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要經過多少折磨,最終才能“鯉魚躍龍門”

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製度,源於隋朝,發展到明清兩代,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嚴密的體系。要想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獨佔鰲頭,成為狀元,那可得憑藉過硬的實力連闖幾關,一直要闖到皇帝的金鑾殿上。

科舉考試要經過多少折磨,最終才能“鯉魚躍龍門”

(影視中的殿試)

一般來說,科舉考試共分為六級,最低一級是縣試,然後是府試,過了前兩關,被稱為“童生”。然後是院試,闖過了這三關,即成為“秀才”。要想保住“秀才”的頭銜,還得接受省一級學政巡迴舉行的歲考。接下來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連考三場後才能高中“舉人”,第一名被稱為“解元”。只有闖過了前四關,才能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也要連考三場,才有機會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

由此可見,古代的科舉考試,並不比現在的高考“獨木橋”輕鬆,甚至還要更難。

即便古代的科舉考試苦難重重,但這依然是眾多寒門學子,躋身仕途的重要途徑。“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樣的目標,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學子們勤奮苦讀,金榜題名。

成功入圍殿試並及第的考生,都被稱為“天子門生”。但即便是“天子門生”,還是要根據考試成績進行排名,然後由朝廷發佈金榜。

金榜分為三甲,一甲三人,分別稱為進士一甲第一名、進士一甲第二名、進士一甲第三名,合稱為三鼎甲。

二甲若干,二甲第一名稱傳臚,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統稱為進士。

不過在最初的金榜上,並沒有狀元、榜眼、探花之稱。

科舉考試要經過多少折磨,最終才能“鯉魚躍龍門”

(影視中的狀元)

狀元最初叫做“狀頭”,這源於唐朝的科舉考試。在殿試結束後,主考官會把被錄取學子的名單遞交到門下省,然後再由門下省的官員具奏稟報皇上。凡是在考試中位居第一名的考生名字會被放在最前面,因此稱為“狀頭”。

當然,也許“狀頭”這一稱呼不太高雅,其後便用“狀元”代替了,也稱作“殿元”或“鼎元”。

榜眼的稱呼較狀元稍晚,大概開始於北宋時期。初時第二名和第三名都被稱為榜眼,意取二、三名分立於狀元的兩側,如同兩隻眼睛,故稱榜眼。

清人趙翼在《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中記載:“北宋時第三人亦呼為榜眼。蓋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謂之榜眼,其後以第三人為探花,遂專以第二人為榜眼耳。”

“探花”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但和科舉及第的名次毫無關係,只是一種戲稱。

唐朝科舉放榜的時間,恰逢每年的春季。整個長安城百花齊放,春意盎然,也正是杏花怒放的時節。金榜題名的進士們,在興高采烈之餘,會相互邀約在一起,舉行一場盛大的宴遊活動,稱為“杏園宴”或“杏園探花宴”。

科舉考試要經過多少折磨,最終才能“鯉魚躍龍門”

​在這場歡快的聚會中,新科進士們,會挑選兩名俊朗年少的進士,擔任“探花使”。他們騎上高頭大馬,遍遊長安的大小花園,採摘園子裡的時令鮮花。

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就是對“探花使”這一讓人羨慕角色的入神刻畫。

採到鮮花的“探花使”會返回瓊林苑,用詩詞和鮮花迎接狀元。當然,如果兩位探花使沒能先於他人採到牡丹、芍藥等名花,就要受罰。

這個過程被唐人李淖記載在了《秦中歲時記》裡:“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罰。”

也就是說,唐朝的“探花”是一榜進士中最為年少和俊美的兩人,和殿試中所取得的名次沒有絲毫的關係。

“探花”正式指代進士第三名,應該是在南宋後期,這個時候,榜眼也就成為了第二名的專稱。不過,榜眼在三鼎甲中略顯尷尬,論才氣不如狀元,論相貌趕不上探花。而探花獲得者,必定是進士中的“少俊”者,是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實的高富帥。因此,中探花的進士,往往會比狀元還顯得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