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生命的螺旋方式》十三一路艰辛

在与刘进潮的接触过程中,我能感觉得到,刘进潮大概和我有着差不多的人生观。比如我前面说过我的苦难观。我感觉刘进潮对待常人们所谓的苦难,或者就是生活日常中的辛苦,他仿佛对此免疫,没有象一般人那样时时挂在嘴上。在我们交流过程中,以我的经验感觉,刘进潮碰到到过许多的艰难困苦,但是我没有听到过一句从他嘴里说出的抱怨,甚至,我连他的一声叹息都没有听到过。当然,我也还知道他曾经经历过许多幸福的时刻,他也一样,平淡相对。即使偶尔提起来,也是为了叙述事情所需要,绝无渲染,更没有无病呻吟,总体来说,在生活日常中,刘进潮表现出了超乎他的民间艺人身份的达观,还是很超脱的。什么叫异人?这一点很难得,刘进潮竟然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在这一点上,我自愧不如。

长篇报告文学《生命的螺旋方式》十三一路艰辛

刘进潮作品

自刘进潮十八岁离家出外谋生开始,到如今的三十五年时间里,他的生命形态就仿佛一直是在赶路。哪怕是在结婚生子为老人送终这样的人生大事件发生时,他也是在保持着奔走的姿态。即使是真的以走过的路来比较的话,两年苏北,两年淄博,全靠一双脚,或者自行车,每天在跑。十二年鱼台,前期卖糖葫芦,又是自行车和三轮车交互。单是这样一段经历,就足以保证他也应该是同龄人中走的路最多的人之一。

而在那生命奔波的无形的路上,刘进潮就是一个超长马拉松的奔跑者。

谈到那一时期的经历,刘进潮已经很满足了,他对我说过:“在鱼台的时候,后来用上三轮车,就不用扛糖葫芦杆子了,省力多了。”

在鱼台后期进了澡塘,除了每年来回家里几次,走的路少一些了,但所从事的工作又是一般人难以适应的下死力的活。

在临沂的八年,除了需要往返临沂和山亭之外,他八年里先后承接了峄城青壇寺、薛城陈郝泰山庙,以及山亭区内南刘峪苍老爷庙、枣庄岭土地神庙、段庄村天河寺等寺庙塑像十几尊。也就是说,那些日子里,他还需要在山亭薄板村和临沂之外,增加上往返与这些施工地之间的路程。

2010年,刘进潮进了古城,这一时期他的代步工具也换上了电动三轮车。这一时期的奔波状况,刘进潮显然自己算过帐胸有成竹,在聊天的时候他主动提及,对我说:有了电动车,行动方便,再算所行走过的路,厉害了。除了往返山亭、台儿庄之外,他仍然长期承接外面的塑像工程,粗略计算下来,每年行程都在三万多公里。也就是刘进潮每一天都要赶路近一百公里。这是一个平均数。

关键是,走路有走路的劳顿,开车有开车的艰辛。

长篇报告文学《生命的螺旋方式》十三一路艰辛

刘进潮作品

就不再说早期扛着糖葫芦杆子走街串巷以及自行车、三轮车时期的情景了。在这一节里,我就直接截取他到台儿庄古城前后的经历。

从进古城开始,为了适应古城生活,重点是解决往返山亭和台儿庄方便,刘进潮就淘汰了在临沂时买的第一辆150发动机的电动车。其实那一辆车因为在临沂期间使用频率太高而已经接近报废,不换也不行了。升级换代后的新车为一辆250。新车新动力,刘进潮自然是不用扬鞭自奋蹄,充满激情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有了电动车代步,行程轻松了许多,但是,他的“最后一公里”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古城期间,刘进潮为古城内的相关场所塑了不少像,这是刘进潮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由于古城内复建过程严格还原旧时风貌水乡特色,石拱桥众多,同时,古城严格的管理规定,古城城区内不准进车。刘进潮每一次施工材料,大量进料都只能运到古城门外,再一块砖一块石头、一袋砂一袋水泥纯人工往里运。关键是,刘进潮就是靠拚力气挣钱吃饭的人,他哪里舍得再花钱雇人,所以,所有的材料每一次都是自己干。我们是不是能够想像得到,刘进潮的钱挣的容易吗?

