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工程咨询集团,前身为始建于1966 年的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2005 年8 月,公司完成改企转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1 年1 月整体变更为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后称“设计股份”),注册资本7800 万元。2014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2015 年,中设设计集团成立,2016 年6 月23 日正式更名为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由“设计股份”变更为“中设集团”。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在工程设计领域,公司2014 年获得工程设计最高等级资质——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为江苏省第一家获此资质的设计单位,目前全国3 万多家工程设计单位中仅有78 家设计单位具有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可在住建部划分的全部21 个行业及8 个专项范围内开展工程设计咨询业务,且规模不受限制。在工程勘察、咨询领域,公司具有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咨询单位甲级、公路工程综合甲级、公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专项、水运工程材料甲级、水运工程结构甲级等多项资质,能够在多个领域开展工程勘察、工程咨询等业务。在规划领域,公司可以承接公路、港口河海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规划咨询。2017 年,集团成功获批国家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城乡规划编制业务范围不受限制,为集团开拓城乡建设新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中设集团成功实现了从传统院所结构向集团管控型组织架构的战略转型,目前构建了综合规划研究院、交通设计研究院、水运设计研究院、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铁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智能事业部、工程管理与检测事业部等七大业务板块,提供公路、桥梁、水运、航空、市政、铁路与城市轨道、水利、建筑、环境和智能工程等领域的全产业链服务,包括战略规划、工程咨询、勘察设计到科研开发、检测监测、项目管理、专业施工、后期运营等阶段。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在高端规划领域,公司于2017 年整合了原综合运输规划研究中心、城市规划研究所、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和铁路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所成立综合规划研究院,公司可承接各种城市、公路、港口河海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等多个专业的规划咨询,其规划项目覆盖包括江苏、北京、上海、广东、新疆、江西、福建和西藏等多个省市自治区。

公司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江苏推进交通强国省建设实施方案》、《长三角一体化江苏交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重大规划项目,将江苏省的交通规划经验推广至全国,已承接了《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珠江口过江通道规划布局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规划》等项目,为广东、海南、河南、内蒙古等多个省份省级重大交通规划以及交通强国提供策划、咨询和建议。公司以高端规划为载体,从交通建设最前端环节切入,进入各地市场,通过参与项目前期的可研规划阶段,扩大在产业链前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带动后续勘察设计项目承接份额,实现以规划设计和工程管理为驱动的全过程总承包服务,为业主提供连续性、一体化的技术服务。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在勘察设计领域,公司承接的大型复杂项目的设计施工顺利推进,包括世界最大跨径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中国第五、世界第八悬索桥龙潭长江大桥,在跨江跨海大桥设计方面为国内前列水平;同时承接了太湖隧道、竺山湖隧道、G4218 德米拉山隧道及色季拉山隧道等一批长大隧道项目,以及高速公路项目如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无锡至太仓高速公路无锡至苏州段工程勘察设计、盐城至靖江高速公路扩建、宜马快速通道、沪陕高速公路平潮至广陵段扩建、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广西南宁经横县至玉林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田东经天等至大新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玉林至珠海(广西段)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巴马至田东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西藏日喀则至吉隆县段高等级公路勘察设计等,省内外重大高速公路和过江

通道的勘察设计任务稳步开展。

2018 年公司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勘察设计收入50 强中排名第8 位,较2017 年提升6个名次。2019 年,公司首次申报ENR 全球工程设计公司排行榜,在“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中排名第61 位。

2019 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新承接高速公路里程达1600 多公里,中大型桥梁 40 余座,在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得以进一步体现。

2014 年至2019 年,公司总营收大幅提升,2014~2019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30.04%。其中2016-2018 年营收增速位居高位水平,均在39%以上,2018 年营收增速高达51.23%, 2019年实现营收46.88 亿元,同比增速为11.67%,在2018 年高基数高增速基础上保持稳健增长。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公司营收来源以勘察设计业务为主,自2014 年上市来勘察设计板块营收CAGR 达到28.73%,其他业务板块,规划研究、试验检测和工程管理及其他业务营收CAGR 分别达到27.06%、20.52%和32.88%。勘察设计营收占总营收比例均在60%以上,2019 年总营收为46.88 亿元,其中勘察设计类项营收实现30.71 亿元,占比达65.50%。规划研究业务营收各年占比均在10%以上,2019 年实现营收5.76 亿元,占比12.29%,为自2016 年以来的最高份额。

在工程承包业务上,2017 年首次实现EPC 业务的营收1.56 亿元,占比6.48%,2018 年EPC 营收大幅提升至6.49 亿元,占比提升至15.70%,2019 年EPC 业务发展策略调整,营收降至3.63 亿元,占比下滑至7.75%。试验检测、工程管理及其他营收贡献率合计为15%

