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抽成26%惹眾怒,首次盈利後仍有內憂

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據報道,短短兩個月時間全國有1.3萬家餐飲企業註銷倒閉,換句話說,餐飲企業每6分鐘就倒閉了一家,餐飲業要活下來真的不容易。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展開,目前很多地方恢復了堂食,雖然人流量比平時明顯下降了很多,但讓很多餐飲企業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不過,餐飲企業又遇到了新的“麻煩”。在海底撈、西貝漲價風波後,美團外賣平臺因佣金太高遭廣東餐飲企業集體投訴。

據美團公佈的2019年度財報顯示,公司成立十年來終於首次年度盈利。不過,在實現首次盈利後,除了應對當下的質疑,如何把這種盈利狀態持續下去,也是美團急需解決的難題。

廣東餐飲企業集體投訴美團

4月10日,廣東省餐飲(烹飪)協(商)會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佈《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指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並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設定了諸多不公平的交易規則,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疫情期間,美團卻依舊強勢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否則就強制註銷、下架門店。

函件提到,“國難疫情當前,廣東省省、市、區餐飲行業協會陸續收到幾百家餐飲企業針對美團外賣的各類投訴,表達出對美團外賣諸多行為的強烈不滿。”

美团抽成26%惹众怒,首次盈利后仍有内忧

廣東某餐飲負責人稱,一般的餐飲企業佣金在20%左右,優質,長期合作的客戶佣金在16%左右,新開的餐飲店佣金則高達26%。

一般的餐飲外賣企業的利潤大概為30%左右,如果聯名函提到的內容屬實,也就是說,利潤的一半以上給了外賣平臺。

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此次疫情對餐飲行業的衝擊又較大,加上餐飲企業此前可能一直認為外賣平臺的佣金過高,就導致了聯名投訴。

佣金是不是過高,局外人無法評論,不過,如果費用過高的話,最終買單的既不會是外賣平臺,也不是商家,只能是消費者。

是否涉嫌壟斷,可能有人會說,如果嫌佣金過高可以選擇其他的外賣平臺。實際情況並不如說起來這麼簡單。

美团抽成26%惹众怒,首次盈利后仍有内忧

市場上外賣平臺也不少,但知名平臺只有三家,美團,餓了麼和餓了麼星選。其中,美團和餓了麼佔據了市場近9成的份額,美團的市場佔有率更是超過6成,是絕對是領頭羊。

一般的商家又不可能像金拱門、星巴克、宅急送這樣的大戶,有自己的專門配送人員,基本上是選擇空間不大,甚至是沒得選。是否涉及壟斷,這需要由法律和專業的律師來判定。

近來,餐飲業風波不斷,海底撈、西貝等紛紛為“漲價”道歉,輿論及“交涉函”雙重壓力下,美團會道歉嗎?另外,“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部分餐飲企業會轉移陣地,尋求如餓了麼等新的外賣渠道嗎?

當然更有一個可能,大家各讓一步,退一步海闊天空。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外賣專委會也表示,市場上長成美團這樣一家大平臺公司不容易,我們更希望美團能健康發展得長遠長久。不過,他們也表示,美團(外賣)繼續堅持原有做法,則無異於殺雞取卵,將逼迫廣大餐企不得不採取包括法律行動、扶持新平臺等措施反擊。

外賣產業市場近年來持續增長,對於美團來說,這個市場讓自己發展、強大了起來,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比如騎手等,這是值得肯定的;此外,疫情這個特殊事情,共同將這個市場蛋糕做大做好,也為處於艱困之中的餐飲行業注入新的動能。

美團最新回應

突然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美團自己也覺得很憋屈,並作出了回應,稱並不是外界想象和傳言的那樣。

美团抽成26%惹众怒,首次盈利后仍有内忧

美團回應的核心問題有以下幾點:

剛實現營收平衡的2019年,其第四季度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如果說真是“暴利”的話,也不至於連續虧損5年。

美團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到20%之間,並不是市場說的基本上是20%,甚至很多超過20%。平臺的絕大部分收入用於平臺建設和專業配送,也就是大部分收入給了外賣員以及維護和建設APP。

關於第一點,抽取的佣金和每單利潤其實與企業是否虧損其實並不是絕對的因果關係。

美團說八成以上佣金在10%到20%之間,很多廣東餐飲企業說佣金大部分在20%以上,只有優質的,長期合作伙伴才能享受16%左右的“優惠價”,這個相當於是各執一詞。會不會是廣東餐飲企業的佣金相對較高,其它地方相對降低,拉低了平價值,這個可能性應該不大。

佣金到底是多少,到底誰說的是事實,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關於平臺的收入,APP維護和建設肯定需要成本,而騎手的工資肯定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美團財報顯示,2019年美團外賣交易總額是3927億元,交易筆數是87億,外賣佣金收入為496.5億,騎手成本為410.4億,即美團外賣把佣金收入的超80%支付給了騎手。

這點上看還是不錯的,不僅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騎手如果勤快的話,收入還能不菲。

首次盈利後仍有內憂

美團網CEO、創始人王興,生於1979年2月18日,出生於福建龍巖老區的新羅區水塘村,祖籍地為龍巖永定。

美團點評是國內較早的獨立團購網站之一,是王興多次創業以來最成功的,於2010年正式上線,今年已有十個年頭了。由於美團網迅速將商業邊界迅速擴展加寬,觸角伸向電影、酒店、外賣等多個垂直領域,王興的創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2018年9月20日,美團點評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其中,於2013年11月上線的“美團外賣”,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在線外賣平臺。

盈利變現,一直以來是懸在王興和美團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美团抽成26%惹众怒,首次盈利后仍有内忧

美團2019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美團收入同比增長49.5%達975億元,全年總交易金額同比增長32.3%至6821億元,經營溢利由2018年的負111億元,轉為正27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為47億元。美團迎來首次公司全年的整體盈利,扭虧為盈。

在財報中,美團將業務分為三個部分: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新業務及其他。從財報數據來看,2019年美團的這三塊業務交易金額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餐飲外賣交易金額為3927億元,同比增長38.9%;到店酒店及旅遊交易金額為2221億元,同比增長24.6%;新業務及其他交易金額為673億元,同比增長20.3%。

從這些數據能夠看出,餐飲外賣仍舊是美團的主營業務。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美團的餐飲外賣總營收為548億元,佔美團年度總營收的56.2%。不過,正如所有互聯網公司都要面臨流量觸頂的困境一樣,美團在C端(客戶端)交易金額強勢增長的背後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2019年全年,美團的交易用戶為4.5億,同比增長12.5%,這還主要得益於美團向下沉市場擴展的影響。

“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我們於低線城市的餐飲外賣業務貢獻越來越大,交易金額增長液越來越快。低線城市是用戶增長的主要動力,大多數新用戶均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美團在財報如是說。如果將美團2019年全年的增長幅度與2018年同期的增幅(29.3%)相比較,2019年美團在C端業務方面出現了明顯的疲軟態勢。這意味著美團C端業務的流量已越來越朝天花板靠近,未來增幅持續減緩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外,在C端流量觸頂的情況下,美團B端(企業端)的發展也不盡人意。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美團的商家數為620萬,同比增長7.1%,而這一數據的增幅在2018年同期則為32.1%。不過眼下對美團而言,B端業務最重要還是如何化解因佣金增長而帶來的非議問題。

來源:綜合財富動力網、前瞻網、一波說等

《經鑑》&中國企業報榮譽出品

分享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經鑑首席法律顧問許金周律師,廣東雙子律師事務所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E-mail:[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