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景浏览器的消亡:你无法告诉任何人任何事,除非对方愿意聆听

你无法告诉任何人任何事,除非对方愿意聆听,是源自电影《印度之行》中的人物“戈德博尔教授”的一句话。 


1998年,美国政府指控微软公司以不正当手段引导软件用户使用它的网页浏览器。

这是一起重大的反垄断诉讼案。在1999年至2000年法院下令的调解谈判中,美国政府要求微软公司为其视窗产品添加代码,让用户可以访问其他与微软公司展开竞争的浏览器,如网景浏览器(Netscape)。微软公司拒绝了这一要求。

“比尔.盖茨说,任何人都无权告诉他应该如何设计自己的产品”史蒂芬.霍利说,他是微软公司的谈判代表。

网景浏览器的消亡:你无法告诉任何人任何事,除非对方愿意聆听

于是,双方重回法庭,打起了长达19个月的官司。这场官司历时长久,耗资巨大,令双方都精 疲力竭。在这起案子里,美国政府错过了微软公司发出的和解信号。微软公司给美国政府发送了一个极其明显的信号,说它不会给自己的产品添加代码。但它并没有对其网站、广告或任何置于视窗上的东西发表任何言论。

当微软公司表示不会为其产品添加代码的时候,美国政府原本应该怎样回应呢?这样问怎么样,“你们会给产品添加点什么呢? ”这一信号所包含的信息与微软公司和美国政府在2001年达成的协议非常相似:微软公司将在其视窗菜单中添加一个访问网景浏览器的链接,条件是除微软公司以外还有其他人例如,客户或计算机制造商在电脑上添加网景浏览器代码。

网景浏览器的消亡:你无法告诉任何人任何事,除非对方愿意聆听

霍利说,这一信息原本极有可能让双方不必再等19个月就能达成那项协议,但是,在调解初期美国政府没有真正想解决问题,因此没有注意到那些最终能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信号。

故事的另外一个主角网景公司,成立于1994年4月4日,主打产品网景导航者(Netscape Navigator)一度成为浏览器市场占有率的首位。

1995年8月9日,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获得巨大成功。同年,微软买下了与Netscape 具有相同渊源的Mosaic的授权(两个浏览器的核心开发人员为同一人),以此为基础开发了Internet Explorer ,进军浏览器市场,“浏览器大战“爆发。

1998年,网景公司市场竞争失利,为了挽回市场,公司公布旗下所有软件以后的版本皆为免费。同年,美国政府起诉微软。1998年11月24日,美国在线AOL以42亿美元、免税换股的方式,收购网景。

在2003年5月,微软和美国在线达成和解协议,愿意支付网景7.5亿美元,并同意向美国在线提供7年无限制的使用和散布Internet Explorer的权利,这被认为是“网景退出的信号”。

2007年12月28日,美国在线在博客表示将停止网景浏览器的开发,并于2008年3月1日停止安全更新和所有的技术支持,这就意味着于1994年问世的 Netscape 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微软最终还是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