数的营业场所的灯油火蜡租金物业费、最后还包括每年给股东巨额的现金分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像平安福这样的产品这几年成了过街老鼠,各个平台的互联网保险人群起而攻之。

大型保险公司居高不下的经营管理成本确实导致其在售保险产品费率远远高于其他小型保险公司的同类产品,但是,并非这些大型保险公司的产品就不能买了。举个最简答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快递顺丰服务最好最便捷,但是不能没有邮政啊,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只有邮政可以帮你送达。这几年新兴保险公司的网红产品确实打着低保费高保障的旗号在一线城市攻城略地,但是作为全国众多三四五六线城市的保民,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只有国寿平安太保这些公司,真正能提供给他们良好的保险服务的也只有这些公司。我曾经帮汕头的一个亲戚办理众安的尊享E生的保单信息变更,原因是前两年孩子投保的时候用的是出生证,现在孩子满2周岁了要求变更被保人证件号码后才可以正常续费。如此简单的一个保全服务,众安的客服人员多次出错差点导致保单过了续费期,最后还是我帮客户打了监管电话投诉,监管部门介入后才如期办理完保全变更续费成功的。

再者,对于那些在各种短视频里面张牙舞爪的说别人陷入了各种保险的坑。我想说的是,他们给客户设计的保障方案又有多少外行真正看得懂。看下这个我随便在朋友圈截图下来的某抖音号的微信推广人员发的方案。如果一个外行来看只会觉得天下掉馅饼一年可以省下如此多的保费。殊不知,事出有异必有妖,如此低的保费一定是在产品保障方面做了手脚,比如说延长缴费年限、把身故责任取消、把终身重疾改成定期重疾、把医疗险的免赔额提高,林林种种不胜枚举。如果不是专业人士不加以仔细甄别详细了解,消费者最终的结果就是从一个坑掉进另一个坑。

保险业相亲相杀的年代,消费者可别轻易“掉坑”


保险业相亲相杀的年代,消费者可别轻易“掉坑”

此文只是抛砖引玉的一个探讨,如果要深入的挖掘这几年互联网保险跟传统保险的互怼历程及其中的的利害关系,需要业内人士花更多时间跟心思去死磕,期待能看到内幕满满的详细报道。

强调下本人的保险观念:保险只是金融系统里面的一个工具,它是动态匹配的,可能今天合适你的保险过些年就成了别人口里的“坑”。所以客户及这个行业需要的就是一批专业的有良知的从业者不断的学习进步从而动态的为客户整合风险保障。

最后送大家一句:世上本没有坑,拿着铁秋乱挖的人多了,也便有了坑。

保险业相亲相杀的年代,消费者可别轻易“掉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