左右,2019 年营收合计6.78 亿元,占比14.46%。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省内市占率超同行,重大项目参与度高。我们对比了A 股市场6 家交通类勘察设计上市公司的2017 年-2019Q1-Q3 的营收状况,中设集团营收位居第二,仅次于苏交科。通过对比江苏省内两大交通设计龙头单位苏交科和中设集团2018 年营收的区域分布,可看出在江苏省内的市场份额绝对值上,中设集团比苏交科高出67.68%。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从毛利润水平来看,近五年,公司毛利润大幅提升,2014 年-2019 年CAGR 为23.71%。2019年实现毛利润14.63 亿元,同比增速达32.88%,为自上市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勘察设计毛利润贡献率最大,2014-2019 年勘察设计毛利润贡献率均超过7 成,2019 年毛利占比达71.02%,近五年,其他类业务毛利润也呈上升趋势,规划研究业务毛利润贡献率在20%以内波动,试验检测、EPC、工程管理及其他业务毛利占比较小,合计占比维持在10~12%左右。

在毛利率水平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在2014-2018 年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时由于毛利率较低的工程承包业务占比逐渐提升,因此2014-2018 年间公司总体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2019 年,公司业务结构改善,低毛利工程承包业务占比收缩,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5 个pct 至31.21%。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2014 年-2019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净利润规模CAGR 达25.57%,2016-2019 年连续四年增速超过30%,2019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8 亿元,同比增速达30.74%。对比6 家可比交通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水平,2018 年和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规模位居板块第二位,2019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位居板块首位。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在盈利能力上,公司净利率自上市来2014-2018 年间呈缓慢下滑态势,主要由于主营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下滑以及低毛利EPC 业务逐渐扩大导致整体毛利率下跌,2019 年由于成本控制和业务结构调整,低毛利业务萎缩,净利润水平提升了1.7 个pct 达11.37%。2014-2019年公司ROE 水平明显提升,2015 年达到最低值9.53%,之后持续提升至2019 年的19.39%(同比+2.49pct),主要是由于公司杠杆率和净利率均提升。在6 家可比公司中,公司2018年和2019-3Q 的ROE 水平维持在板块靠前水平,2019-3Q 仅次于设计总院。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2014 年至2018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五年共下降了8.76 个pct 至11.41%,分项来看,公司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自2015 年-2018 年以来大幅下降,2018 年费用占比降至7.06%(同比-1.72pct),较2014 年降低6.47 个pct,或主要得益于公司的层级化管理模式的推进。公司新签订单增速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公司员工扩张速度较快,为匹配公司人员和业务的扩张,公司现已逐步实行层级化管理制度以取代过去的扁平化管理。

2019 年公司相继成立了西南片区中心(成都)、山东省区域中心(济南)、东南区域中心(广州)、西北区域中心(西安)等分支机构,或将引起短期内销售及管理费用的提升,但长期来看,随属地化经营顺利开展,各机构管理独立,管理成本有望下降。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从公司现金流情况来看,2014 年至2019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均为净流入,且持续增长,主要由于公司业务逐年增加,同时项目回款情况良好, 2019 年为最高值4.04 亿元,同比流入增加23.74%,高出上年11.19 个pct。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从公司资本结构来看,自2014 年起,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步上升,2019 年达到63.69%。公司负债主要为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2014-2019 年两者占负债比重约在60%左右,2019 年末占比达61.35%,刚性负债占比仅为8.2%。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回顾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在 80 年代,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存在行业、区域和专业上均存在较高的壁垒,大部分业务在各领域形成垄断局面。随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行业竞争度不断提高,转型的专业设计企业、新兴的民营设计企业、改制后的设计院、外资工程咨询公司、外资设计事务所等加入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并逐步向工程咨询模式发展。目前,勘察设计企业资质要求和地方区域壁垒仍然存在,但行业市场化机制已经形成。

目前国内的中资勘察设计单位主要分为部级院、省级院和市级院三类。其中部级院主要指以建设施工业务为主的大型央企所属的勘察设计公司(如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及中国交建等央企下属设计院),所承接项目主要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型,如交通规划设计、民生建筑工程设计等,其历史发展较为悠久,在过去国家建设高速发展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勘察设计经验。省级院主要指各地省级设计院,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域化特性,包括地方国企(如华建集团、设计总院等)和改制后的民营设计院(如中设集团、苏交科等)。市级院通常为规模较小的民企,资质范围有限,如主要从事建筑、市政等某一行业的勘察设计工作,业务范围稳定,业务存在较强的区域性。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对比国内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勘察设计板块相关业务2014-2018 年的营收增速,总体来看,民营勘察设计企业营收增速最高,CAGR 均接近30%或40%,成长性最强。相较之下,央企和地方国企营收增速较为稳健,所列4 家央企的勘察设计业务营收增速大部分年份在15%以内,CAGR 位于7%-17%之间;勘察设计地方国企各年营收增速呈现一定波动,大部分增速在20%以内。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工程建设项目产业链通常根据项目阶段进展顺序分为可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维护及测试和投入运行等几个环节,其中可研规划和勘察设计位于产业链前端,能较早受益行业发展的上升趋势。同时由于占据前端主动地位,其业务开展进行不受其他环节的限制。此部分服

