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是中医中最常出现的一个名词,

但是湿气到底是什么,小编我一直搞不懂,

在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也是蒙蒙哒。

那么,湿气到底是什么?

它又是如何形成的,症状是什么,对我们的身体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伤害,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呢?

别急,让我们一个一个来了解。


湿气到底是什么鬼?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是“万恶之邪”,极为难缠而不易除去。在中医上,湿气是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之一,人体最怕湿邪。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主要来源,人以肉食为主,会伤害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形成湿气,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湿气是最容易渗透的,还容易与体外邪气里应外合,遇寒成为寒湿,遇痰成为痰湿,遇热成为湿热,遇风成为风湿等,从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湿气究竟是怎们形成的呢?

中医上所说的湿气一般分为“内湿”和“外湿”两种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外湿就是外界湿气,如淋雨、跋水、冒雨雾等,长期居住在沿海及空气潮湿的地方由于湿性缠绵,不易从体内散去而导致郁留于内。简单的说就是外湿多与外部气候环境有关,不能长期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地方,也不能长时间的淋雨涉水。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而内湿呢,就是内在的嗜食甜腻、脾失健运,使生理上的津液转化为病理上的湿邪所导致的,中医术语上是因脾虚无力运化水湿导致湿邪阻遏中焦影响气机升降或弥漫体内影响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简单地说就是吃了太多肥甘味厚的食物,脾胃负担太重,脾无法把水汽运化,就造成了内湿。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是人体代谢的液态垃圾,应从小便排出去,但现代人爱喝酒、吃肉等,导致湿气加重,加之脾虚,导致水湿运化不利,积聚日久还会形成黏黏的痰湿。积聚在体表,则皮肤出油、起痘、瘙痒;

积聚在关节,易引起风湿关节疾病;

积聚体内,肢体困重,人体肥胖;

积聚在五脏和血管,易引发脂肪肝、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

如常年不除,遇寒而淤堵,还易引发结节、肿瘤等重大疾病。

湿气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的表现1】

舌苔肥厚、舌边有齿痕。

舌苔肥厚、舌边有齿痕是脾虚、水湿内盛的表现,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湿气过重阻于舌而舌体肥厚,舌苔受齿列挤压而形成舌边齿痕。湿气是“万恶之邪”,湿邪过重易伤阳气,长期堆积体内容易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的表现2】

大便溏稀不成形。

大便溏稀不成形是体内湿气过重的典型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导致肠胃排泄出现异常。湿气是“万恶之邪”,湿邪过重易伤阳气,长期堆积体内容易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的表现3】

脸上出油、长斑长痘。

湿气积聚在体表,会使人体油脂溢出皮肤,造成脸上油腻,而油的粘性阻滞了火的发泄,导致热气堆积从而引起斑点、痘痘。湿气是“万恶之邪”,湿邪过重易伤阳气,长期堆积体内容易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的表现4】

头发油腻、耳蜗黏腻。

湿气占据人体,会使人体精华溢出体外,体现在头部和耳蜗就是油脂分泌旺盛,导致头发油腻、耳蜗黏腻。湿气是“万恶之邪”,湿邪过重易伤阳气,长期堆积体内容易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的表现5】

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是脾虚湿盛导致水湿运化不利,致使水液堆积于肺部,形成痰湿。湿气是“万恶之邪”,湿邪过重易伤阳气,长期堆积体内容易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的表现6】

头晕乏力,精神不济。

湿邪侵袭头部时,会导致气血上升供应不足,表现是头部昏昏沉沉,像裹着一块湿布,晕眩乏力、困重而提不起精神。湿气是“万恶之邪”,湿邪过重易伤阳气,长期堆积体内容易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的表现7】

腰酸、关节疼痛。

湿气无孔不入,流窜于身体各处,侵蚀到关节,会导致关节处气血运行不畅,引发酸痛等症,如遇寒邪成为湿寒,则会形成更严重的关节疾病。湿气是“万恶之邪”,湿邪过重易伤阳气,长期堆积体内容易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的表现8】

女性阴部潮湿、男性阴囊潮湿。

女性阴部潮湿、男性阴囊潮湿是体内湿气过重趋于下行而引发的症状。湿气是“万恶之邪”,湿邪过重易伤阳气,长期堆积体内容易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的表现9】

虚胖和浮肿。

湿气占据人体组织,容易导致人体虚胖和浮肿,长期下去变成痰湿,则更难去除。湿气是“万恶之邪”,湿邪过重易伤阳气,长期堆积体内容易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的表现10】

睡觉流口水。

湿邪困扰脾脏,会影响其正常的运化能力,水湿运化不利则会加重体内湿气堆积,就容易产生睡觉流口水的症状。湿气是“万恶之邪”,湿邪过重易伤阳气,长期堆积体内容易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必须加以重视。

原来老人们常说的要经常出门晒晒太阳竟然对身体有这么大的好处!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是如何形成的呢?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我们的身体里,有两个管理水的脏器,一个是肾脏,一个是脾脏。肾脏喜欢水,而脾脏讨厌水,喜欢干燥。

