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她善长治理国家,在位期间,唐朝的经理政治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武则天在位期间告密之风严重,重用酷吏,尤其是大肆的公开包养男宠,使得后人对她的负面评价也尤为激烈。

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公元624年,年仅十四岁的武则天,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宫中,被封五品才人,直到唐太宗驾崩,武则天也没能得到李世民的特别宠爱,甚至连一儿半女也没能生下;武则天26岁的时候,唐太宗驾崩,因为没有子嗣,按照唐朝皇家规矩,武则天按律出家感业寺为尼。

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唐太宗病重期间,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关系密切,武则天出家后双方再无来往,直到一年后李治到感业寺拜佛与武则天再次偶遇,之后李治将武则天接到宫里并封妃,才彻底改变了武则天的命运,当时的史书对此并没有任何批判,民间也没有奇葩言论流传,可见当时女性地位是很高的,皇家尚且如此,民间百姓自然更不受约束,上行下效在古代封建社会是非常盛行的;而且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曾改嫁,可见,在唐朝时期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评价一个时期女性地位的高低,女子婚姻的选择权占比权重很大)

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武则天不但成功反俗,而且改嫁给了自己前夫的儿子,并成功夺取皇后的位置,甚至还夺取李世江山当了女皇帝;毫无疑问,武则天夺帝的时候肯定有人反对,毕竟江山是李家打下的,但结果证明,支持武则天的势力占了优势,否则她也不可能坐了皇帝的位置,还坐的风生水起;一个女子能够当上一国之“君”,并且被大多数人认可,可见当时社会的女子地位之高。(能够参政,绝对是女子地位的飙升)

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武则天当了皇帝,即使到当代社会对她的评价还是比较积极的,让世人比较诟病和批判的是她包养男宠,不知道唐朝人对此事如何评价,但从武则天明目张胆的大肆包养,到朝廷大员的视而不见甚至讨好男宠来看,这在唐朝应该不算违背天理伦常,而且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学习她包养男宠,甚至给母亲送男宠,最后还准备学习母亲夺权争位,结果是太平公主“顺利”的死在了夺位的路上;封建社会毕竟是封建社会,自夏商周以来,手握大权的几乎都是男子,而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身体各项机能都要强过女子的男子更能稳妥的把控权利,这也就是为什么女子从政的比较少,虽然并没有哪几个国家明文禁止女性参政,而且女性掌管乾坤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可真正敢在男人“窝”里争权夺势的还是凤毛麟角,尤其是还光明正大的自立为帝了;由此可见,唐朝的时候女性地位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而从唐朝时期女性穿着时常袒胸露怀来看,那时的民风比较开放,女性可以随意展现个人美,而不必担心伦理道德。那个时候,男性能做的,女性也可以争取,女子不仅称王称帝,还可以三宫六院,这即使在当今社会也难以想象,当然,关于这个事你想想就行了,当今社会不仅女的不可以“三丈四夫”,男的也不能三妻四妾。那为什么后世对武则天的行为愈加批判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世俗观念改变了。

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的世俗思想逐渐开始主导社会观念,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武则天进行的严厉批评,到程朱理学兴起,世俗对妇女的约束开始加强,尤其是程朱理学,它对妇女贞洁和道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像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若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等等。

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到了明清,统治者更是用法律的形式褒扬和奖励妇女守贞节,贞操的观念从上至下开始普遍化和制度化,对女性遵守妇道的要求发展到了疯狂的程度,夫死妇随竟然成了女性节烈的楷模,女子改嫁会受人诟病,甚至是家族的耻辱,女子守寡会被称功颂德,导致不少女子抱着一个贞节牌坊孤独终老,女子的生活、幸福甚至生死竟然直接跟已逝的男人挂钩。

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如此以来,曾经一国之主的女皇帝武则天自然被后世所诋毁,尤其是她包养男宠更是被批判的“人鬼共诛”;武则天没有错,错的是程朱理学对女子约束的世俗观念。

看武则天人生论唐朝女性地位,被程朱理学世俗观残害的中国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