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5°让路法谈保险销售中“好产品就该让身边的人都来买”

今天是周六,下周大娃将面对他求学生涯的第一个学期期末考,于是跟太太商量了下早上带孩子去奥园广场玩了一上午,下午上完最后一节美术课。晚上吃完饭洗完澡,开始码下开通头条号的第二篇文字。

最近这几天,朋友圈特火的一个现象是,一个45°让路法的视频占据了大半个朋友圈。其实这本身是个好事,我用百度搜了下关于这个问题有88万条结果,证明全国人民确实对这个问题挺上心的。但是我仔细想了下,不对啊!按视频的方法给救护车消防车等执行特殊任务的特种车辆让路这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没错。但是问题是,现实复杂的交通情况不可能像视频中模拟的一样理想啊,试想小汽车转个45°让路还有点可能,而且还是在道路不是非常拥堵的情况下每台车前后都有足够的腾挪空间这方法才有可能,如果遇到前面堵车的大货车公交车大卡车,压根不现实啊。所以,转发这视频的人,从出发点来讲是没错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正的现实可能给每一个心存善念的人一个狠狠的耳光。

从45°让路法谈保险销售中“好产品就该让身边的人都来买”


从45°让路法谈保险销售中“好产品就该让身边的人都来买”


从这角度,我想起了这么多年保险营销里面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我们公司的保险这么好,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么好的东西分享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这么好的产品我们要让身边的人都来买。

这逻辑有没有毛病?可能很多人会说没毛病啊,既然国家政策也一直在鼓励商业保险发展鼓励老百姓买保险,那好的保险产品就应该让身边的人都买起来啊,老铁没毛病啊!好,那我们换个说法哈,既然药店的药都是好药,每一种药都能治疗一种乃至好几种病症,这么好的药,我们是不是都要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亲戚朋友呢?是不是应该直接一袋一袋的让我们的亲戚朋友来买各种药店的好药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为什么保险公司所谓的好产品就一定要让每一个身边的亲戚朋友买起来呢?

前段时间我一个邻居让我帮她做家庭保单年检,理由是她先生因腰椎病住院了,然后当她去某大型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的时候,她惊奇的发现,她家从02年开始每年缴纳3万多的保费竟然无法报销她先生那点住院费用。我帮她仔细的做了保单年检后,发现她这么多年缴纳了几十万的保费基本都是分红年金跟万能产品,他先生唯一的一份医疗保险是一份1万额度的意外医疗保险,而且已经失效十几年了。对此她愤怒无比,当时那个做业务员的亲戚口口声声说好的各种保障全部子虚乌有,所谓的“理财”型保险收益也是差强人意。而且她跟她先生现在都四十多岁这几年也陆陆续续身体有些问题,如果现在再买重疾或者医疗保险不仅保费高而且很多保险公司会除外而且很有可能延期或者拒保。

这种情况其实不是个案,就这是我为什么会提的问题:公司好的产品就一定是身边每一个亲戚朋友必须人人购买的?这显然混账逻辑。首先,产品的好坏是必须跟整个行业做横向对比以及跟过往的产品做纵向对比,这本身就非常考究一个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好坏姑且两说。保险,只是众多金融工具中的一个系列而已,只有合适客户个人情况,家庭财务状况,家庭风险构成等诸多因素的产品才是合适的保险工具。

做个简单的总结,每一个转发45°让车法的人都是心存善念的人,每一个想着让身边亲戚朋友都拥有保障的保险从业者都是有善心的人。但是,现实往往很复杂,好心做坏事的事情还少么!我们千万不能做一个行恶之人,但更不能因为自己的专业局限跟知识局限而好心办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