其实,刘进潮在古城外面的工程也是这样。

我知道2017年一年他差不多都在七里河的山上青龙观里塑像。为了找他聊天,我也曾经两次与他一起上山。其中一次,从石板房区他的工作室出发,他开着他的汽车,老司机的样子,叫我浮想联翩。出山亭镇不远,就下了省道,沿窄窄起伏但却平坦的乡村公路一路绕行,就到了红嘴子水库上游。车子已经开不动了,刘进潮还和我商量,说:“咱别往上开了,步行一段吧!”

我只好先打开车门下了车。

下不下车这事其实没有商量。他停车的地方已经完全是山路了,本来就只能单车通过,对向有人都要侧身避让。而他停车的地方,正好是一整块有二十平方的青石地面,象一个极小的小广场,正好停车调头。我立刻猜到,他每一次开车来青龙观,大概都是车到此停车下人的。他竟然还要和我商量下不下车。我知道这不是他的虚伪,下意识的尊重吧。

长篇报告文学《生命的螺旋方式》十三一路艰辛

刘进潮作品

下了车,看见车旁是一堆农人堆起的牛糞堆。虽然时值初冬,阳光下的糞堆还是散发出极强烈的牛糞的味道,更叫人恐惧的是成片的苍蝇大概是感受到了汽车发动机的温暖,立刻驱车而来,迎着人面慌不择路乱撞过来。只片刻,那车窗上就爮满了黑压压一层巨大苍蝇。

不敢说恶心,恐惧却是真有的。好在,离车几步,就看见一座石桥,桥的两侧清水潺湲,小草丛生。刘进潮告诉我说:“这里是红嘴子水库的月河。”

因为古城复建时我去过几次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几次都是为了查阅明清有关台儿庄运河的宫廷档案,从那时起我始知月河一说。我不失时机地卖弄说:“月河往往是古代水工设施的一部分,比如台儿庄古城古运河,也有一段叫月河的。”

刘进潮已经领路往前去了。

过红嘴子水库月河桥,小路遇田堰立刻近乎二百七十度折返,爮坡,再返向大度数折返,就进了一片接一片的樱桃园。

刘进潮告诉我说:“每次往山上运材料的时候,就只有开电动三轮车。”

我们继续往上走,开始喘。刘进潮继续介绍说:“往青龙观运材料好一些,电动车能开到庙不远。有时候碰到没有路的高山项的庙,运材料就麻烦了。”

话说到这里,刘进潮情绪落下来,告诉我说,他的爷爷、他大爷爷他们老哥俩就是在一次往庙里运材料时突然碰上大雨,大汗淋漓的热身子被冷雨猛激,双双感冒,转成肺炎不治身亡的。那一年,刘进潮的爷爷才二十七岁,身后只留下刘进潮父亲一根独苗。这也因此成为刘进潮的奶奶溺爱娇惯他的父亲的原因,也进一步埋下了刘进潮童年期困窘艰难的因子。

话说到这里,我很想也强调一些十分套路的话:所谓艺术事业也并不是只有光鲜的一面,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刘进潮做为一个民间艺人,相比于他的老乡们来说,名声在外,职业声誉很高,但是若是相比起人们一般看不到眼里的劳动,至少在刘进潮身上,他所付出的体力以及所品尝到的辛苦,并不比田间劳作的人少。

显然,刘进潮是一个喜欢苦中作乐的人。

下面这件事,他确实是一件可乐的事情告诉我的。就在2017年在徐庄青龙观塑像的时候,有一天因为早晨在家里被忙乱的家事冲昏了头,离开家时候急急忙忙,竟然忘记了带午饭。到了地方一直忙活到了中午,感觉到饿了,才发现没有饭吃。青龙观处在层峦山坳里,前不靠村后不靠店,周围多少里内没有人家。瞬间的懊恼之后,刘进潮以他一惯的乐观作派,从工作着的地方走出来。只这几步的距离,刘进潮果然就发现了新的天地一样,喜上眉梢。仿佛上神眷顾,叫刘进朝看到大殿神像前的供桌上有前来烧香的人摆放的供品,里面就有几个馒头。刘进潮自然是十分欣喜,在心里祷告一番,求得观音默许。无须再有菜,把那贡品馒头在火炉上烤了,香喷喷的,就解决了中午饭的问题。

