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难酬的狄青

宋仁宗与西夏李元昊打了三年战争,全部惨败。

大宋朝在军事上虽然是个战五渣,但北宋带鱼多,搞宣传的战力非常了得。从前宋辽战争中大宋惨败,太宗将悲情将军杨业竖为典型,于是大宋被惨虐的关注点被人带了一波节奏,变成了对悲情英雄的缅怀。杨业本人可圈可点可敬可佩,但被太宗拿来做遮羞布,实在可怜。这次仁宗在宋夏战争中败北,带鱼们再度奋起,大竖典型,又带了一波节奏,于是狄青成了北宋名将。

壮志难酬的狄青

狄青,字汉臣,山西人,家境贫寒,十六岁时获罪,刺配入京。据说他本未犯罪,是他哥哥与人斗殴,大概是出了人命,他替兄顶包,成了囚徒。

宋夏战争爆发时,大宋八十万禁军的表现让君臣百姓大失所望,朝廷又调拨了不少获罪的囚犯去前线,狄青是其中之一。禁军大多都是混吃等死之辈,平时疏于训练,打起仗来力气都用来逃命,作战积极性极差,但对于囚犯来说,参战是他们的人生机会,反正已经是有罪之身,左不过一死,搏一搏,没准就单车变摩托了,所以囚犯们的战斗力反而比正规军要高一些。

狄青本是一名散置的骑兵,他作战勇敢,经常冲锋在前,又多次获胜,很快成了军中的佼佼者。对于最底层的人来说,他们不可能靠正常渠道出将入相,但是战争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可以瞬间飞黄腾达的机会。狄青表现突出,很快被提拔,做了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壮志难酬的狄青

宋夏战争中的大型关键性战役全输了,军中士气低落,见到敌军旗帜就想溜,但狄青悍不畏死,对士气是个极大的激励,不少底层士兵都钦佩他,自发在战场上追随在他的左右。宋夏战争期间,狄青虽然未能挽回主战场的败局,但他个人表现抢眼,曾攻陷金汤城,焚烧了西夏后勤补给粮食数万石,还俘获过几千人。狄青打仗非常勇敢,他在安远战役中受了重伤,身上中了好几箭,血流不止,杀退敌军之后正准备找军医治疗,但敌军又卷土重来,狄青立刻上马,身上箭还没取下来,又带头冲锋,士兵们受其激励,都奋力作战,终于将敌军击退。狄青这个类型的人物,在任何朝代的战场上都会成为战斗英雄。

宋夏战争结束之后,本来北宋的吃瓜群众们都很郁闷,但大宋宣传部火力全开,成功把社会关注度引到了战斗英雄狄青身上。他获罪刺配的事情被说成替兄顶罪,他战场上的表现被编成评书在茶馆里传扬。据说狄青长得很文气,看起来像个白面书生,与肃杀刚猛的将军形象不太相称,他为了震慑敌人,每次作战都戴青铜面具,披头散发,青面獠牙,形同鬼怪。这种传奇的作战方式也成了吃瓜群众们最津津乐道的细节,他是大宋的国民老公,妹子们最心仪的男人。

壮志难酬的狄青

狄青家世贫寒,没读过书,但他受到了韩琦、范仲淹的看重。韩琦、范仲淹都是心怀大志的人,宋夏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他们仍然想整顿北宋糜烂的军务。要想整顿军务,就得选拔人才,而狄青显然是一个军事人才。范仲淹担心狄青有勇无谋,于是传授他《左氏春秋》,又送了许多兵法书让他学习,并竭力推荐提拔他。在韩琦、范仲淹两大名相的助力之下,狄青做到了枢密副使。

枢密院本是主管军事的部门,但到了北宋时期,枢密院里都是文官,武职顶多就是在门口站个岗,但是狄青打破传统,做到枢密副使,这更让他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朝野都认为这是仁宗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大宋要搞军改啦!”然而,大宋皇帝并没有搞军改的想法。只要赵家人平安就好,何必冒险搞军改呢?万一弄出个超级厉害的武将,将来像宋太祖一样夺了江山,那可怎么办呢?

