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雖然丟了養馬地,也缺少騎兵,但培養了一位天神級騎兵將領

故事從楊家將說起

大宋雖然丟了養馬地,也缺少騎兵,但培養了一位天神級騎兵將領


說起北宋的將領,大家自然就會想到楊延昭,楊延昭加封英烈,雖然國家對不起楊家,但他仍然大義當前,帶領宋軍抗擊遼軍,留下千古佳話。也讓民間永遠記住了忠烈楊家將。

在宋史中,很多楊家將小說裡出現過的人物,都或多或少的有其原型。而在楊家將中,最勇猛的當屬楊七郎楊延嗣,他少年英雄,嫉惡如仇,故事引人入勝。和六哥楊延昭,合稱金銀槍將。

這位楊延嗣,多次和楊延昭並肩作戰,他的原型,主要有兩位,一位是宋將楊嗣,他以主動辭讓刺史一職,用來成全楊延昭顏面一事,聞名天下,而他更是以楊延昭為長兄,兩人雖然不是血親,但是親如兄弟,戰場上更是親密無間,所以,人們在楊家將的故事裡,就給真的多了一位楊延嗣,也算圓了楊嗣一個夢吧;一位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宋廷著名的鬥將——田敏。

這位田敏,一生戰績彪炳,其輝煌戰績,完全不輸給演義裡的自己——楊七郎。


田敏,字子俊,本易州牙吏。當時,宋軍北伐,元帥曹彬固守涿州,被敵人包圍。此時,太監王繼恩持聖旨,無法送達曹彬處。王繼恩於是招募勇士,闖營送信,田敏應徵。

這場戰鬥像極了楊延嗣大殺四門救駕的章節,只是宋太宗換成了曹彬而已。曹彬看到這員滿身是血的武將,又愛惜又心疼,於是給了他50個衛兵,讓他回去。路上,他們又遭遇了遼軍,50個人其中48人都戰死了,田敏又一次奇蹟生還。這一次,宋太宗都親自召見了他。

從此,田敏作為真正的帝國武將,開始活約在宋遼戰場上。

神話級別的戰役

大宋雖然丟了養馬地,也缺少騎兵,但培養了一位天神級騎兵將領


端拱初年,宋軍元帥李繼隆遭遇契丹前部大元帥耶律休哥的主力騎兵團——鐵林軍,這是一支遼帝國引以為傲的重甲騎士團。浩蕩的騎兵部隊,如同黑雲一般壓向南岸,眼看南岸的指揮行營危在旦夕,田敏帶著百騎衝向敵軍,將李繼隆救出,田敏所部都是本地招募的河北騎兵,他們的家鄉多在本地,田敏以自己為例子,說自己家在易州(今河北易縣),父母已經落入契丹之手,激發騎士們的鬥志,大家奮勇殺敵,此行為也震撼了李繼隆,這位帝國元帥親自提刀上陣,砍殺敵人。

李世民與霍去病的榮光在河北再現,宋軍騎兵不足萬人,激戰過後,數萬契丹騎兵倒下,引以為傲的鐵林軍從此煙消雲散。這是一次神話級別的戰役,宋軍在戰馬不足,騎士僅千的劣勢下,拼掉了中國歷史上最強悍的騎兵!

聞田敏父母失陷。宋太宗親自組織間諜營救,得以團圓。為這場戰鬥更劃傷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此後,田敏跟隨李繼隆東征西討,討伐李繼遷時,田敏所部遭遇平夏部軍隊,雙方都是倉促應戰,結果田敏大勝敵軍,斬首三千級,獲羊馬、橐駝、鎧仗數萬計。跟隨二代目元帥傅潛守衛定州,宋軍千餘人被圍困,又是田敏大顯神威,闖破連贏,將戰友救出。

此時的田敏,在戰場上儼然已經成為戰神和救火隊長,多次將宋軍從危難中解救出來!

鹹平中,契丹復入寇,敏從王顯為鎮、定先鋒,大敗契丹於遂城西羊山,斬其酋長。真授單州刺史,後為邢州兵馬鈐轄。未幾,從王起屯定州,遇契丹於望都,逆戰,斬首二千餘級。徙北平砦兵馬鈐轄,領騎兵五千以當其衝。

在戰鬥中,田敏屢立擔任先鋒,“領騎兵五千以當其衝”,同魏能、楊延昭共守遂成,更讓他收穫了楊延昭的友誼,而這些年輕的帝國將領,也因自己的勇氣,頑強的阻擊契丹騎兵,被老百姓傳頌為軍神,遂成人民還送給他們一面錦旗“威震北胡,永固邊城‘!

大宋雖然丟了養馬地,也缺少騎兵,但培養了一位天神級騎兵將領

由於幽燕一代人民雜居,很多人都在戰爭中幫助契丹人。所以皇帝下令,將這些人南遷,並賜予田敏尚方寶劍,讓田敏來完成這個任務。任務過程中,田敏偵察得知了遼聖宗的御帳,於是,趁著夜色攻打了契丹的皇帝主營。

耶律隆緒在夜色之中,聞聽有人闖營,驚慌失措。田敏一陣砍殺,才得勝退去。事後,遼聖宗問蕭凜達,這是誰在搞事情,蕭達凜一陣苦笑:“這是田廂使”。遼聖宗早就聽說過這人,連連讚歎:“勇不可擋!勇不可擋啊!”

田敏在大鬧了契丹主營之後,又和魏能等人在師石村打破遼軍,戰俘萬計。宋遼和議之後,田敏又奔赴了西夏戰場。並擊敗了敗羅骨於三店川。

晚年的田敏因收受賄賂,從環慶路都總管被降職為儀州防禦使。田敏一生,在邊疆征戰二十多年,多次歷經生死。而他勇猛的表現和不善於交際的形象,也很符合楊延嗣的形象。因此,人們將這兩個人物很自然的聯繫到了一起。

宋軍並非無馬,而其實,宋軍初期的騎兵部隊並不少見,只是隨著陣法的不斷演進,宋軍的步兵更加專業和精銳,而讓騎兵表現乏力。歷史上的宋軍,曾經湧現過靜塞軍、選鋒營等精銳騎兵,他們都是天之驕子,是和霍去病、岳飛、李世民一樣的天之驕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