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種眼光看教育掌門1對1這樣權衡學科輔導和素質教育

“2014年必須入局,要不然就晚了。”掌門1對1創始人兼CEO張翼在教育行業深耕多年,他針對在線1對1從時間、環境、行業態度三個方面給出了這樣一個分析與判斷。

2014年,大家都不看好在線1對1教育這個細分賽道,但張翼認為這種模式必然是未來趨勢所在。他拒絕了麥肯錫的全職offer,將創辦多年的線下培訓機構“掌門教育”轉型為在線1對1,通過貫徹、創新教育理念,企業在四年後成為這一領域的頭部選手。

個性化教育理念貫穿掌門1對1始終

時代進步,技術變革,教育觀念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無法完全滿足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需求,個性化教育將成為未來教育改革的方向。

每個學生在人格、認知方式、興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他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由語言、數理邏輯、空間、音樂等八項組成,智能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出個體間的智力差異,這就要求教育必須促進每個人各種智力的全面發展,讓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和完善。

換一種眼光看教育掌門1對1這樣權衡學科輔導和素質教育

縱觀整個教育培訓行業,定製化、個性化已成為行業共識。張翼曾明確表示,“就教育而言,無論是做1對1,還是做小班、大班,最後都要走向個性化,都要走向每個人。”

掌門1對1始終堅持一對一教育模式,針對每個孩子的獨特差異,提供定製化、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達到“千人千面”的教學效果。

目前,進入在線1對1領域的企業眾多,但是掌門1對1在該領域的地位趨於穩固,1對1在線輔導已是其核心競爭力。2014年,張翼瞄準了並不起眼的在線1對1,並說道,“我們發現了其中的問題,知道如何趕超,那時候就應該立即去做”。如今,他成功了。

學科輔導和素質教育相輔相成

2018年是素質教育元年。易觀近日發佈的《互聯網K12在線輔導行業分析2018》報告指出,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對減負和素質教育的倡導仍然無法繞過中考、高考的升學考核,因此基礎學科的應試輔導與素質教育的融合正在成為K12行業的新趨勢,以思維訓練、能力培養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為代表的新興賽道將會崛起。

換一種眼光看教育掌門1對1這樣權衡學科輔導和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浪潮中,掌門1對1順勢而為,全面升級為素質教育科技公司,著重於打造學科輔導和素質教育相輔相成的學習體系,開發包括音樂教育在內的素質化提升課程,培養孩子更全面的綜合能力。

在學科教育上,掌門1對1致力於為孩子定製一套個性化學習成長方案,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大數據和AI技術對學習內容進行智能推薦,對學習效果進行智能測評,從而實現學習過程的“千人千面”。進入音樂陪練領域後,鋼琴和小提琴的效果導向更加明顯,掌門1對1個性化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已有的技術成果可以很快平行應用到陪練的過程中,最終讓孩子得到充分發展。

“學科教育和素質教育產品體系這兩種體系實質上所用到的基礎研發資源是共通的,我們目前也在致力於打造出一個共通性的平臺,未來所產出的教學內容將在素質化培養和專業化知識灌輸上達到‘品效合一’”。張翼這樣解釋道。

易觀報告還指出,音樂+教育方面,鋼琴培訓成為主流;數據顯示,鋼琴培訓教育正呈現出低齡化特點。

換一種眼光看教育掌門1對1這樣權衡學科輔導和素質教育

事實上,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審美能力乃至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從鋼琴開始的,因為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其彈奏過程需要十指獨立靈巧的活動,有效開發了大腦的左右半球,鍛鍊了兩者的協調性。多個事例證實,從小學習鋼琴的孩子,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創造思維能力等方面,都明顯優於同齡沒有學習鋼琴的孩子。

作為掌門1對1素質教育子品牌的掌門陪練專注於4-14歲青少年練琴問題,通過1對1在線視頻方式激發孩子練琴興趣,全程實時示範、指導和糾正孩子錯音、節奏等問題,讓孩子看得清、聽得準、練得好、學得快,高效練琴,提高鋼琴水平。

張翼說出了自己的初衷,“我們一直在想,除了學科教育,我們還能怎樣幫助孩子成長,後來我們發現,知識可以延展,能力同樣可以。除了學習,未來每個人還將從精神、創造力、審美等多個要素中去展現自己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