狄青一生打过二十五次仗,虽然他在西夏前线出名,但他一生最著名的战役却并不是与西夏交手,而是皇祐五年正月十五的夜袭昆仑关战役,对手叫侬智高。

壮志难酬的狄青

昆仑关战役虽然打得很精彩,但通常没什么人说,因为侬智高是广西壮族的民族领袖。历史上的各种起义多如牛毛,但若仔细看,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本就该杀的贼胚,起兵是实,义不知道在哪里。不过侬智高起兵造反的情况有些特殊,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他起兵是有其合理性,并不是故意搞事。

侬智高生活在广源州,那地方与越南(当时叫交趾)交界,但地域从法理上来说,归宋管。因为宋是个战五渣,外交方面也特别弱鸡,导致宋国境线一圈的州郡人民生活惨不忍睹。广源州有金矿,被交趾国王知道后,就经常过来劫掠,广源州老被人抢劫,只好向组织打报告请求支援,但是,大宋根本不敢跟交趾强硬交涉,干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肆虐。广源州产黄金,宋要求当地每年上交一定的金子,但是金子冶炼好之后,交趾国王就派人来要,如果不给就要动武,大宋不为广源州人民提供保护,但是仍然要求每年按量上交纯金。宋这么个搞法,就把广源人民搞得很悲催了。

壮志难酬的狄青

侬智高是当地民族领袖,庆历年间侬智高实在受不了压迫,带领族人组织军队,自己跟交趾作战,双方征战不休,但侬智高手下人不多,刚正面经常吃亏,所以还是得给大宋打报告,但是宋不但不帮忙,反而训斥他搞事,破坏了宋和交趾的多年友谊。当地的老广们怒不可遏,就在广西靖西一带自己建了个国,这回不跟大宋过日子了。侬智高觉得这样搞法不是个长久之计,一方面勉为其难做了领袖,一方面又不断请求内附宋朝,但宋朝认为这是个烫手山芋,一旦接盘,恐怕又要给交趾开战,于是不理他。侬智高被交趾打得头大,这边又被大宋气得半死,一怒之下,干脆回头来攻打宋国,这回一打就搞出大事情来了。宋虽然有钱,却是个军事脓包,侬智高带着人马几个月就攻陷了十个州郡,一路打到广州,势如破竹,眼看整个岭南都要沦陷了。

军报传到汴京,仁宗派了四个大将去围剿,很遗憾,全部战败,其中包括《杨家将演义》里那位特别牛的小将杨文广。此时狄青在汴京闲居,他打报告主动要求去广东,于是仁宗设酒送行。

壮志难酬的狄青

狄青到达前线的时候,官军已经溃不成军,蒋偕、张忠两将都已战死,陈曙出击昆仑关,结果又大败,狄青到前线就把逃回来的陈曙等将领全砍了。

侬智高在昆仑关刚刚打败陈曙,以为官军至少要修整几天,于是他也让部下修整,孰料狄青带了生力军来,第二天夜里就搞奇袭,昆仑关丢了。侬智高没想到官军这回这么生猛,赶紧调兵来救,结果狄青果然厉害,将叛军击溃,死了几千人。侬智高本来兵力就不过万余人,这回一下亏光了老本,余部恐慌,立刻作鸟兽散,他自己也诈死逃亡。

狄青出发时,仁宗还同时派了使者去交趾,准备以重金向交趾借兵,双方夹击侬智高,结果使者还没到交趾,狄青已经取得关键性胜利,给仁宗省了一笔大钱。

夜袭昆仑关的事情,如果但从战斗层面来说,那确实是一场很漂亮的胜利,狄青身为将军,他个人的表现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大宋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形象一点都不光彩,只留下了一个大写的“丢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就是宋,一个号称站在中华文明巅峰的王朝。

壮志难酬的狄青

狄青取胜还朝,他上书建议仁宗振作,重修武备,整顿军务,将来认真去解决西北和北边的难题,但是仁宗虽然对他很客气,却并不接受他的谏言。狄青虽然是当时的全民偶像,但朝廷并不真的想重用他,只以文事闲职来安置他,不少文臣看他不顺眼,利用赵家皇帝担心武将夺权的心理病,天天诋毁狄青,要求将他调出京师。

嘉佑元年,京师大洪水,狄青家被淹了,只好搬到相国寺暂住,民间因此而议论朝廷不能善待功臣,仁宗干脆将他的枢密使职务免去,外放陈州知州。次年,狄青就病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