肾阳能和食物营养起反应,产生体温热量,将水蒸发向上蒸腾,是肾的能力,让水份能分布全身。

说完了肾,现在该说说脾了。脾会主管肠胃,将体内的水份吸收进血液里,血液再将这些水分运回肾脏,部分水分被制成了尿液,于是这样,形成了体液的循环,如果我们经常吃太多肥甘味厚的事物或者经常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地方,脾的工作量就会加大,超负荷的工作量就会让脾“罢工”,体内的水汽无法运化出体外,湿气就这样在我们的身体里产生了。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

起初湿气重的人只是感觉舌像异常,大便溏稀不成形、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疼痛,体型肥胖;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

湿气还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容貌,表现在皮肤上会出现长斑长痘,暗黄无光;表现在体型上就是水肿肥胖,大腹便便;表现在精神气色上就会出现无精打采,困乏无力。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湿寒是从哪来的呢?现代人99%都是湿寒体质。啤酒湿气大、海鲜极其寒凉,这样的饮食习惯导致湿寒入体,吹空调、吃冰棍、吃寒凉的蔬果也是如此,熬夜、夫妻生活过度导致肾阳虚,则肾寒脾湿,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也会加重脾的负担。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说到这大家都关心自己是不是湿寒呢?看一下下面的表现:

1、痛经

2、手脚凉

3、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容易感冒

4、后背怕冷,夫妻生活后后背发凉

5、膝盖凉(怕凉、比别的地方凉)

6、腹部受寒或吃寒凉后腹痛腹泻,或长期腹泻

7、尿频尿急,憋不住尿

8、大便糖稀、大便粘腻

9、男性阴囊潮湿,女性阴部潮湿,女性白带量大

10、鼻子发干、张嘴睡觉,鼻炎

11、腋窝出汗

12、头发出油、有头屑,耳蜗油腻

13、男女房事淡漠

14、脸上油腻,下巴和脸颊长痘

15、舌苔白腻

16、小便发黄,尿味大、小便混浊

17、嘴唇起皮

18、产后腹部肥胖瘦不下去,没有奶水

19、容易受惊吓

大家看到上面的这些身体问题,这些身体问题看来不是病,去医院西医检查,也没有结论,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治疗方案,像咽炎鼻炎皮肤过敏,眼干鼻子干嘴干的,便秘腹泻这些问题看起来相互也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在中医理论上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一个原因——

湿寒体质。

如果湿寒久不排除,会怎么样呢?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湿气遇痰则成为痰湿。

痰湿是什么?

湿气(人体代谢垃圾)久不排除、堆积在体内就形成黏黏的痰湿;脾湿容易生痰。

举一个例子:

厨房的洗手盆,每天洗菜洗肉洗碗流下去的废水就是水湿;如果3天没有清洗盆壁就会形成一层黏黏的东西就叫做痰湿。人体也一样,水湿就不排除滞留在体内就会形成痰湿。

中医上有两句话:

1、湿气进入人体如油入面、难以去除

2、万病皆是痰作祟

痰湿体质对人体的危害是更大的,有痰湿体质的人身体不适是更加难以忍受的;像脂肪肝其实就是黏黏的痰湿充满了肝脏, 最后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痰湿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1-颈部有黑圈、扁平疣(瘊子 肉揪揪)

肉揪揪和瘊子在西医上叫扁平疣,一般治疗方法就是用激光打。而在中医上我们能找到它的根源,就是痰湿,就象木耳蘑菇都是在潮湿的地方生长,痰湿体质的人就会长扁平疣。

2-舌面白色、滑腻水气大

我们说一盆水,没有洗碗的时候水是清澈的,洗10个碗里面就浑浊黏腻了,人体也一样湿气过重形成痰湿的时候就会口中黏腻、在舌面形成滑腻的一层水汽。

3-皮肤油腻(前胸 后背 脸部 头发)

有的人前胸后背都出油,他睡过的床单、穿过的白衬衫洗一洗就变黄了,这就是痰湿体质的人湿气从皮肤外溢导致的。

4-有脚气(脚痒 脚汗 脚臭 脚趾间水泡溃烂)

痰湿的人体内湿气久留不出,加上从饮食不断的摄入湿气,过多的湿气无法顺畅随尿液排出,会从手脚、腋窝等位置自行排出;而在脚部过多的湿气堆积就出现了脚痒、脚臭、小水泡、溃烂等问题。

5-有胸闷、咽部痰多

痰湿对心脏造成了包裹,产生了胸闷

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在咽部形成痰,这是痰湿体质的重要表现

6-懒、困顿、不爱动

人体本应该由气血充盈,结果一个人气血里面参杂了很多液态垃圾、黏黏的阻碍气血运行,所以身体不爽没精神。

如果再加上气血亏虚,体内运行的都是液态垃圾,这个人就是病入膏肓了

7-容易长湿疹、上臂外侧有小疙瘩

湿气从人体排出有两个通道: 尿液 皮肤(包括腋窝 手脚等),痰湿体质的人湿气是黏黏的、难以排出,所以就很容易在皮肤那里堆积成山,就是湿疹或者小疙瘩

8-有女性白带量大(白色白带)

