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魏武卒損失十萬精銳,為什麼再也無力重新組建呢?

話說在春秋戰國歷史時期,我們提到強國,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秦國其次齊國,楚國、趙國。其實非也,在戰國前期,真正的實力霸主卻是魏國一諸侯國。魏國在和韓國、趙國三家分晉以後,魏國國力僅為原晉國的三分之一,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在此基礎上,魏文侯推動了“李悝變法”,並組建了精銳的魏武卒。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魏武卒在戰國初期屢戰屢勝,成為魏國崛起的重要力量。

魏國魏武卒損失十萬精銳,為什麼再也無力重新組建呢?

文侯時期啟用吳起,採取武卒制,精選士兵進行訓練,建立了一支職業化的軍事力量。對魏國初期的強盛發揮了重要作用。吳起任河西守將進行軍事改革,訓練出了令天下談之色變的魏武卒。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經歷大小戰爭無數,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場,其中勝利六十四場,其餘的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魏國魏武卒損失十萬精銳,為什麼再也無力重新組建呢?

魏武卒究竟有多厲害呢?據說士兵披上三層重甲(內外三層防護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別稱)和鐵盔,能開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每個士兵背五十隻弩矢,拿著長戈,腰帶利劍,攜帶3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路。魏武卒的人員選拔及其嚴格,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承受得住的,但能成為魏武卒一員,所享受的福利待遇也是很優越的。入選武卒的士兵,生活好,待遇高,國家不但免除其全家的徭賦租稅,還獎田宅房產。

魏國魏武卒損失十萬精銳,為什麼再也無力重新組建呢?

強悍的軍隊不僅要求士兵有好的體魄,嚴格紀律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一次,吳起帶領魏武卒和秦兵作戰,兩軍尚未擊鼓交鋒,魏武卒中有一個士兵就勇猛地衝上前去殺了兩個敵人,臉上剛泛起得意的笑容,回來後就被吳起下令“立即斬了”。吳將軍的理由是:“他雖然很勇猛,但不按命令行事,觸犯軍紀,必須斬首。”吳起不僅講求重罰,更注重重賞,他將軍功分為“上功”、“次功”,根據不同的軍功給予不同獎勵。對立有大功的不僅升職提拔,對其家屬和子女也予以重賞。

魏國魏武卒損失十萬精銳,為什麼再也無力重新組建呢?

據說在吳起的指揮下魏武卒以五萬魏軍,擊敗了比自己多十倍的秦軍, 創造了以步兵五萬人,車百餘輛,鐵騎三千,而打敗秦兵五十多萬的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使魏武卒名震天下,傳說魏武卒在鼎盛時期達到了十萬多,魏武卒也是當時各國軍隊最為精銳和彪悍的代表。

魏國魏武卒損失十萬精銳,為什麼再也無力重新組建呢?

針對魏武卒有多少兵馬,歷史上存在很多種說法。 《尉繚子·制談第三》說:“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不過,這主要是吳起當時在外征戰掌握的魏武卒,而且主要分佈在魏國的河西之地。對於戰國初期的魏國,當時還要和周邊各個諸侯國交戰爭奪領土,由此可見,加上魏國在各個地區的魏武卒,魏國全國大體擁有十五萬到二十萬的魏武卒。

魏國魏武卒損失十萬精銳,為什麼再也無力重新組建呢?

光陰似箭話說到了戰國中期,秦國,齊國相繼崛起。魏國由於戰略部署錯誤,加上魏武卒軍需成本太高,國家無法承擔。魏武卒多年以來南征北戰元氣大傷,尤其是精銳的魏武卒的損失,是短時間無法恢復戰鬥力的。魏武卒徵兵要求條件高,兵源緊缺。此時秦國和齊國等國向魏國發動戰爭,不僅奪回了河西領土,還把魏國魏武卒重創。從這場戰役後,魏武卒節節敗退,沒用多久魏國10多萬的魏武卒就被打垮了。

魏國魏武卒損失十萬精銳,為什麼再也無力重新組建呢?

從此魏國元氣大傷,沒有了足夠的財力、物力再組建一支彪悍的魏武卒。再就是魏武卒的精銳已經年老,軍隊最重要的就是軍魂。大批精銳老兵的損失,使魏武卒的實力和普通軍隊一樣。重新組建訓練、培養需要很長時間,周邊國家虎視眈眈,也不會眼看著魏國魏武卒復活,肯定會不斷打壓魏國。

公元前225年,秦國派出大將王賁攻打魏國,王賁命令士兵在大梁城西北開渠,引入黃河水,建築河堤讓其往下流當時正值初春,正是春汛時節,天降大雨,秦兵冒著雨興工,王賁親自催督,沒用多久渠修成,大雨一連下了十多天,水勢越越來越大。隨著王賁一聲令下,決堤通溝,洪水泛溢,大梁城頃刻間變成了水國。城牆長時間泡在水中,很快就倒塌。秦兵乘勢而入,攻破大梁城。見大勢已去,魏王被迫請降。王賁不費吹灰之力奪取了魏國,魏國就此滅亡。魏武卒也隨著魏國的滅亡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