刘进潮向我讲述这件事的时候,听得出来他有点沾沾自喜。我想,这应该也是他的行业优势,他每天在那里为神塑像,与上神们总有一些交情,分上一杯羹,也是有情可缘的。

2017年12月6日,是进入冬天以来比较冷的一天。我知道刘进潮正在山亭徐庄镇七里河的青龙观里干活。因为有事要问他,这一天一大早就打了他的手机。他却没有上山。正在家里准备要出门。因为前一天他才突然发觉,修补塑像需要的原料石膏粉没有了。刘进潮要到300里以外的峄城底阁去买石膏粉。

我问他为什么不在山亭买。他告诉我说山亭没有。

我立刻想到寒冷的天气,路途又比较远,也就是随口建议他开他的汽车去。刘进潮却回答说:“汽车当然好,但是汽车拉不了那么多的货。”

我突然意识到,刘进潮即将开始的应该是一天辛苦的行程。因为是横贯三个区的漫长路途,因为这突然冷下来的天气。还因为,若是有汽车开着,也就是搭上些时间。但是,汽车竟然用不上。从刘进潮发给我的微信照片看,他要用的就是那种没有驾驶室的电瓶三轮车。

刘进潮很有些意思,仿佛有意要叫我知道他是认真地准备好了吃苦似的,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了他出发前的着装打扮。刘进潮穿上了冬天里能够穿的棉衣,然后,外面又护上了一个棉大衣,因此显得十分臃肿,又有点滑稽可笑。为了护住头,头上戴了毛线织的帽子,又戴上了头盔。我开玩笑说:“应该庆幸,如今的路都是平坦的大路了!”又提示他说:“头上戴了那么多,听力不好,注意安全!”

就带着这样的装扮,刘进潮开着那辆三轮车,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了。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俩每天晚上微信交流一番。但是6号这一天没有他的动静。

第二天早晨,我得到他的信息。他说他头一天很晚才赶回家里,一路上风声、电瓶三轮车的发动机声,再加上风吹寒凉,回到家里,刘进潮头昏脑胀,连老婆为他过生日准备的辣子鸡也没有吃成,躺到床上就睡了。

这一天竟然是他的生日。

刘进潮这才告诉我说,昨天恰好是他的生日。没过成。

刘进潮突然动了感情,在微信语音里对我说:“早晨起来要出门的时候,她问我还记不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没想起来是我的生日。我还问她,是不是山亭集?她见我真的忘了,就告诉我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竟然忘记了。她说要准备为我过生日煮羊肉汤。我还开玩笑说,我是属羊的,不喝羊肉汤。她就说,那咱们杀鸡吃。我还答应了。”

听他的话音,显然,刘进潮没有吃上老婆为他庆生准备的辣子鸡心怀愧疚。又过了一会,他突然又说:“我今天才突然感觉,自己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

我听得出他的感慨。人还在路上,正全力往前奔着,突然觉悟到人生已经过午,还有那么多想法念头等在未来。

听得出他的疲倦。何况有事实,生日都没有过成的疲倦。我们中断了上午的交流。直到下午,他好象刚刚缓过劲来,才有力气和我通话详细说了去峄城的经过。

从山亭到峄城底阁的路上,用刘进潮自己的话说,一路风景一路却根本顾不上看风景,需要赶路。当然他也没有条件看风景,头上戴着头盔呢。这一路,最可怕的是三轮车发出的噪声太大,开始没有什么太强烈的感觉,慢慢的一路走下去,那砰砰的声音震得耳朵疼,头晕。再就是凉风厉害,虽然穿的够厚包裹的够严实,但是走不多久,手还是冻木了。特别是等晚上回到家时,脚都麻木了,也冻肿了。

峄城的石膏矿基本上都集中在底阁镇。因为治理的原因,大多数矿都已经停业了。所以刘进潮跑了几家矿都没有买到石膏,最后还是托熟人到一家石膏加工厂,去匀了人家自用的五袋。就这样折腾一天,回到家已经是晚上,累冻交加,连媳妇精心准备的生日晚餐也没吃上。

直到这天的下午,刘进潮还是不断地感叹,真的感受到了年龄的问题。年轻的时候,能够连续跑个七八个小时的路也不觉得累。这一次去峄城买石膏,刘进潮显然是感觉到了从来没有感觉过的累。但是,即使这样,他也只说累,没有说苦。

