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亿债券兑付前夜,被海航一阵骚操作亮瞎了眼!

作者你们的厂长大大


亮瞎眼的会议通知


在兑付前一天,因为13海航债无法如期兑付,海航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


因为疫情关系,多数企业都很难熬,海航业务受创,递延支付,并非不能谅解。


但是昨天晚上,当厂长看到这份"YY评级"文章里展示的这份会议通知时,只感觉万丈光芒,亮眼双眼。


11.5亿债券兑付前夜,被海航一阵骚操作亮瞎了眼!


通知是晚上6点半发出来的,会议要求投资者在当天晚上7点前,即半个小时之内进行参会登记,还是以“电子邮件到达指定邮箱系统的时间为准“。


然后呢,会议是在晚上8点到8点半开,只有半小时时间。


当时厂长正在回家路上,心想,这就是第一时间看到,怕也来不及搞啊。


根据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要么是压根不知道这回事,要么是时间太仓促,无法参与登记。


一位私募投资者吐槽到,公司行政已经下班了,因为很多材料需要用印盖章,根本来不及准备材料,同时也意味着无法参会表决。


对投资者来说,除了登记时间紧,表决也得快。


海航集团要求13海航债的持有人应于2020年4月14日21:30前将表决邮件送达指定邮箱,逾期送达的或未送达的持有人,视为“弃权”。


最终通过的议案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修改持有人会议的规则,豁免发行人未按时召集会议的相关法律责任。


PS:根据《持有人会议规则》的相关规定,根据不同的情形,发行人应在10个工作内书面通知债券持有人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第十九条规定,“会议召集人应于会议召开前30日以书面方式通知全体债券持有人、拟列席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参会方式方面,持有人会议规则为“原则上应在发行人的住所地所在地召开”,且釆取现场记名方式进行投票表决,不得釆取通讯、网络等表决方式。


海航自己也清楚,这次持有人会议则均未按此规则进行。疫情时期,网络表决可以理解,但是这通知如此仓促,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通过的第二个议案就是关键内容:原定于今日到期的“13海航债”的本息递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递延期间本金按基准利率计息,递延的利息不计复利。


这一协议,对全体持有人都有效。不管你是没来得及参加还是没来得及表决,或是反对。


海航致歉,投资人用脚投票

11.5亿债券兑付前夜,被海航一阵骚操作亮瞎了眼!


“13海航债”是于2013年4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发行规模达11.5亿元,票面利率7.1%,期限为7年期,应于2020年4月15日到期兑付本息。4月9日,“13海航债”因存在待确认的重大事项停牌。


这一顿骚操作下来,海航看起来是暂时度过了“13海航债”的兑付危机(投资人忍气吞声,不起诉的话),但也引起了众怒。


有人把这种突击开会的方式讽刺为“研发了解决债券违约难题的新工艺”。


债券投资人士表示,直接发违约公告,都比这么利用持有人会议的规则要好。


还有位老兄这样总结到:我想QJ你,给你10秒钟报警,如果报警不成功就代表你认可与我发生关系。


话糙理不糙。


面对舆论的洪流,海航集团4月15日凌晨便在官方公众号发文致歉:


因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集团航空、旅游、酒店、商业等相关主营业务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经营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现金流压力巨大。


为妥善应对疫情影响,维持企业可持续经营,拟与4月15日到期的“13海航债”债券投资人协商,对到期本息进行延期一年兑付,具体兑付方案以与投资人协商一致的意见为准。


直至4月14日,我司一直与主要投资人协商展期事宜,并通过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方式进一步沟通并对展期方案进行表决。由于投资人数量较多,会议通知和准备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使得会议程序较为仓促。在此,向全体投资人深表歉意。在债权人会议投票完成后,我司将如实披露相关信息。以后,我司将吸取此次经验,更加公开透明的披露相关信息,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


核心要点是,我们会吸取教训,但这次的方案就这样了。


在债券二级市场上,持有海航债的就坐不住了。


大家想起了狗血爱情剧里的台词,他今天对前妻冷酷,保不齐明日对你也如此。


今日,开盘,“15海航债”大跌超23%,随后“15海航债”盘中临时停牌到10:04,复盘后,“15海航债”继续下跌再次临停,二次临停前跌31.08%,报价27.01元。第二次临停后,要到14时57分起再恢复交易。最终收于29.19元,单日跌幅超25.74%。


11.5亿债券兑付前夜,被海航一阵骚操作亮瞎了眼!


抉择

11.5亿债券兑付前夜,被海航一阵骚操作亮瞎了眼!


作为中国四大航之一,海航开发出此等“解决债券违约难题的新工艺”,自然有着难以言说的痛。


如今的海航,一边是利润下滑,据海航控股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海航控股营业收入350.35亿元,同比增长6.36%,归母净利润5.0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8.21%,62.57%。


更不用说今年疫情带来的影响。


另一边则是,债务缠身。


早在“13海航债”之前,海航集团发行的另一只可续期公司债“16 海航集团可续期债 01/16 海集 01”已经宣布递延支付12440.00万元的利息。


目前海航集团存续债券规模为140.09亿元,存量只数为7只,其中,多位1-3年内到期。


今年2月,有海航将被接管的消息传出《万亿海航破产将被接管?10家上市公司半天暴涨70亿,高管最新回应来了》。


3月1日,官方消息来了。海航系旗下海航科技、海航创新、海航控股、供销大集等多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公告:


收到海航集团告知函,近日海南省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工作,并非接管海航集团。根据工作需要,经海航集团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海航集团改选了部分董事并聘任了部分高管人员。陈峰继续担任董事长,原经营团队保持不变。


海航恢复元气,对金融系统、经济、就业、税收,都大有裨益,海航真的撑不住,灾难难以预计,大家自然都不希望看到。


但是,如果是这样一种方式,牺牲自己的信用,辜负投资人的信任,即使度过危机,海航,还是海航吗?


而对于被牵连的债券投资人来说,更是难以接受。


这两天,欧美的一个事情引起很大争议,为给年轻人让路而放弃治疗65岁以上老人。


在苏格兰,65岁以上老人的死亡率达到86%,在英格兰,60岁+老人的总体死亡率达到了92%。虽然老年人体质偏差,死亡率高,但高成这样,未免太触目惊心。


年轻人是发展动力,老年人则是负担。医疗资源不足,放弃老年人,向年轻人倾斜,从大局出发,看起来也是合理的选择。


在意大利的医院里面,呼吸机使用的年龄限制,被定在了60岁。


美国德克萨斯的州长丹·帕特里克则号召老年人“自愿去死”。


灾难是面照妖镜,小到一个企业,一个人,大到一个文明,黑暗面都暴露无遗。


而大家想要的,无非也就是个公平,相对的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