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79進北大,全市排名第二,自述:從小牢記1句話、堅持做1事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困苦永遠是堅強之母。

”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小時候的幼稚貪玩其實都是一種難得的快樂,而迫於生活早熟的孩子,都是在生活苦難的磨鍊下快速的成長,早早的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過早的承擔起不屬於自己的那份生活重擔。

高考679進北大,全市排名第二,自述:從小牢記1句話、堅持做1事

王偉濤出生在青島即墨的一個普通人家,本來會跟許多同齡人一樣過著簡單快樂的童年生活,但是卻因為一場變故發生了轉折。母親因為車禍而高位截癱,沒有學歷的父親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只能從早到晚的幹活,而小小年紀的王偉濤就已經懂得,要學著照顧母親,照顧自己。

從小自強的王偉濤,雖然因為困難而生活窘迫,但是在學習上卻有著不服輸的精神。從小學開始,成績一直保持著班裡第一的他,在高考中終於以679分,全市第二名的成績,被北大元培學院錄取,而得知這個成績後,王偉濤卻顯得很平靜,因為在這將近20年的時間裡,他一直都在堅持做好學習這件事。在王偉濤看來,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自己從小牢記的1句話,以及自己堅持做的1件事。

牢記1句話:知識改變命運

對於當時年幼的王偉濤來說,未來、希望都離自己很遠,而唯有能夠把握在手裡的,就只有讀書這一件事。從上學的時候起,父親就叮囑自己,一定要好好讀書,而在進入學校後,王偉濤聽到了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雖然當時的王偉濤還不懂讀書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是他卻懂得,對年幼的自己來說,讀書就是唯一的出路。

高考679進北大,全市排名第二,自述:從小牢記1句話、堅持做1事

在同齡人都為玩遊戲、看電視而沉迷的時候,王偉濤卻把僅有的零花錢用在了買書上。無論是在學校上課,還是在家寫完作業後的時間,王偉濤都會爭分奪秒的看書。在學習上認真勤懇的態度,讓王偉濤從小學的時候起,就一直保持不錯的成績,而這一點也讓他在之後考上北大奠定了基礎。

堅持做1事:制定學習計劃

在王偉濤的房間裡貼著一張自己寫的座右銘,其中有一句是:“成功始於心動成於行動。”在王偉濤看來,學習沒有捷徑,要想取得成績那麼就需要踏實勤懇的努力。每個學期開始的時候,王偉濤都會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定期回顧自己的學習進度,然後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改進。

高考679進北大,全市排名第二,自述:從小牢記1句話、堅持做1事


在王偉濤看來,學習不能盲目的推進,學會根據時間,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然後克服自己的惰性,每天嚴格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就在這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努力中,王偉濤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成功考上了北大,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學習經驗與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