务通常由勘察设计单位提供,不同于施工建设和维护环节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材机械采购、施工成本支付等,勘察设计属于人才智力密集型行业,最终由设计师提供设计方案、文本、图纸等成果,向业主收取勘察设计费用,相较于施工建设环节,无需采购、垫付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通常工程规划设计根据设计内容的开展时间顺序和设计深度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在方案设计阶段,由于施工还未开展,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余地较大,不利影响较小,但工程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开始之后,再调整工程设计方案会造成设计和施工建设的大量返工,对工程造价、工期、工程质量都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不利影响程度随调整的时间滞后程度增强。因此规划设计是规避工程后续阶段负面影响、优化和控制工程质量及造价的重要阶段,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有助于减少建设工程量,节约建设用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节省建设投资和建成后的运营成本。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通过比较A 股勘察设计板块、基础建设板块、房屋建设板块以及建筑装饰行业的近几年毛利率,2014-2018 年毛利率水平均在25%以上,远高于两个施工建设相关板块,并超出行业整体毛利率15 个百分点左右。并且勘察设计类公司毛利率变化波动相对较小,近年来由于部分设计公司所承接的总承包业务占比有所提升,总毛利率略有下滑,2019 年第三季度毛利率有小幅回升。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在资产负债率上,勘察设计板块明显低于基建和房建施工板块及行业整体水平,虽然近年来勘察设计企业适度增加了工程总承包业务规模,但负债率未发生大幅提升,2014 年至2018年,负债率位于55%左右,低于行业整体负债率20 个百分点以上,2019 年Q3 末,勘察设计板块负债率为52.88%,建筑行业、基建板块和房建板块负债率分别为75.93%、77.38%和76.90%。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5.1. 设计创意引领EPC 模式,一体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公司紧跟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发展趋势,立足勘察设计,积极探索技术服务与资本市场的融合,积极介入EPC、PPP 业务,实施“投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战略,依托规划和设计向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方向发展,拓展公司业务链长度,由单一的设计企业逐步向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企业转型。

与大部分公司基于资本和施工为主体的EPC 业务模式不同,公司所承接EPC 业务模式主要是基于设计和项目管理进行全过程业务开展,发挥自身的技术集成和专业协同管理优势,从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即综合考虑设计、施工、管理的协同和有机结合,将技术咨询优势融入设计、设备材料选型、施工方案、调试等各环节,实现项目整体优化,从项目质量、成本、工期及运行效率上为业主带来效益。目前公司EPC/PPP 领域主要聚焦于路桥、建筑景观、智慧交通、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等方面,公司设有中设环保和中设智能等板块,主要以此为平台开展环保和智慧建设领域的EPC 业务。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年公司首次实现EPC 项目的突破,作为牵头单位承接了南通港洋口港区15 万吨级航道工程及相关辅助设施EPC 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额达8.7 亿,该项目为集团积累了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宝贵经验和业绩,有利于后续EPC 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2017 年,集团独立承担的云南省公路局路网监测与应急处臵中心基础平台施工总承包项目等 8 个 ECP 项目合同额为 1.36 亿元。实现EPC 营收1.8 亿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6.49%。

2018 年,公司EPC 业务高速增长,同比增长400%,包括由公司牵头承接的S422 贵溪市港黄至皇桥何家段公路改建工程等多个项目,实现EPC 营收6.59 亿元,占比达15.69%。

2019 年公司在EPC 项目承接策略上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重点在长三角以及大湾区等区域开拓市场,积极开展以设计、创意引领的工业化智慧建造、城市景观提升和街道更新、智慧城市、智能设备系统集成等EPC 业务。

近年来公司EPC 业务订单和营收初具规模,项目承接和开展策略逐步优化,公司作为勘察设计龙头,在EPC 模式拓展上可有效发挥其全产业链中的技术咨询优势,有望在工程领域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参与度和市占率的提升。

设计龙头获益新基建,走向新未来

在PPP 模式发展上,2016 年,公司参与了溧水无想山风景区停车场智能化系统项目,是集团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自主投资建设运营的PPP 项目。同年,在河南、黑龙江等地成功运作了台辉高速公路、绥大高速公路等PPP 项目,其中河南台辉高速是集团在公路交通领域成

功运作的首例高速公路PPP 项目,是集团联合大型央企中标且共同实质出资组建项目公司的典型案例。

在水环境领域,公司于2018 年承担了国家级示范项目--泰安山水林田湖草明堂河梳洗河芝田河生态修复工程、江苏省第一个流域治理的PPP 项目淮安市淮安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PPP项目等重点工程。通过运作多个PPP 项目,公司探索建立了新的项目资本运作模式,为未来业务发展新模式奠定基础。

总结:公司资质优异,技术实力雄厚,为交通勘察设计龙头企业,立足勘察设计业务,拓展产业业务链长度,推进以设计规划为引领的工程总承包业务。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全面受益于基建加码和新基建投资提升,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占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