脾被痰湿困住,水谷精微流失,就变成了白带。

9-有手脚、眼睛浮肿

痰湿过多,难以代谢出体外,导致手脚眼睛浮肿。 提示:并不是所有的手脚眼睛脸浮肿都是痰湿引起。

痰湿体质的更多表现:手脚、眼睛浮肿 腹部肥满松软 喜食肥甘厚味 前胸后背起痘 头皮屑多、痒 腋窝出汗有味道 睡觉打呼噜 小便浑浊有泡沫 血淤闭经

【痰湿体质】可导致的疾病

1-高血脂

2-高血压

3-糖尿病

4-冠心病

5-脑中风

6-痛风

7-脂肪肝

8-斑秃

9-多囊卵巢综合症

10-恶性肿瘤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首先,痰湿体质最容易引发,同时也是我们最要小心的,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主体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痰湿体质不是痰湿阻滞于中焦脾胃这个地方吗,应该是吃得少才对啊,为什么慢慢会发展出吃得多这个症状来呢?

我们来分析它的机理,人体是一个生命体,在死亡之前,无论阳虚或阳盛,都是阳热之体,痰湿聚集在胃脘,随阳化热,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痰热。痰热首先消耗胃当中的阴液,这时,人的胃部会有灼烧感,并且产生饥饿感。所以糖尿病最早表现出来的就是易食、多食、易饥,老想吃饭。

当痰热把中焦的阴液消耗得差不多了,就往上走,再去消耗肺阴,这时,人会觉得口渴,总想喝水,喝大量的水。之后,气往下走,消耗肾阴,这时,表现出来的就是小便频数。但是糖尿病整个病理基础是消耗人体的阴液,所以体重反而减轻。

第二,痰湿体质容易引发脑中风。

本身痰湿体质的血液循环就是缓慢的,如果再碰到特殊的生理状况,比如睡眠状态下,气温骤降,加重了血液运行的缓慢程度,就有可能导致脑血管出现堵塞,第二天起来一侧身体不能动了,这就是脑血栓的形成。

还有一种可能,痰湿体质会导致胆固醇、血脂附着在血管壁上,血管壁通道变窄,弹性减弱,当我们情绪过于激动,大喜大悲,血液突然往头上涌,脑血管就有可能突然崩裂。这就是脑出血的形成。因此,痰湿体质是最容易出现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体质类型。

第三,痰湿体质容易引发冠心病或心肌梗塞。

对于痰湿体质而言,冠心病产生的原理和脑中风产生的原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脑部的血管出现的变化,它同样可以出现在心血管上。供养心肌的小血管,本身就非常窄、细,所以如果有痰湿附着在血管壁,或是血液运行迟缓,那么很容易心肌供血不足,出现胸闷、憋气、胸痛,最后有可能某条小血管堵了出现心梗。

第四,痰湿体质容易引发痛风症。

痛风多见于远端肢体,比如脚趾,突然出现剧烈的疼痛,原因就是痰湿不但可以堵脑部血管、心脏血管,它也可以堵肢体上的血管。为什么会出现足部关节的疼痛,就是因为越往肢体远端,离心脏越远,血液循环就越不好,越容易堵塞,痰湿最容易在这些地方留着。

第五,痰湿体质的女性,容易患多囊卵巢综合症。

多囊卵巢综合症表现为人体内分泌功能的严重紊乱,最后出现发胖,多毛,像男性一样长胡须,月经闭止、不育。中医认为它是怎么引起来的呢?是由于痰湿阻塞胞宫,痰湿把子宫堵住了,导致不能正常的外泄经水。

第六,痰湿体质容易出现脱发。

痰湿体质能够保养出一头秀发的情况不多见,为什么呢?痰湿既然能进入到血液,弥漫到人体各个部位,它同样可以运行在头部头皮,阻塞毛孔,阻滞营养的供应。所以脱发也是痰湿体质经常出现的一个典型症状。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古中医如何调理痰湿体质?

温肾利水、化痰排浊、醒脾燥湿,以茯苓、杏仁、甘草、薏苡仁、赤小豆、马齿笕、砂仁等药材组方,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湿气的防治办法

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比如苋菜、薏仁茶、扁豆、冬瓜、薏仁、西瓜翠衣等。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

保持屋内空气流通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少食甜腻食物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

避开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洗头时注意两点

在外洗头时,千万不要用了洗发精后湿头发按摩,这样会使湿气进入头皮(要吹干头发后再按摩)。洗完澡(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

保持衣物干爽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被子(垫絮)要经常晒。

夏天不要贪凉睡地板

尽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气重),热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少饮酒

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 怎样去湿 }

食补方法

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 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 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健脾祛湿汤

【成份】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2-4人份量) 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

湿气是个什么鬼嘛


百合米仁粥

【成份】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2-4人份量) 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