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相親相殺的年代,消費者可別輕易“掉坑”

幹保險十年了。以前呢,經常聽到的是客戶罵保險是騙人的,罵營銷人員不專業甚至銷售誤導,罵保險公司惜賠甚至不賠。這兩年倒好了,互聯網上各大平臺,反而成了同業之間互懟的陣地,硝煙瀰漫戰火連天,你方唱罷我登臺好不熱鬧。那些互聯網保險平臺明明自己也是賣保險,非要拍一大堆的視頻寫一大堆的文章硬是把一個“坑”字滿滿的貼在傳統保險身上。

保險業相親相殺的年代,消費者可別輕易“掉坑”

因為這個話題比較敏感,懟的範圍太廣,我就一星斗小民還要養家餬口,前文說到,我上有6老下有2小,生活不易,所以我就簡單的就這個“坑”字聊幾句!不喜勿噴,到此關掉即可。

看到此文的小夥伴如果手機有抖音之類的短視頻軟件一定刷過一些關於保險的視頻。相信只要看過一兩個此類的視頻的小夥伴一定對一個“坑”字印象深刻。因為不管是哪家抖音號發的關於保險的視頻,說的滿滿都是各種坑。其實這些坑總結一句話“就是你之前買的保險貴了,他們現在賣的保險更好更便宜”。不信你打開抖音慢慢刷,等你刷到手機沒電了一定會發現,所有的保險短視頻都我總結的一樣。那麼問題來了,之前的客戶通過傳統營銷渠道購買的保險是不是真的都有“坑”真的一樣的保障傳統渠道買的就貴那麼多,那些抖音號他們家賣的保險就那麼好那麼便宜?來,讓我們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這幾年各互聯網平臺,不論是短視頻平臺還是文字平臺都在強調以前投保人通過傳統渠道購買的保險都有一個共同的大“坑”就是貴或者說“買錯了”。那我們先來了解下比如說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它的定價邏輯是什麼呢?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買一本保險學原理回家慢慢啃,但你只要知道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保證補償的原則”。這什麼意思呢?說人話就是要求一款重大疾病保險的定價必須符合保險公司向投保人收取的保險費,必須足以應付賠款支出及各種經營管理費用的原則。看到此處的小夥伴不知道看懂了沒有?賠款支出這個是事後性我們暫時先不說,就說說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費用,它包括什麼呢?簡單的講,同樣保額對應的100塊錢保費,不同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費用的差距是天壤之別甚至可以說差距大到超乎一般投保人的想象。如果看到此文的小夥伴手機裡有炒股軟件可以打開來看看平安這些年的分紅,還有年報上面的各種經營費用。舉個最直觀的例子,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平安高管5000萬年薪跳槽友邦事件,人家大公司一個高管年收入不算其他分紅就足以匹敵一些小型壽險公司全年整個公司的人力成本了。也就是說,你給平安國壽太保這種老牌大保險公司每繳納100塊錢保費有很大一部分被保險公司拿去給外勤發佣金做方案、給內勤發工資績效年終各種福利、還包括他們遍佈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無數的營業場所的燈油火蠟租金物業費、最後還包括每年給股東鉅額的現金分紅。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像平安福這樣的產品這幾年成了過街老鼠,各個平臺的互聯網保險人群起而攻之。

大型保險公司居高不下的經營管理成本確實導致其在售保險產品費率遠遠高於其他小型保險公司的同類產品,但是,並非這些大型保險公司的產品就不能買了。舉個最簡答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快遞順豐服務最好最便捷,但是不能沒有郵政啊,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只有郵政可以幫你送達。這幾年新興保險公司的網紅產品確實打著低保費高保障的旗號在一線城市攻城略地,但是作為全國眾多三四五六線城市的保民,在他們生活的城市只有國壽平安太保這些公司,真正能提供給他們良好的保險服務的也只有這些公司。我曾經幫汕頭的一個親戚辦理眾安的尊享E生的保單信息變更,原因是前兩年孩子投保的時候用的是出生證,現在孩子滿2週歲了要求變更被保人證件號碼後才可以正常續費。如此簡單的一個保全服務,眾安的客服人員多次出錯差點導致保單過了續費期,最後還是我幫客戶打了監管電話投訴,監管部門介入後才如期辦理完保全變更續費成功的。

再者,對於那些在各種短視頻裡面張牙舞爪的說別人陷入了各種保險的坑。我想說的是,他們給客戶設計的保障方案又有多少外行真正看得懂。看下這個我隨便在朋友圈截圖下來的某抖音號的微信推廣人員發的方案。如果一個外行來看只會覺得天下掉餡餅一年可以省下如此多的保費。殊不知,事出有異必有妖,如此低的保費一定是在產品保障方面做了手腳,比如說延長繳費年限、把身故責任取消、把終身重疾改成定期重疾、把醫療險的免賠額提高,林林種種不勝枚舉。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不加以仔細甄別詳細瞭解,消費者最終的結果就是從一個坑掉進另一個坑。

保險業相親相殺的年代,消費者可別輕易“掉坑”


保險業相親相殺的年代,消費者可別輕易“掉坑”

此文只是拋磚引玉的一個探討,如果要深入的挖掘這幾年互聯網保險跟傳統保險的互懟歷程及其中的的利害關係,需要業內人士花更多時間跟心思去死磕,期待能看到內幕滿滿的詳細報道。

強調下本人的保險觀念:保險只是金融系統裡面的一個工具,它是動態匹配的,可能今天合適你的保險過些年就成了別人口裡的“坑”。所以客戶及這個行業需要的就是一批專業的有良知的從業者不斷的學習進步從而動態的為客戶整合風險保障。

最後送大家一句:世上本沒有坑,拿著鐵秋亂挖的人多了,也便有了坑。

保險業相親相殺的年代,消費者可別輕易“掉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