我就想起我们聊过的,关于赶路的话题。

刘进潮告诉我,自从2002年从鱼台回来以后,他已经换过四辆车,包括三辆电动三轮车,一辆现在正开着的汽车。

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古城干的好好的,突然选择离开,回到山亭的原因之一。古城虽好,但毕竟离家太远。从古城到他在山亭区薄板村的家,两者相距一百多公里。他的家庭境况前面已经说过,需要他悉心照顾,他因此要频繁来回于台儿庄和山亭。何况,为了古城里的生意,他还要经常北上滕州,东去临沂进货。这期间,如果他再接了塑像的活,就又会多一个需要来回跑的点。

进古城的头一年,刘进潮奔波赶路,硬是跑坏了一辆当年买的崭新125型的电动三轮车。一辆铁制的家伙都能跑报废,可想它的主人,那一年的奔波和辛苦。

刘进潮专门提到在古城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去临沂进货的经历。

那是他在古城里过的第一个春节。由于没有经验,过春节的备货不足,大年三十这一天店里的货就卖没了。刘进潮只好大年初一一早就开着他的那辆三轮车,跑300多里路到临沂的批发城去进货。赶到批发城时,已经是下午的两点多钟。正在家里快活过年的批发城老板听说刘进潮为了进货大年初一一大早骑三轮车赶过来,十分惊讶,开了他几句有玩笑,但是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也十分佩服,立刻陪他到店里为他备齐了货。

寒冬腊月,为了生意,坐在毫无遮挡的电动三轮车上风驰电掣地赶300多里路,刘进潮没觉得苦。

再大的苦也吃过。对于吃苦,刘进潮无所谓。但是,对于奔波过程中遇到过的危险,刘进潮至今心有余悸。刘进潮也是正常的人,他知道害怕。

也还是冬天里发生过的事情。2011年的12月,台儿庄古城月老庙开始建设,古城管委会委托刘进潮为月老庙塑三尊像。刘进潮接到任务后,就到临沂去进塑像的材料。当时刘进潮开的是一老年踏板三轮车。一早动身去,等备好料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刘进潮没有多想,开着车就上了路。

临沂是国内与义乌齐名的批发城,货物集散中心。每天的客流、车流十分多。到过临沂的人自然会有所体会。记得2005年时,我为朋友准备印制一套挂历,需要到临沂选纸。到了临沂才知道,临沂市内光大型纸张批发市场就有三家。而且每一家的规模大的都叫我合不拢嘴。惊讶之余,我也知道了临沂快速发展的原因了。在此不说。

刘进潮当天晚上载货夜路回来,车到项城南面的时候,天已经黑定了。前面的路上,刘进潮倚仗着一路行驶的都是高速路,自以为高速路宽敞平缓,感觉应该没有问题。等走到项城南的时候,对面过来了一辆开着远光灯的大车,会车的一瞬间,大车灯强光照的刘进潮什么也看不见了。结果就是那么巧,前方有一堆修路留下的石子。那一瞬间,刘进潮感觉脑袋一阵空白,车子撞上一堆什么东西腾空而起,在空中翻了一个个儿,把他远远的甩出去了。

落地之前,刘进潮就已经知道,出车祸了。

幸亏当时是冬天,衣服穿的厚,还戴着头盔。等慢慢清醒过来,刘进潮没敢马上起来,躺在那里试试胳膊腿,发觉自己万幸没有受伤。借着来往的汽车光,他看到了自己的三轮车翻倒在不远处的一堆石头子儿旁边。他爮起来,慢慢走过去,艰难的把车翻正,再一点一点把材料重新装上车。站在扶正的车子旁边,刘进潮的心里如翻江倒海般各种念头不断出现。后悔,后怕,自责,庆幸,真的感觉是到了鬼门关走了一趟回来了。

回家的路还有很远。再上车,只有小心翼翼。终于骑到了台儿庄古城,长舒了一口气。

从那以后,再开车出门,刘进潮就接受了教训,晚上只要行驶在路上,只要对面有车,特别是放远光灯的车,他就把车停下来,靠在路边停下。

刘进潮告诉我,他现在差不多象敬畏神灵一样,敬畏那些喜欢开远光灯的大车。

人生大课题,古人为我们准备好了那么多的实用教材。在刘进潮身上,所有的“古语鸡汤”都能找到验证。又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应该庆幸,正是有了三十多年的吃苦拚搏,才有了刘进潮的今天。生活条件在不断改善,汽车、新家、工作室,更有着可以预期的光明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