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差距,是從管理金錢開始的。

走到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我決定要成為一個富有之人。這並不是因為愛錢的緣故,而是為了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

——查理芒格

01

“長期而言,你將來的財富不取決於你目前賺了多少錢,而是你能拿多少錢投資理財。”


深以為然。一個對金錢沒有管理能力的人,意味著他沒有真正擁有過金錢。

話說,有一對夫妻都是公務員,雙方都拿著穩定的薪水,收入都還不錯。夫妻倆果然是樂天派,尤其是在對待金錢上,和大多數西方人一樣,不喜歡存錢。反正也沒窮過,該花的絕不節省,逛街購物旅遊,生活質量極高。

相信很多人都羨慕著這種公務員的小資生活。

直到有一天,男方的母親突發心臟病,緊急送往醫院診治,需要一筆不少的手術費用。作為兒子,儘管那時候已經工作7、8年了,可是手裡頭竟然連幾萬塊都拿不出來。

人窮志短,不逼到那份上,根本體會不到錢究竟有多麼重要。最後,兩人東拼西湊,朋友圈問了個遍,才湊足手術費用,終於度過難關。


其實,這種掙多花多,掙少花少的人普遍存在著,如果生活一帆風順,不出一點意外,生活還算滋潤。

可是人生怎麼可能不起波瀾、一帆風順呢,誰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一旦出現意外狀況,就會立馬捉襟見肘,不是哭窮,是真的無能為力。

所以,比起每月具體能賺多少錢,每年能攢下多少錢來說,一個人理解金錢、管理金錢的能力似乎比會賺錢更加關鍵和重要。


02

人生需要規劃,金錢更加需要打理,而從賺錢到理財,則是一個人財商上質的飛躍。

不可否認,絕大多數人很難一夜暴富,或者中上幾千萬的彩票大獎,再或者月入10萬,年薪百萬,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生活,想幹嘛幹嘛,從此走向財務自由的道路。

更多的是,兢兢業業地拿著工資所得,買個大件電器需要斟酌半天,學區房壓根不敢放在計劃之內,省吃儉用到最後,才能勉強實現一個菜場自由。

如果足夠幸運的話,一年結餘10萬元,40年後,才能攢下400萬,並且在這期間,你還必須保證無病無災、物價穩定,不用照顧父母和孩子。因為,純粹靠攢錢或工資收入,是無法實現財富增值的。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差距,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如何更好地與錢打交道。不會理財的人,他們的錢是用來“花和攢”的,而會理財的人,他們的錢是用來“錢生錢”的。

會賺錢的人,要一直去賺錢,人一旦生病,收入也便終止。但會理財的人,前期只管耕耘,後期不愁收穫!


賺錢這條路是沒有盡頭的,因為錢永遠會跑在我們前面,我們永遠會在後面追趕,然而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最最寶貴的並不是金錢,而是健康、時間和財務的自由!

許多人侷限於一個慣性思維,認為有了工作和收入,就可以不用理財,理財都是有錢人的事。殊不知,因為理了財,財才會理你;是因為懂得理財才變成富人,而不是變成富人後才需要理財。這根本不是一個可逆的邏輯。

經過這次大疫,美國失業人口已經達到1600萬以上,白領階層都紛紛失業,何況是中等階層和窮人階層。

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穩定的工作,真正的穩定就是無論你身處何方都有飯吃,最好還有一份穩定的持續收入。在經濟動盪、大變革時代,要趁早學會理財投資的方法,學會如何將小錢變大錢,用錢生錢,才是現在的你安穩度過危機、讓財富增值的最好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